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学入门书籍推荐
userphoto

2022.07.22 江西

关注

目录

1、《经济学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

2、《经济学》威廉·诺德豪斯

3、《经济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4、《博弈论》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

5、《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

6、《国富论》 亚当· 斯密

7、《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美]提摩西`泰勒

8、《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

9、《小岛经济学》[美]彼得·D·希夫 [美]安德鲁·J·希夫

10、《魔鬼经济学》史蒂芬·列维特

一、《经济学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是美国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8年。

《经济学原理》主要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贯穿于书中始末,并运用它们对贸易,供求关系,销量与生产,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该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

《经济学原理》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该书首次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经济学著作卖价和畅销数量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创作背景

《经济学原理》是以作者多年来教学经验为基础编写的,作者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是“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

1998年,《经济学原理》由美国德赖登(Dryden)出版社出版。

作品影响

  • 经济学教科书

1998年4月6日,《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报道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已被美国300多所大学用作经济学教科书。

  • 吉尼斯世界纪录

该书于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是《经济学原理》还没有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经济学原理》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作者简介

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出生于1958年2月3日,美国经济学家。1980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198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85年至1987年期间,格里高利·曼昆担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87年格里高利·曼昆正式被聘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92年格里高利·曼昆出版了《宏观经济学》,2003年,格里高利·曼昆年走入政坛,接替哈伯德的职位担任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同时担任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营利性智囊团——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货币经济计划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另外,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的经济学高阶水平考试委员会和NBER商业周期委员会。

二、《经济学》威廉·诺德豪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本书排版宽松,图表清新,全文铜版纸双色印刷,装帧优美,制作精良,让读者可以细细品味大师之作。《经济学》(19版,中文本,典藏版)保留了英文原版书的特色,去除了所有广告和宣传语,让读者有比原版书更好的阅读体验,值得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作者简介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著作使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于 1970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第一个获得此项大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教授曾长期为美国 《新闻周刊》的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属于那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

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美国杰出经济学家之一,现任耶鲁大学斯特林经济学教授,考尔斯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

三、《经济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在1993年首次出版后,一版再版,被全球公认为最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之一,成为继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之后西方又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被认为是萨缪尔森的同名教科书出版以来最具国际影响的一部经济学原理教科书。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茨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茨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历史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把经济学分割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的理论只有一套而非两套。于是在美国一本新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诞生了,那就是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它最重要的特点是试图推翻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体系,经济学家称其为西方经济学史上继穆勒、马歇尔、萨缪尔森之后的第四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科书。

基本观点

  这是唯一一本反映了最近20多年来经济思想革命的教科书。作为经济学的一位参加者和领袖人物,斯蒂格利茨把微观经济学从传统的“超市场”的栖息地引入了现实的不完全市场之中。他摆脱传统模式,创造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完美的统一。

四、《博弈论》(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编著的经济学著作)

内容简介

《博弈论》是博弈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论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不仅涵盖了博弈论的方方面面。而且几乎对每一个论题都给出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博弈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博弈论的各个领域。第二,有丰富的实例、精心构思的习题以及广泛的可扩展性。第三,深入浅出,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博弈论的了解,也可以满足爱好技术性证明的读者对于博弈论精髓的把握。《博弈论》是经济学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学习博弈论的最好教材,也是其他对博弈论有兴趣的读者的必备参考书。

作者介绍

朱·弗登伯格(Drew Fudenberg),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和动态经济学。曾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法国图卢兹大学任教。从1982年至今,朱·弗登伯格教授一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主要负责人,1998年以来为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博弈论》(与Jean Tirole合著)和《博弈学习理论》(与David K. Levine合著)。

让·梯若尔(JeanTirole),先后就读于法国理工学院,巴黎第九大学,198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金融学等。

五、《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布赖恩·斯诺登 霍华德·R.文

编辑推荐

这部杰作不似大多数教科书那样视野狭窄,引领读者徜徉于宽广的理论疆域中。

——托马斯·迈耶(美国加州大学)

学习宏观经济学有两个步骤:其一,看它的现状;其二,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至今的过程。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挫折,了解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假设、那些得到证实的观点,以及事实与观点间的相互作用。唯其如此,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宏观经济学。本书展现的是第二个步骤。它非常出色:正文明白顺畅,采访令人回味。你一定会喜欢,也一定会走进宏观经济学的世界。

——奥利弗·布兰查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在40年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生涯中,年复一年,我所选用的教科书始终是《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那部令人钦佩的著作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们: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它以恰如其分的现代模型,避免了过度简化对宏观经济学的扭曲。那本书如今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宏观世界在不断前行。因此,我们有理由欢迎斯诺登和文为我们献上的新版。

