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晓波:我的读书六法门(文末有福利)

一、为什么读书?

1. 读书是自我期许

读书,是一件特别虚的事情,但也是我们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读书三问:第一,为什么要读书;第二,该怎么读书;第三,读什么书。

但是为什么要读书?不读书,对你的人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读书,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期许,就是我希望我是一个读书人。

2.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2020 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 6 个小时,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

那么我们一天清醒的时间也就十几个小时。当你在手机上花了 4-6 小时以后,你还有没有时间或者有没有必要去读一本厚厚的、很枯燥的书?书在你的生命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当这个时代慢慢被手机所统治,我们越来越多地被手机上的图像产品统治后,那些坚硬的文字到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该怎么来面对它?我们所有的知识是不是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得?

当我们每天把 6 个小时的时间托付给手机、给视频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碎片化的社会。我们可能是通过一个信息流、一篇文章的推送、一个短视频、一个中视频来获得各种信息或者知识。

但是,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和生活中,我们不能有一个碎片化的人生。

所以,尼采讲过一句话:“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时代,它有很多诱惑、很多机遇,你可以去选择很多你前所未见的、让你很舒服的、很快乐的生活状态,但是你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人。所以,你随波逐流时,同时要保持自我。读书就是一种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最好办法。

所以,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中,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一块完整的时间,它可能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天,让我们去面对自己,面对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我们要成为一个专业的人,靠刷手机肯定刷不出来,肯定需要通过读书来构筑你的知识点。

二、书要怎么读?

今天讨论的问题叫做,“我的读书六法门”,我总结了我读书的 6 个经验。

法门一:当如清风乱读书,曲径通幽欲知己

第一个法门是什么?“当如清风乱读书,曲径通幽欲知己”。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当如清风乱读书”。

清朝有位皇帝,他大兴文字狱,有一天他微服私访,在茶馆里坐着喝茶,后面有几个书生也在喝茶,这时一阵清风吹过来,有一个书生诗兴大发,念了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皇帝听到这句话以后拍案而起,把书生抓起来砍头。这位皇帝叫雍正,清朝的雍正皇帝大兴文字狱。清朝时,所有茶馆的墙上都贴了一行字,叫做“莫谈国事”。清朝的统治阶级希望每一个读书人,每一个老百姓去读四书五经,但这个国家该怎么治理跟你没有关系。

当一个书生去考试时,每个县里面都有一座供着孔子的文庙,这些文庙的门口有一块卧碑。卧碑上面写着清朝皇帝的一些事令,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好好读四书五经,不要妄议国政。如果乱讨论国家政治,你就跟碑一样卧在那了。这就是清朝文字狱对人的思想禁锢。

后面那句叫做“曲径通幽欲知己”。

“曲径通幽”是唐诗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朝诗人常建。他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清晨入古寺”,早晨到了一个千年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的太阳照进来,照到了很多树上。然后,“曲径通幽处”,寺庙里面这小径弯弯曲曲的,然后诗人看到了什么?“禅房花木深”。

作为一个财经作家,这些乱七八糟的知识是从哪来的?我告诉大家,乱读书。

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幸运之处,也有不幸之处。各位幸运的是什么呢?是你们有无数多的书要读,你去当当、京东看,有很多书。想读哲学书,可能有 2 万本。看一本当代文学,可能有 3 万本。要去看看诗歌,可能有 3000 本诗集。

但 30 多年前,复旦大学的文科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加在一起不到 2 万本。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我们进入复旦后,第一次看到将近 2 万本书,已经非常高兴了。

我当年问我的老师,我该读什么书。老师看着我说,到图书馆去。跑进图书馆,也不知道读什么书。我记得我大学四年每天 5:00 去吃饭,食堂吃完饭以后有个饭碗,那时候是个陶瓷饭碗,把它往脸上一扣,就跑到图书馆,一排一排的读书。

