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滋病正在“去热点化”,国内HIV文献量、书籍数均降至10年来最低点

12月1日,中国迎来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每逢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刺眼的“数字”重复性地进入老百姓的视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艾滋病就是我国死亡数第一位的传染病。截至2020年,全国艾滋病累计报告死亡人数超过1.8万人。从2012年开始,艾滋病发病率就在逐年上升,到2020年才迎来十年内的首次下降。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和我国艾滋病患病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形成对比的是,我国HIV相关研究文献、出版书籍正在不断下降:2022年艾滋病文献数同步十年前下降了62%,达到近十年的最低值;过去十年艾滋病的相关书籍数同比下降了45%;在我国的电影台词中,艾滋病已经超过1500天没有出现。

种种数据皆在表明:艾滋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正在实现“去热点化”。

【1】艾滋病的文献数同比十年前下降62%,创下十年新低

自1981年全世界第一例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就成了无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研究的对象。

但是,现在国内以“艾滋病”为主题的期刊与论文数,正在持续减少,今年已达到了近十年的最低点。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艾滋病”相关的文献发文量为1444篇。与2012年相比,数量下降了62%。

1985年,湖南医学院学报刊登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4例报告》,这是中国知网上可以搜到的国内最早关于艾滋病研究的文献。也是在这一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报告了国内第一例的艾滋病死亡的病例。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关于艾滋病的研究文献进入高速发展期,2001年中国知网上关于HIV的文献数首次破千,并在2009年达到顶峰,这一年共有4147篇文献与艾滋病有关。

在HIV相关论文高速增长的十年里,国内艾滋病治疗的也处于快车道。2003年我国开启了免费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也正是在2006年,我国开始实行《艾滋病防治条例》。

最近十年,关于艾滋病的文献发文量则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显示,今年相关的发文数量,大致仅与2002年持平。

【2】距离上次电影台词出现“艾滋病”已经过去1532天

艾滋病群体,也曾是许多影视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在的影视作品中,已难觅“艾滋病”的踪影。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根据找台词网的信息统计,中国大陆电影台词中,最近一次出现“艾滋病”,是来自于2018年9月上映的电影《黄金兄弟》,在片头台词中提到发布了抗艾滋病毒的新药。

这样计算下来的话,距离上次中国电影台词出现“艾滋病“,已经过去了1532天。

实际上在千禧年以后,关于艾滋病群体的影视剧创作,国内曾迎来高峰。

2002年,由“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濮存昕主演的电视剧《失乐园》在陕西二套播出,该剧讲述了青年企业家权正阳身患艾滋病,为了隐瞒自己的病情,雇佣一个射击队员枪杀自己 ,造成意外死亡的故事。这也是中国第一部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电视剧。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2至2010年期间,有4部以艾滋病为主题的电视剧进行了播出。

随后,以艾滋病人为主题的电视剧逐渐减少,例如在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天使的幸福》,就曾因为涉及敏感话题“艾滋病”,被禁播了5年。

△通过百度搜索,艾滋病相关的电视剧播出时间都在2010年以前

电影行业从业者也把艾滋病题材搬上了荧幕,2011年上映的由郭富城、章子怡主演的《最爱》是国内首部关于艾滋病患者的专题片。2015年则有中国首部关注艾滋病儿童的电影《杜鹃花之恋》上映。

【3】艾滋病相关书籍十年下降45%,97%的书籍线上无人评价

除了科研和影视行业,“艾滋病”也是许多书籍的写作主题。著名作家余华所著的《许三观卖血记》,在其新版自序中就提到一位卖血30年的农民感染艾滋病后去世。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根据豆瓣读书数据,目前在豆瓣读书搜索“艾滋病”,可以搜索到相关书籍有674本。但是其中超过10人评价的,仅有20本,仅占比3%。

其中评价数最多的是瑞士漫画家弗雷德里克·佩特斯所著的《蓝色小药丸》,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改编,描绘和HIV携带者相爱的经历,累计有6400人参与了评价。

国内目前关于艾滋病相关书籍评价最多的则是来自台湾人类学家刘绍华所著的《我的凉山兄弟 : 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讲述了作者考察四川凉山艾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经历。累计有超过4000人参与评价。

在豆瓣读书上,剩下来97%的关于艾滋病的书籍,由于评分人数不足10人,而无法显示其评分。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这674本书籍中,共有399本书籍标注了出版日期,2001年至2010年出版的相关书籍有253本,这也是艾滋病相关书籍最多的10年,尤其是在2005年,相关书籍有41本,达到近20年的最高峰。

而2010年至今,艾滋病的相关书籍则只有115本,10年来出版的书籍数同比下降了45%。近3年以来,以艾滋病为相关主题的书籍,豆瓣读书上仅有8本。

最有趣的是,还有部分书籍线上出版日期出现了错误。例如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对你说艾-一本特别的艾滋病防治读本》,其出版年份甚至比HIV首例病例出现还要早。

△在豆瓣读书上,有些艾滋病书籍的线上出版年份出现了错误

4】艾滋病微博热度不及1/3个入狱的吴某凡

艾滋病,在微博上都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热搜。

根据微博热搜引擎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3年的时间里,冲进微博TOP50所有热搜中,词条含有“艾滋病”的累积有54条,总热度4900万,总在榜时长高达1.6万分钟。

其中目前引发最多关注的,是今年8月#被误诊艾滋病5年当事人发声#——当时湖南一名男子被误诊艾滋病5年,男子回应称:回不到从前了。这条微博热搜直接成为了8月27日热搜的第一名。

但是如果把艾滋病的相关热搜总热度、与社会其他热点相比,则往往相形见绌。

根据微博热搜引擎数据显示,今年锒铛入狱的吴亦凡,在微博上有相关热搜23条,累积热搜总热度1.7亿,总热度是艾滋病相关热搜的三倍以上。

其中,11月25日,#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的相关热搜,单条热搜就有3800万,比2022年所有艾滋病相关的热搜加起来还要多。

【5】小结

从艾滋病的论文、电影、书籍乃至微博热搜的种种数据变化中,我们不难不发现,艾滋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正在实现“去热点化”。

这或许意味着,人类与此种疾病的较量进入了相持时期。相应地,人们从最初的震惊恐惧焦虑情绪中走出,逐渐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艾滋病。

或许,对于数量不小的艾滋病患者群体来说,这种“去热点化”也是一种无形的保护屏障。社会关注度的降低,带来的往往是社会歧视程度的降低。

我们相信,在这种常态相持中,人类终将以持久的耐性,最终获得对艾滋病治疗方法的突破性进展。

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警示、自我调整,不漠视、不遗忘这种严重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福祉所造成的威胁。

艾滋病,对人类而言仍旧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让我们无法忽略它的存在。

撰文:九派新闻记者 付聪

设计:吴静雯 季舒婷 宋单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HIV:了解越多,害怕越少
男子被误诊艾滋病5年 当事人发声:回不到从前了
蚊子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
组图:不同年代艾滋病患者真实写照
『艾滋病』有关艾滋病的简介问题
【3D演示】HIV和艾滋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