——阿克塞尔·莱琼霍夫德(意大利特伦托大学)

内容简介

本书按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与现状的时间脉络,梳理该学科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主张的形成、演进过程,并对各学派的理论主张、经济学模型等进行了精当的评述。为帮助读者了解宏观经济学主要学派的学术成就及缺陷,在第三、四、五、六、七、十、十一各章末尾还附有对该学派领军人物的采访录,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布赖恩·斯诺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纽卡斯尔商学院经济学系首席讲师。

霍华德·R.文,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会计、金融和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主要讲解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凯恩斯主义等等,对了解经济学历史很有帮助,对整个经济学脉络会有一个简单清晰的认知。

六、《国富论》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创作背景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已经遥遥领先。《国富论》的写作正值工业革命的前夜。当时工场手工业仍是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技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但由于封建势力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封建经济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代迫切要求一个新的经济学说体系的诞生。

在格拉斯哥大学教书时,斯密除了关注道德问题外,还经常去格拉斯哥工业区实地考察那里的经济生活,渐渐地将自己的学术重心研究转移到经济方面。同时,他还参加了格拉斯哥地区的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斯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思想。

1764年斯密辞去道格拉斯大学教授职务,改任青年公爵贝克莱的私人教师,陪同他到欧洲大陆旅行。在巴黎,他结识了法国启蒙学派代表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在交往中他受益匪浅。

1767年斯密返乡后闭门著书。1773年他带着自己的著作到伦敦准备出版。可到了伦敦后斯密发现,在他隐居的这几年又出了许多新的资料,他又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对这本书进行了增补和修订,终于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

内容提要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对之推崇到无可进一步推崇,甚至于自命为斯密信徒的人们,亦会从中取出几个章句来批评;反之,对之批评到无可进一步批评,甚至于公然反对斯密主义的人们,亦莫不从中采纳几种意见,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

作者介绍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伦理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他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发展经验,构建了近代最主要的经济学体系,并就经济与伦理关系提出了见解。斯密终身未娶,以教学为生,主要著作有:《道德情操论》(1759年)与《国富论》《1766年》。

作品影响

1、《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是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基本包括了当时人类所建树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财政学、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历史、伦理、经济和政治所表现的社会行为的各方面,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划时代巨著之一。《国富论》中的许多学说虽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突破,但亚当·斯密所确立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影响深远,他富有预见性的洞察和诸多实用的见解引起后人的重新思考。时至今日,这部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有着重要作用。

2、《国富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国富论》是世界上第一本阐述欧洲产业发展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为现在经济的自由贸易、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部著作自出版后即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流通。

3、亚当·斯密正确的观点不仅影响了后来的理论家,亦影响了当时的立法和政府政策。当时国会进行辩论或讨论法律草案时,议员们常征引《国富论》的文句,而且一经引证,反对者大多不再反驳。一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都以该书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在19世纪对政府政策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些政策的影响人们现在仍能感觉出来。

作品评价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国富论》不仅是最为成功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或许是除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外迄今出版的最为成功的科学著作。

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勒:从最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的贡献的总和。

英国经济史学家特伦斯·哈奇森: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或者说一场革命。

七、《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美]提摩西`泰勒

内容简介

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源自斯坦福大学的经济课,该课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从36个主要的经济名词开始,每篇文章约3,000个单词。它通过生活实例介绍主要原理,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并且概念清晰。即使没有经济基础,也很容易理解。由主要媒体推荐阅读当年的优秀书籍,斯坦福大学原版经济学入门课程!简单不简单,学习经济,读《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就足够了!最初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入门课程将带您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所有重要原理,为您提供一流的见解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在2015年被评为一本管理学的好书。具有复杂公式和术语的经济学教科书是否模棱两可?斯坦福大学热切的经济学课教您如何权衡斯坦福大学所选择的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教授的知识,并在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中教您36个经济法关键词,带你看懂世界真的在运转!

作者简介

  [美]提摩西`泰勒,斯坦福大学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美国经济协会专业刊物《经济展望杂志》主编,斯坦福大学“杰出教学奖”得主,美国通用教材《经济学原理》作者。

八、《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817年。

全书结构比较松散。前六章是全书的重点,包罗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余各章则是李嘉图理论原则的运用,或是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补充。该书分析了社会中三个阶级,即地主、工人和资本家在社会产品分配方面的规律,发现商品的相对国内价值决定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必要劳动量,利润与工资是互成反比例而变化的,而工资是随必需品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还论述了其他许多问题。

该书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共有32章,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前7章,包含了李嘉图体系的全部原理,即关于政治经济学原理本身的部分。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第八章至第十八章,作者运用第一部分所述的原理来专门阐明赋税问题。第三部分包括余下的十四章,即从第十九章至三十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前面两部分中一些主要章节所作的补充,以及对斯密、马尔萨斯、萨伊等人的理论观点所作的评论。