大学三年级时,我已经把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一楼的书全部读完了。那时候图书馆有一个管理员是一位 40 多岁的阿姨,她每天看到我就跟看到她的亲人一样。我读大学三年级时,这位阿姨有一次悄悄跟我说,“晓波,你到楼上去吧。”楼上是什么?楼上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图书馆。所以,我大学三年级就有机会去读研究生的书了。

我们那一代人的不幸是什么?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知识非常少,也没有人指导你,就乱读书。但我们的幸运是什么?因为我们读的少,所以我有机会在三年时间里面把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的书读完。现在你们跑到任何一个图书馆,能把里面的书读完吗?读不完,因为书太多了,除了纸质书还有电子书。因为书很多,你也不知道怎么读书,怎么办?我觉得一个人年轻时,比如十多岁、二十多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跟我当年一样乱读书。

读了很多的书后,我知道我喜欢历史、诗歌,我喜欢当代文学、中国文学。在外国文学中,我喜欢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所以,慢慢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了,就有自己的兴趣取向。慢慢地,就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

其实,读书挺害怕的是什么?就是一个人一辈子只读一类书。早年读书杂一点好,杂着杂着,你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了。然后你就会专注,就会找到自己的专业。所以,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不要过早给自己定型,就应该让自己有更大的丰富性。

在财经作家中,为什么我的书能够卖过 100 万册、卖过 200 万册呢?我觉得跟我在大学里,去看哲学书、历史书、诗歌、小说有很大关系。因为财经特别枯燥,如果你只讲财务报表,讲管理知识,讲商业模式,你会把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讲得越来越枯燥。

为什么《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这些书大家觉得很好看?因为里面有很多文学的点,有很多对人性的理解,有很多对世界的看法,有很多部分和价值观相关。你看着看着会放下来,会想想,虽然我讲的是一个企业的故事,那背后不就是人性的血腥、人性的贪婪、人性的本质吗?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虽然到最后面,你会有一个专业,可能是一个导游、一个工程师或者是一个公务员,也可能是一个像我这样的财经作家。但是,在专业领域里面,能不能跟别人不一样,能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能不能形成对世界的独立看法,跟你早年是否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董其昌讲过一句话,当读万卷书,当行万里路。

早年时,你要不断读书,然后要用脚去丈量这个国家,丈量地球,去看看风情物貌。了解这个世界的高山到底有多高?在 4 千米的高处站着,风吹来打在你脸上时体验如何?穷到底能穷到怎么一个地步?一个人三天只吃糟糠、只吃甘薯,它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他脸上的面容是怎么样的?一个 1000 年的村庄和一个 200 年的村庄到底有多大的区别?生命在时间的流淌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读书,是间接获取对世界的了解;用脚来行走,是直接用眼睛、用思想去面对真实的世界。所以,为什么读书行路是我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年轻时应该乱读书、多读书,形成广泛的兴趣,就跟我们吃东西一样,营养单一,一定会造成人格单一。

法门二:经典书架我自有,三年一读有新物

法门二是“经典书架我自有,三年一读有新物”。

先问大家一个宽泛的问题,你最喜欢的三个作家是谁?我问这个问题时,有的人脑子里可能是一片空白,有的人就能迅速打出三个人的名字。问得细一点,你最喜欢的三个思想家是谁?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管理学家是谁?你最喜欢的三个作家是谁,它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而在细分门类中,你最喜欢的思想家、诗人、管理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或者是小说家是谁?这些问题,当你讲到一个人的名字时,那你肯定不只看过一个人的书。

所以,这是你在乱读书或者读了很多书以后,你最终找到了那个人。慢慢的,你就有了自己的经典书架。比如说你问我经典书籍有哪些,比如说在哲学领域,我读过中国古典,包括孟子、孔子、韩非子,我也读过黑格尔的一些书,读过很多欧洲思想家的书。最终发觉在哲学领域,我喜欢存在主义哲学。

