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泥塑之乡杨玘屯

泥塑之乡杨玘屯

作者:宋学东

泥塑之乡杨玘屯坐落在大别山东麓,距县城有2.5公里,杨玘屯一个村庄分两个村委会,大约5000口人,两屯紧密相连,有一条三华里长的大街贯穿东西,东杨玘屯多做木制玩具,棒棒人,木彩蛋,木花棒,彩葫芦,活动木人和小木车等,其中棒棒人形式最多,他无手无脚,一般选用柳树的树枝作材料,旋成最大有三四寸高,最小有一二寸高的木玩具。记得上世纪六零年前后,我家虽是住在西杨玘屯也有一台制作木玩具的旋床,我父亲在每年正月会期间,会旋出木棒锤,木响蛋,木人等玩具,木人的造型与我国汉代木俑十分相似,特别是发式,服饰的样子接近。一般十几岁的少年都会操作旋床,棒棒人是用一根柳木旋成的,头和身子分开,身子用一个旋刀挖成空的,多选用湿柳木来旋,旋好后将头插入身内,晒干后头可以活动,但不能掉出来。木花棒,木彩蛋,内部为空腹放入一些沙粒,摇动起来有响声,木玩具保持柳树白色做底,也有染成鲜黄色的,上面是以红粉绿彩色,彩绘色彩十分鲜艳,很受孩子们喜欢。做木玩具取材沒有泥玩具方便,旋床技术掌握也有一定难度,没有泥塑好掌握,制木玩具的人家大多改做泥玩具了。我们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就专做泥玩具了,不再做木制玩具。

西杨玘屯大部分家庭做泥咕咕,所以被称为泥塑之乡,早在20世纪80年代,杨玘屯的泥咕咕就名声在外,90年代末早年的杨集屯全村共有750户人家,做泥玩具的就有600多户,农闲时节全家男女老少围在一起,有的捏,有的上底色,有的上彩绘,技艺十分熟练,一顿饭功夫就能捏出一篮子,那时的杨玘屯各家各户的窗台上,墙头上,桌子上,灶台上,篮子里到处都摆满了泥咕咕。

泥咕咕选材料和工具都很简便,就地取材,走到村边,翻开犁地层的第二层土,就是做泥咕咕的最好材料,平时可将土坷拉取回迂院落存放备用,用时将土块打碎,加水柔细而不粘,像面团一样,捏制十分方便。做泥玩具的工具已非常简便,木棍,竹片,竹签和高粱桔均可使用,有的只用一根竹棍削成一头粗一头尖的形状,尖头用于刻画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粗头用于根据动物形状,在不同部位扎孔扎眼,瞳孔设置,用嘴能吹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所以群众称它为咕咕小哨。

担制的泥人题材很丰富,由于杨玘屯为隋末农民起义军之战场,玩具中的骑马人多为瓦岗寨英雄,有徐茂公:王伯当: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罗成等。泥人聚多有历史传说故事人物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东周列国中的孙膑,毛遂,白猿,还有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小青,许仙和法海。鸟类有:斑鸠,小燕,小鸡,凤凰。禽兽类有:小马,小猴,小猪,小狗,小牛,狮子,独角兽。水族类有:小鱼,蛤蟆,乌龟等。玩具中还有一种花哨哨,由古代骑马的皮革水带演变而成,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产物。

泥玩具捏制一般有四种形式,一是模制,有偏头筛,小燕小丫鬟,牛等。二是手捏的:有小马,小猴,小猪,戏剧人物等。三是:模子扣和手捏结合的制作,骑马的人是模制的,马是用手捏的。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钢丝弹簧称为活动狮子,活动龟,活动猪八戒等。彩绘是以黑色,棕红色打底。黑底一般采用锅底灰调松香,也有用灯灰,会更细腻,更无杂质。彩绘颜色由白土粉,大红,大绿,大黄,大蓝,颜色还配有蛋清,色质更加鲜明发亮,这些民间喜爱的喜庆色彩,对比强烈,使人老远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彩绘的笔是用狗毛制作的,笔锋弹性好,用起来非常灵活。

杨玘屯的艺人,都是门里出身,六七岁便跟长辈学着捏泥巴,每逢春季农闲季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捏制,有的人家能捏制数万件。在长期的泥塑捏制实践中,涌现出不少身怀绝技的著名艺人,形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杨玘屯的泥咕咕不仅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上登场亮相,备受大众喜欢,同时也声名远扬,受到国际国内文化界关注与重视,一步步登上艺术的殿堂,1982年,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征集浚县泥玩具3000件,1983年五月河南电视台播放了浚县泥咕咕专题片。同年十月,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先后收藏浚县泥玩具近千件。美术杂志专文介绍了浚县泥玩具。1984年二月浚县泥玩具在北京展览馆展出,1985年八月,浚县文化馆张希和作为泥玩具艺人代表,随河南省经贸代表团到美国表演泥塑技艺。1986年九月中国民间艺术馆,北京民间玩具研究会,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朱雀艺术馆和河南省美术群众艺术馆雕塑艺术创作联合举办河南省淮阳县,浚县民间玩具艺人赴京汇报表演活动,参加汇报表演的浚县泥塑艺人有王兰田,刘玉英,王清俊,王学信等。

从1986年9月10日开始,浚县泥咕咕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高等院校和朱雀艺术馆举办现场表演,艺术交流和学术座谈等活动,受到首都有关方面领导,专家的热情接待。文化部顾问周巍峙和徐冰观看了表演,并热情和老艺人交谈,首都著名艺术家和民间研究专家刘勃舒,李绵瑞,葛维墨,李守松,薄松年等专家以及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先生与民间艺人见面,表演时参观者达几万人之多。泥咕咕走出了浚县,走向了全国,走出了国门,让国人和世界认识了泥咕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鹤壁浚县名优特产泥咕咕
泥咕咕——河南浚县泥塑艺术大师王蓝田作品
【原创】浚县泥咕咕:来自泥土的声音
浚县泥咕咕路在何方(图)
黄土有魂—河南民间泥塑赏析
河南淮阳民间泥塑工艺品十二生肖泥塑口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