创作背景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期以来,他们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存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协破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写成的。

作品思想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的核心思想,是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分配问题,但他首先研究的是价值,并认为这是研究财富分配的钥匙,价值学说贯穿于他的全部理论体系。李嘉图在《原理》中继承了斯密价值论中的科学方面,同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初步基础。

首先,李嘉图在研究商品价值时接受了斯密关于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观点。但是,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上,他却不完全同意斯密的观点,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交换价值。

其次,李嘉图正确地阐述了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思想,他批判了斯密的二重价值观的错误,坚持了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观点,准确地说明了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

最后,李嘉图还初步区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他认识到价值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的表现,而交换价值则是某种商品的价值在跟它相交换的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表现。

在李嘉图的整个经济体系中,分配理论占有中心地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李嘉图在分配问题上的主要贡献,首先表现在他的分配理论是以其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同时又通过对分配特别是对地租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其次,他从分配的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矛盾,为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由于李嘉图没有把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没有全面掌握生产决定分配这一原理,从而最终不能完全科学地说明分配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

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李嘉图还建立了一个重要理论:比较成本学说。这一理论就是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而实行国际分工,它曾被资产阶级奉为支配国际贸易的永恒”规律”。

后世影响

《政治经济字及赋税原理》是经济学说史上一部辉煌巨著,被誉为继亚当·斯密《国富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之后的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该书一经出版,就逐渐为人们认可,并成为畅销书,曾多次再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影响深远。该书囊括了古典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出版信息

该书初版于1817年,作为定本流行的是1821年出版的第三版。中国解放前曾有郭大力、王亚南译本,1962年北京编译社参照《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校订后重印出版。

作者简介

大卫・李嘉(1772—1823),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主要著作还有:《金块的高价》、《答波桑葵先生对金块委员会报告的具体意见》、《论谷物低价格对资本利润的影响》和《关于—种经济的和稳定的通货建议》等。

九、《小岛经济学》 [美]彼得·希夫 [美]安德鲁·希夫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描述一座小岛上经济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映射并阐述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学规律。并用一些简单而具体的故事解释了一些晦涩的经济学概念,非常适合经济学的初学者阅读学习。

作者在书中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内容,包含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要概念,并对凯恩斯主义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由于本人也是奥地利学派的簇拥,在阅读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共鸣,更加深了理解。

个人认为《小岛经济学》整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从产生私有制到出现分工,并最终出现一般等价物的演进形态;后半部分描述了从一般等价物演变成纸币(法币)的过程,并介绍了因为法币的产生,增发法币后可能伴随而来的危害。

作者简介

[美]彼得·希夫

彼得·D·希夫,著名经济学家,畅销书作家,其著作《美元大崩溃》成为超级畅销书。本书是他与弟弟安德鲁·希夫首度合作,安德鲁·J·希夫是经济学与融资学方面的知名专家。

[美]安德鲁·希夫

彼得·D·希夫和安德鲁·J·希夫的父亲欧文·希夫曾经在20多年前出版了类似版本著作,当时就成为风靡美国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新版本《经济如何增长,为什么会崩溃》更是以势不可当之势成为全球读者热心追捧的超级畅销书,自出版以来已经雄踞亚马逊畅销图书排行榜达60多个周。

十、《魔鬼经济学》史蒂芬·列维特

内容简介

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等。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著名的书评人兰兹·伯格把《魔鬼经济学》比喻成一部侦探小说,说自己在阅读读书的过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间,吹跑书中的那股灵气。在他看来,《魔鬼经济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本一流侦探小说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列维特所要侦破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魔鬼经济学》书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颠覆,他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有些甚至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会让人眼界一新的书。

作者简介

史蒂芬·列维特,1994年在麻省理工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短短两年时间列维特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

2002年列维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 列维特还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的编辑和《经济学季刊》(OJE)的编辑。前任总统小布什在大选的时候也把“请到列维特作为犯罪专家”作为拉拢选票的一张王牌。

2003年美国克拉克奖获得者,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得到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公认。

媒体评论

《魔鬼经济学》荣耀榜

该书2005年4月在美国上市,仅1个月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曾连续8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2名位置。

在美国上市2个月后,销售量突破20万册。

被《纽约时报》评为“2005年年度100本最有影响力图书”之一。

该书从2005年4月上市至今,一直占据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该书的版权已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经济学的四次大综合和四部经典
今日头条
经典百书|经典的命运——国富论
被曲解的亚当·斯密:在美国,经济思想如何政治化?
新书速递|《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商主义实乃一场伟大的经济学革命
亚当·斯密[经济学之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