所以,我的思想史的经典书架,是加缪,是萨特,是尼采。我喜欢文学,我喜欢沈从文、张承志、三岛由纪夫、约翰·伯格、茨威格、北岛。并且我最近在看一个已逝的俄罗斯作家布洛茨基的《小于一》《悲伤与理智》。

所以,我有很多喜欢的文学家、管理学家,我喜欢克里斯坦森,我也喜欢德鲁克、汤姆·彼得斯,在历史学家中我喜欢尼尔·弗格森、霍布斯鲍姆。

每个人的思想,就好像一个老中医的药房,药房里面很多格子。最可怕的是什么?是你们家的药房只有一个格子,除此之外,你啥都不懂。你的药房里的这些格子,构成了你丰富的人生。你把格子打开,里面有几味药,那几味药是什么?那就是你的经典书目。

通过 5 年、10 年、20 年、30 年的时间,你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经典书架,其实书架也投影到你的生活中了。所以,去看我的任何朋友,我只要在他的书架前面走一走,我就知道他脑子里的药房,里面有几个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哪些药,而这些格子和药跟我有什么关系。当我跟他聊天、跟他对话时,我就知道他的深浅,一点都不会搞错。这就是知识,这就是书籍。

书籍,就是完全投影出你所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边界,第一是深度,第二是边界。然后慢慢你就有了经典书架,这个书架没有地方能买得到,是靠你自己跟木匠一样,慢慢花时间把它打造出来。

而“三年一读有新物”,是什么意思?你有了书架以后,不是说读完书以后就放在那了。人跟一本书的关系,就跟一个世界的关系是一样的。

有一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过一本书,《为什么读经典》。他说,我们每个人读书就像小孩子一样乱读书,渐渐地,你就找到了你喜欢的那些书。找到了,怎么办?你要经常去读它,一本书沉淀了一个人对世界的了解和理解。在十几岁面对这本书时,你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吗?你跟一个影子一样,你的影子投影到了那本书上面,所以你看到了对世界的理解。

但某一天你 30 岁了、40 岁了,或者像我一样,年过五十,镜子还在那里,它是固化的,但你在成长。所以,你在镜子中看见的自己,它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个挺美的过程。

所以,你要反复读经典。一个年轻人在 20 多岁或者 30 来岁的时候,形成一个经典书架。卡尔维诺说,这就好像一粒种子一样种进你的心田,然后它慢慢成长。

因为书是会长大的,书会随着你的生命积累,不断成长。一本书,它不是固定在那的,当它进入你的心里后,它会随着你对世界的认知,你的悲欢离合,你生命的不断跌宕,你遭遇的种种挫折和愉悦,慢慢长大。所以,三年后你再去读这本书时,你会有不同的感悟。我们先是接受了别人的思想,我们再用自己的思想跟他达成和解。

我们可以输入很多思想,可以读很多书,但我们不能被这些思想所占领。我们的脑子,属于我们自己。但是,经典帮助我们走向自我,最终形成一个自我认知能力。

法门三:读书必须做笔记,每季整理如衣柜

第三个法门,怎么读书?“读书必须做笔记,每季整理如衣柜”。这是我最近正在读的书,是索维尔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什么叫读过了?

这本书我读了一小半,就多了很多笔记。你看,我写的是 366 页,有个叫关于人文科学容易偏左的一个想法。在 358 页,索维尔提出“什么是知识分子”。在 119 页,索维尔对“变革与保守”有自己的看法。在 221 页,索维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责任伦理”。在 93 页,索维尔提出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构想”。然后我就会在里面,打个折,画两行字。

所以,一本书如果没有被这样蹂躏过,你是没读过的。

为什么要做这个?其实是在阅读过程中,把这些要点筛选出来。接着我有一个习惯,大概在 1-2 个月后,我就会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我过去这段时间读过的书存进我的电脑。边存会边做一些笔记,比如我对这些内容的看法。当我在做这些笔记的时候意味着意味着我在完成一次独立的思考。

比如,索维尔讲究“责任伦理”,那么原来我可能没有从责任伦理这个角度,去思考知识分子和社会的关系,他给我打开了窗口,我会沿着他的路径往前走。我会想,知识分子的责任伦理是什么?企业家的责任伦理是什么?有没有人讨论过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伦理?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中国学者讨论过、写出过关于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伦理的论文或者书籍,那么有没有可能由我来写?或者说,由我去邀约一些作者来完成这个研究?

