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传席批评舒同,真敢说

评 舒 同

陈传席

【自序】余昔著《画坛点将录》,三联、中青、港台等出版社再版不绝。书界朋友则屡催余著《书坛点将录》,域外朋友亦催问不绝。唐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又著《法书要录》,自云:“有好事者得余二书,书画之事毕矣,岂敢言具哉。”然余岂敢有前贤之想,亦非为树德建言,乃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也。

舒同的书法,很多人看了不满意,谓之肉头肉脑,看了不痛快。但毛泽东曾十分欣赏他的书法,称他是“军中一支笔”,又有人称他是“马背书法家”。毛泽东是懂书法的,称赞他的书法,不会没有道理。

近看到舒同于1926年时书写的“杖国延年”四字,十分震惊。四字写得雄浑厚重,圆润饱满,深沉大气,力能抗鼎。看得出他有很深的颜字功底,但又不是颜体所能笼照得了。他融篆隶之浑融,楷行之沉稳,何绍基之内在变化,而形成了独到的风貌。那时他才21岁。

舒同早期的书法,我看到不多,就凭这“杖国延年”四字,他被称为“军中一支笔”,真是名至实归。毛泽东称赞他是有道理的。

舒同 1962年

他后来的字,也不像很多人评价的那样差。其内蕴丰富,内在变化,仍然很有功力,风格也比以前突出。但结体却不如以前,精神状态也更差。一般人看书法,首先是看结体和精神状态。书法的结体很重要,神彩更重要。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形质(结体)和神采都好才是好字。

舒同的书法存在的问题,还在于不深刻不完整的理论的误导。确切地说,是他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

舒同后期的书法,据最了解他的舒安论述,用笔上“全部藏锋内敛,中锋运笔”。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书法用笔,过于露锋当然不好,必须学会藏锋。但藏之过深则损精神,更无朝气。这正如一个人,锋芒毕露,甚至到处炫耀,少年轻狂,是最不成熟的表现,必须有所收敛。但藏之过深,城府太深,则给人老奸巨猾的形象。也是人们所讨厌的。

姜白石(1163-1203年)《续书谱·论用笔》有云:

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

这几个问题,舒同都占上了。据研究家论述,舒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结识了山东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关友声先生。两人经常在一起认真地讨论书法和书法史问题。我想可能是关友声出于内行的见解,要求他藏锋和中锋中笔。总之,他开始“全部藏锋”。全部藏锋的结果是用笔更圆,笔画也显得略肥,“肥则形浊”。(舒同的书法笔画并不肥,只是太圆,显得肥)不露锋而持重,他做到了。

但过份藏锋,即“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藏之过份,则失去朝气,失去锐气,过于老成,则乏于神采,此一病也。

二、正锋以立骨,侧锋以取态。二者如何和谐,需要体悟,更需要锻炼。过份强调中锋,则失之锐气和妩媚,也就是缺少英俊之气。观之舒同书法,“全部中锋”,而且刻意为之。细览古今名家,王羲之、颜真卿等,下笔时几乎全是侧锋(偏锋)。比如《兰亭序》第一个字“永”字起笔处几乎笔笔侧锋,其第五笔,那一撇,更明显是侧锋落笔,实际上也露锋。但书法之露锋一定在笔画之外,一撇不可露锋,但落笔之侧锋是在正笔之外的。如此,方可取态。“岁”字第一笔也是侧锋落下,然后中锋运笔。又如“少长咸集”的“咸”字,第一笔的一撇,收笔时踢上去,最后露了锋。但这锋是在正体之外露的,正是为了保证正体不露锋,而在外露了,不是露,而是自然随意的出锋。还有“叙”字第一笔,“人”字、“少”字,都是明显的偏锋落笔。

颜真卿的楷书,大多落笔皆以偏锋。

苏东坡《寒食帖》第一字“我”字第一笔就是偏锋下笔,第二笔的一横,显然是用偏锋切下,转中锋运行,“食”“偷”第一笔更明显是偏锋下沉。其它字偏锋下笔不明显而已。

苏轼 《寒食帖》

《爨宝子》全靠偏锋取态,无一字不偏锋。

《爨宝子》

王世贞说:……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有时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自不容己也。(见《珊瑚网》卷二四下《王元美艺苑评》)

