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聿铭的家

建筑,就是生活

贝聿铭逝世半年后,由他亲手设计装潢并居住了 46 年的家,挂牌出售。

这一栋历史悠久的售价 800 万美元的四层联排别墅位,总面积约为 427 平方米,它位于纽约萨顿广场附近,周围绿树成荫,可遥望曼哈顿东河的澄美景色。

800 万美元的售价,与北上广动辄上亿元的豪华住宅相比,实在说不上贵,与卡戴珊 2000 万美元装修费打造的天价赤贫风格家装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

卡戴珊的赤贫风

而就是这位见过了无数流行样式和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在对待自己遮风挡雨的家时,剔除了一切繁复,选择了简单温和,如他生前常说的:“建筑,就是生活。”

贝聿铭故居外观--棕色建筑左侧

1938 年暑期,在波士顿留学的贝聿铭赴纽约度假。一天,他去中央火车站接一位华人联谊会的成员,出人意料的是,当潮水般的人流从车厢中涌向站台的时候,贝聿铭看到朋友从火车里带出一位貌若天仙的中国姑娘。一番寒暄之后,贝聿铭知道姑娘叫卢爱玲,卢爱玲也知道了贝聿铭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专业。

4年后,二人结婚,并与 1973 年以 21.5 万美元的价格从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的堂兄手里买下了这栋平淡无奇的建筑,那个时候,房子的状况很差,贝老的儿子回忆说:“当时的房子又黑又脏又残旧”。

对这处始建于 1899 年的住所,贝老倾注了不少心血,他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对艺术的挑剔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经过精心设计、翻修,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最先加入的这栋建筑的,是他在卢浮宫金字塔、美秀美术馆等作品里最为经典的玻璃元素--三面巨型落地窗十分惹眼,它们的出现,为屋内睡房注满了自然光线,同时又可远眺绿茵花园与后方的秀丽河道。

落地窗外观

他明白建筑讲究平衡,玻璃这种最常见的材料,总是会在他的手中被安放在最适宜地位置。

年幼时的贝聿铭,喜欢跟随母亲游览宁静的中式庭院和深山寺庙,他简洁的几何设计理念也就是在那时埋下了种子。他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为生活忙碌的现代人开辟休憩的空间,而以玻璃结构共建,接受更多阳光的抚摸,便是最好的选择。

落地窗内景

进入室内,又见玻璃。

旋转楼梯从地下直通高处,顶部椭圆形的几何天窗设计感十足,可以充分采集天光与星辰。从一层仰望,简约之余,亦有壮美之感,这些设计,同样出自贝老的巧思。

旋转楼梯

底层会客厅是他与夫人接待亲朋好友、海外贵宾的地方。

这里的采光同样非常好,南向的落地玻璃门可以打开,它既保证了与上层三面落地窗的一致风格,到来的客人又可以从这里去往私人庭院和萨顿广场花园住户的公共公园,便利又统一。

简单的布局,使摆放在边角的艺术品不会被其他陈设吸入其中,它们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也是独特的。

会客厅

书房,在贝老的家中必不可少。

有趣的是,这个房间里,没有贵重木材或高端品牌搭建起的书架,他只是将原建筑中的壁橱改造成了一面书墙,里面塞满了自己喜欢阅读或收藏的书籍。而就在这间书房里,贝老用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构思,完成了一件又一件震撼世人的建筑作品。

书房

入住这里后,他完成的第一座建筑是香山饭店。饭店的落成,成就了一个经典,也见证了一段友谊--

70 年代末,受贝老邀请,赵无极回国为香山饭店无偿创作两幅水墨作品。此时的国内,对抽象作品没有概念,赵无极的作品被随意丢在地上,落满了灰尘,贝老看后有些不快,向负责的官员吐露此事,得到的答复竟是:“我们这里画得好的画家有的是,只要把他们找来吃顿饭,哪一个画的也不比他差…”

贝聿铭与赵无极

他无计可施,与赵无极商量:“都怪我,不应该把你拉来。既然他们不领情,干脆把画撤回去吧。”

鉴于对祖国的感情和贝老的情谊,赵无极坚持把作品留了下来。不久,香山饭店揭幕,赵无极再次回到祖国,活动当天,嘉宾云集,一位饭店经理对贝老说,“赵无极这样的画,我也能画...”

27.03.70 赵无极

这是一次不太愉快的合作,也是二人第一次合作,但这件事,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后来,赵无极为感谢贝老的邀请,送给他一幅画。这幅名为《 27.03.70 》的作品曾挂在贝老客厅中的重要位置上长达几十年,直到几日前,它在拍卖中以 4861 万港元易主。

挂在贝老家中赵无极的画

艺术品,在这栋温和的房子里随处可见。

贝聿铭与卢爱玲一直都把艺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二人认为艺术需要通过感官去欣赏,家族的每一代人也都应该参与其中。因此,他们会亲手触摸、处理和讨论家中珍藏的雕塑、绘画和其他艺术品;他们重视与艺术家的关系,而非纯粹的累积作品。

对贝老而言,艺术是让人沉思的通道,而非最终的目的地,与人共赏才是艺术的真谛。

挂在壁炉上方的德库宁作品

“我的父母收藏艺术品的方式自然而低调,”女儿贝莲说,“他们并不在意艺术品的价值,也不会为得到一件作品而特别兴奋,更不会以物主的身份讨论所收藏的艺术作品。他们不过是因为收藏能引起共鸣的作品。”

贝聿铭与夫人在这处住所里

在贝老的一生中,创作建筑和欣赏艺术同时发生,在他看来,这些作品里蕴涵着每一位创作者的思考和生命。这正像是他的“清水”故居,简单又温和,如他曾说的:“在任何创作过程中,他总是把人和生命放在第一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段曹可凡用上海话采访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视频,老派上海话听得“邪气色一”!
贝聿铭家族建筑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建筑设计|贝聿铭|赵无极|雕塑|雕塑家
当年贝聿铭力荐赵无极作品时,为什么香山饭店却极力蔑视?
那些看不懂的天价艺术品,当初瞧不上,后来买不起
阿拉伯人昂贵的黄金藏品!
“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427㎡私宅惨遭“贱卖”?屋内收藏品曝光!一幅画比房子还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