这本书的某一行字,它会让你产生一个知识点的联想,做笔记时,也就是在对它进行重新思考。

我们在输入时,就跟大家买衣服一样,是一时的愉悦,然后穿了两天放到衣柜里,就放到你的书架上了。你怎么跟它完成第二次的触达呢?你要不断地整理它,你要像整理你的衣柜一样去整理你的书架。

所以我们的第三个法门叫做,读书必须做笔记。建议大家像我一样,读任何一本书都要做笔记。

你知道读书不做笔记最大的悲催是什么吗?不做笔记放在那,一个非常大的概率是十几年以后,你重新拿到这本书时,你读了一半,你才发觉我当年读过这本书。因为人的记忆是非常有限的,最不可靠的就是记忆。

所以,一个人的读书笔记非常宝贵。对于我这样写作的人来说,就更加宝贵了。当我才思枯竭时,我去看我的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就好像一个线团,有很多线头,我随手翻到一个线头把它拉出来,可能形成一篇文章,形成一个观点,这读书笔记跟我们家的宝库一样,跟我们家的思想储藏室一样,最终把它给沉淀下来。

所以,第三个法门是“读书必须做笔记,每季整理如衣柜”。

法门四:买书未必全细读,先看序章挑重点

那么第 4 个法门是什么?叫“买书未必全细读,先看序章挑重点”。

读书慢,最大的问题是不挑重点。不会读书的人,怎么读?拿起一本书,从第一行字开始读。但对我这样的人,读这本书不会超过三天。

读到《知识分子与社会》,先问自己一个问题,索维尔是怎么写这本书的?

我是一个作家,我了解要怎么写一本书,先想 4 件事:第一,主题,我的主题是什么?是知识分子与社会。第二,结构,我用哪种叙述方式。我用什么结构来叙述“知识分子与社会”这个话题?第三,我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第四,我用什么事实来陈述核心观点。

所以,一本书它最重要的东西:主题、结构、观点、案例。读一本书你只需要弄懂这四部分的内容。

那么怎么知道它的核心观念在哪里呢?我教大家一个窍门,叫做“先看序章挑重点”。

买到任何一本书,序言一定要认真看,因为序言中会讲作家写这本书的起因、动念,当你看完序言以后,不要接着马上看第一章,看它的结构。当你看完序言以后,你就知道在所有章节中,哪些章节是重要的,哪些章节是不重要的。

一个作者写书,他并不会把力量平均地使用在每一个章节和每一行字中,如果它有 20万字,可能最核心的只有 3 万字,或者 2 万字,从序言中你就可以找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观点。

看书是一个训练的过程,通过不断阅读,我们就能够训练出怎么快速读完一本书,哪怕它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我们仍然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这就是第四个法门,“买书未必全细读,先看序章挑重点”。

法门五:学到问时方有用,七分功利三分闲

第五个法门,“学到问时方有用,七分功利三分闲”。

古人造字非常有讲究,“学问”,学了就要问,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一个路径。

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我写过一本书叫做《浩荡两千年》,写的是公元前 7 世纪到 1869年的中国的企业史。写到宋朝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宋朝的时候,中国第一大港口是泉州港。那么中国沿海有很多港口,大沽港、明州港、广州港、赞成港,它们的自然条件几乎都是一样的。这么多的沿海港口中,为什么当时的泉州港是第一大港口?而今天,舟山港、宁波港和广州港的货运量和集装箱的能力都远远超过了泉州港?