徐渭说:

作字虽用正锋,贵平稳,不可不直矣。若要妩媚,亦需微倒其锋……侧锋取妍,晋魏不传之秘。(徐渭《笔玄要旨》)

徐渭说的“偏(侧锋)以取态”,“侧锋取妍”,是十分重要的老实话。一般人不敢这么讲,老是强调中锋。

当然,中锋还是很重要的。笔画当中,主要靠中锋。圆润、厚重、立体、沉着,主要是中锋的功劳。

但过份中锋,笔笔中锋,全面中锋,全面藏锋,则谬也。

如前所述,这正如一个人,锋芒毕露固不好,必须有所收敛,但过份收敛,藏之过深,过份圆滑更不好。谚云“智圆行方”,“行方”就是耿直,不圆滑。为人处处露锋芒固不好,但偶尔露之,露得恰当,亦显得有生气和正直。一个人一言不发,什么事都藏在心内,行为也圆滑,则老气横秋,毫无生气。什么也不露,则近于伪诈、奸滑,也近于老朽或死亡,则更不好。

舒同的字“全部藏锋内敛,中锋运笔”,则如一个城府过深的老人,没有任何棱角,也没有朝气。傅山说的“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他都没有做到。

全部中锋,起笔也中锋。如沈周言:

八面锋一齐都来,尚了不得,如何说中锋?

齐白石言:

凡苦言中锋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经常听人说:“某某书画好,因为他笔笔中锋。”中锋并不难,笔锋运在当中就行了,十分简单。而舒同过份中锋,使他的笔画过于圆润而显得肥浊。加之藏锋过份,而显得体不精神。这都和他对书法的认识有关。

舒同作品

此外,舒同的人生经历也决定了他的书法形态。1949年后,他任山东省省委书记、济南军区政委。在历次运动中,他自行其事也不是,对上级的精神理解不当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动辄得咎。后来先是“犯了错误”,被撤销省委书记等职务,只任了一个县的书记,后来又调到陕西任书记。他由一个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政治家,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处处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人只好变得圆滑,一切自己的看法只好藏在内心,且深藏不露。人如此,书亦如之也。

舒同还做错了两件事,对他的影响也不小。

其一,他不该参加书法家协会。他本来是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军队中,任大军区正职。地方上,他是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常委。他如果不参加书协,偶尔到书协去视察工作,顺便留几个字,书法家们会惊呼,舒书记、舒常委还是书法家,书法了不起啊。美协、宣传部也会给他办书法展。那时,他书以人贵,人以书更贵。他是余事作书。

但他参加了书协。这时,人们只把他当书法家看待,然后评他的字,评头品足,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中国的传统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时,他人以书下,书以人更下。

舒同作品

其二,他不该组建中国书协。书法艺委会,原隶属于中国美协,美协下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后因舒同要参加书协,便独立了。那么,国画、油画、雕塑,也应该独立。都独立了,美协就空了。国外来了书法团体,我们美协可派书法组或叫书法艺委会去对接,这就行了。国外书法团体是民间组织,而中国的书协名义上是民间的,实际上是政府的,政府出资实际上人民出资。书协成立,先是养了一大批官儿。有识之士都认为书协必须撤销,但上层官儿认为必须加强。我和这些人讨论过,他们说,中国那么多书法家,那么多写字的爱好者,不管起来,会出乱的,必须加强管理。他们要管人。书法家、爱好者,各有各的工作,都有人格自由,你为什么要管他们呢?能管得了吗?