在宋朝,公元 10 世纪时,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茶叶、丝绸、瓷器。如果一个港口附近,聚集着茶叶、丝绸、瓷器的生产,它的运输成本就最低。

第一,泉州有高岭土可以做瓷器。第二,福建产的茶叶不容易坏,比如福鼎的白茶、武夷山的岩茶、安溪的铁观音,它们都是乌龙茶或者半发酵茶,更便于运输。而福建附近有大量的适合做外贸的茶叶基地。第三,丝绸。福建附近有很多平原,利于男耕女织。而且在古代,闽江、南溪江和钱塘江贯通到长江。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丝绸比较容易利用水运运到泉州。而且丝绸很轻,但它的货运价值很高,所以它的货运成本相对比较低。

泉州港是第一大港,主要在于三宗商品的出口地中,有两宗商品的重要产地都在泉州附近。而今天泉州港为什么不是第一大港?为什么宁波港、上海港以及广州港的货运量超过了泉州港?因为宁波港辐射东北亚,广州港辐射东南亚,而泉州港对面是台湾海峡,所以它的地理优势消失了。并且今天中国出口也不再以茶叶、丝绸以及陶瓷为主,泉州也不再是一个重要的生产集散地,自然泉州港今天就比不上北面的宁波港、上海港和南边的广州港。

所以,从一个问题出发,学到问时方有用。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答案,人生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好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是在你的生命、你的工作中产生的。找到一个好问题,你会非常高兴,然后这个问题会引导你去寻找答案,当你找到答案时,这个问题就消失掉了,接着又

有一个新的问题逼迫着你继续往前走。

法门六:以书会友入社群,若即若离趁年华

第六个法门,“以书会友入社群,若即若离趁年华”。

书是什么?当你拿了一本书走在路上时,这本书就是密码,它告诉跟你见面的那个人,你喜欢什么,你对一类知识的认知程度达到了哪一层面,你有怎么样的价值观。

我们吴晓波频道在全国将近 100 个城市发起了书友会,现在每年在全国组织 1000 场左右的读书活动。所以,吴晓波频道可能就是一个药引子,在一个城市中把喜欢阅读的人聚集在一起。我们曾经搞过一个活动,叫做“带一本书来相亲”,从你带的这本书中,别人就知道你的品位、价值观以及你喜欢什么。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能也就散了。如果话投机,你们可能会成为生命中和生活中的伴侣。

所以,书是一个特别好的身份,一种密码、一种媒介,然后作为一个社会人,你把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投入一个社交环境中,去寻找跟你有相同志趣的人,然后跟他/她若即若离地度过接下来的岁月,你们可能有很多的交集,有可能结成伴侣,有可能成为事业的伙伴。有可能什么关系也没有,你们只是在一年里面有那么几次在一个美好的下午,然后一起读了一本书。

人生在某些时刻,在这种偶遇的拐角处呈现出它的美好,开出了时间的花。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但读书也带有一定的社交性,能够帮助我们在喧嚣和孤独的世界中找到你喜欢的那个人。

人生不读书,也能够安稳地度过这一生。但读书会让你的人生更有厚度,有更丰富的体验和认知。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一定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怎么度过这一生的?我怎么来理解我的时代?而这些答案,都需要我们通过生命体验、通过跟这些作者的对话来完成。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中,我们不能度过一个碎片化的人生,我们要让人生具有质感、整体性。我们要像尼采一样,在我们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那么怎么克服这个时代呢?我们要在潮流中、喧嚣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安静的一角。阅读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但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今天晚上,吴晓波年终秀哦,我们线上不见不散哦~

私信我“吴晓波书单”,送你①一份吴老师的推荐书单②《影响商业的50本书》的知识卡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傲宇】图书馆
中国最美图书馆放了无数假书?设计师:爱去不去!
你有多久没看书?和草草阿姨一起逛泉州图书馆吧,坐下来,静静读
图书馆里有恐龙读后感450字
放在图书馆首页的书架音乐
"移动图书馆” 书架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