有了官办的书法组织,就要办书法展,出版书法集,于是扰官、扰民,弄得鸡犬不宁。专业书法家出现,要卖字为生,就要吹嘘自己的字如何值钱,要找关系。官儿要找,送字、批钱,诱骗企业家高价买他们的字。几分钟写出的字,可卖几万、几十万、百万,诱惑大批优秀人才放弃科研,放弃国家急需要的专业,投向书法。有一位医生因医术高明,常给市里大官儿看病。大官退休前,要帮他办一件事以报答他为自己医疗之恩。医生要求建一个书画院,他当院长。于是为了这个医生建了一个书画院,医生当了院长。这个医生原来不知书画是何物,因为人看病,病人送他一些字画,方知字画是艺术。他要出成果,就用院长的权力请人帮助,也请了我。我和他交谈,他告诉我:我当医生,固然对人民对社会有好处,但对我并无好处。我要天天上班。我不会写,也不会画,但写字总会吧,慢慢学就是了。现在我是知识分子,国家尊重照顾知识分子,为我建了画院,我又不要上班。我外出游玩山水,算是体验生活,一切报销,当然比以前好了。实际上,他写了一辈子,也入不了书法的大门。

一位科学院院士、大学校长也放弃了科学研究,学书法。他利用权力加强美术系,扩招书法班,聘来优秀的写字人,天天讨论书法。

写字人当了写字的官,又当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又呼吁全国青少年学书法。青少年时间极其宝贵,学习书法必须挤掉学文化、学科学的时间。航天、核武器等保家卫国的技术,诺贝尔奖,都和书法无关。一个国家把书法放在重要位置,聪明的人都去学书法,这个国家就快要衰亡了。现在全国上下——当官的、科学家、医生、工程师等等,都学书法,连名牌大学教授也去学书法,甚至不当教授而去书协工作。书法能富国强兵吗?

有了书协,写字人不好好写字,上拍下压,天天要去书协当官,互相攻击,尔虞我诈。未进书协的人要进书协,走后门,贿赂书法官儿。致使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进入监狱,很多很有前途的官员被判了刑。要展览、要出风头,一是揣摩书协官儿的意思,根据官儿想法去写字。二是出奇制胜,把纸铺在广场上用大拖把写特大的字,或者啧、射、洒,或又跳、又蹦、又喊、又叫,都是为引人注意,但书法完了。只要书协存在,书法绝不能发展,发展的是人数,书法将一天一天地走向衰亡。

如果没有书协,科学家好好研究科学,医生好好为人治病,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学文化,学科学,当官的好好为当地建设,为发展经济努力。爱好书法的人,会安静地、认真地学习书法,则国家幸也,书法幸也。

当然,书法还要发展,还要普及,尤其要继承,不能中断。但是不能靠书协。要靠正规的教育,传统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课实行“三合一”,即语文、思想教育、书法合一。小学课本要改造,比如第一课“天下为公”,然后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己所不欲,勿失于人”等。

用颜体或柳体排印,小学生识字,用毛笔照着临摹、背临。识字、学书法、思想教育合一,不单独安排时间去学书法和思想教育。师资不够,可以电视教学。语文教师暑期加速培训,他未必写得好,一个暑期书法的基本方法完全可以掌握,语文老师配合电视书法教育。同时制定政策,师范老师特别是语文、历史老师,必须会书法。凡是准备以教师为职业的必须会书法,其中既懂书法,又写得好的,可以加薪。如是,则从小学开始,学生识字就能书法,能书法即识字。其中天赋好的学生,将来很多人就可能成为王羲之、颜真卿,至少成为赵孟頫不成问题。这样,书法才能广被继承、普及、发展,这是真正关心中国书法的方法。

舒 同

舒 同(1905—1998年) 又名宜禄,字文藻,江西东乡人。少入私塾,192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即投身革命,立志以身报国。后加入红军,经历五次反围剿,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后曾任山东省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1980年至1981年,筹建中国书协,并任第一届书协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坛点将录|陈传席:藏锋过深不精神——评舒同
书法家现场演示书法技法中的笔法,中锋、侧锋和偏锋!
被称为“一支笔”的红军书法家,只有他名副其实!
中锋的迷信!
中锋、侧锋、偏锋示范,原来并不深奥、其实很简单
舒同、启功、沈鹏、欧阳中石、苏士澍手书春联,专家:沈鹏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