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陵焚书

梁元帝其人

梁元帝萧绎,自号金楼子,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早年患眼疾,梁武帝亲自动手为其医治,结果瞎了一只眼睛[5]。天监十三年(514年)封湘东王,太清元年(547年)累迁镇西将军都督、荆州刺史,镇守江陵。太清二年(548年),萧梁内部发生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叛军困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次年三月被俘虏,五月去世。552年,萧绎平定侯景之乱,于江陵称帝,改年号为承圣。[6]
梁元帝酷爱读书。由于眼睛有疾,经常下令让左右之人朗读书籍,入睡时也要听人念书,以读书声为睡眠环境,甚至在睡眠中能觉察出左右之人是否念错,是否偷工减料。一旦发现,便会严惩朗读者[6]。明末学者王夫之认为,梁元帝对读书的嗜好已经误入歧途,到了“兵临城下而讲《老子》”的地步,跟其他亡国之君醉心歌舞、玩物丧志并无不同。[7]
在雅好书画的同时,梁元帝的性格又非常喜欢猜疑、妒忌。《梁书》评价他“禀性猜忌”。[5]《南史》称他性格猜忌且好粉饰,容不下比自己优秀之人。[6]司马光评价他“于兄弟之中,残忍尤甚”[8]
梁元帝也擅长绘画,尤其善于画外国使臣。图为梁元帝所绘《职贡图》之北宋摹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江陵藏书概况

梁朝藏书之风

刘宋开始,南朝各代都很重视藏书事业,其中又以萧梁为最。梁武帝萧衍尚未称帝时,就用心搜藏图书;起兵攻打南齐萧宝卷时,采纳手下的建议,在攻陷都城之日,首先保护收藏图书[9];称帝后,又颁布征书令,号召天下藏书之家向官府献书[10]。萧梁的官方藏书机构包括秘阁文德殿华林园西省寿光殿东宫国子学等。鉴于前朝典籍频遭毁损,梁武帝时期创造了“正御本制度”,要求秘阁藏书至少抄写三部,“正御本”专供帝王阅读,“副御本”作为备份,“重杂本”供臣子使用[11]。这些措施让梁朝的官藏图书数量很快超越了前朝,后人评价称“在南朝中,萧梁时期的官府藏书算是最丰富的”[12]
受梁武帝影响,萧梁的政治文化中有着浓厚的藏书风气。宗室中,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长子)与萧劢(梁武帝侄子)各有书三万卷;大臣沈约萧纶张缵有书两万卷,任昉王僧孺张缅等有书万余卷[13][14]

元帝个人藏书

梁元帝所著《金楼子》中有《聚书》一篇,按时间顺序,专述其个人数十年来辛苦找书、抄书、藏书的经过,最后总结称自己四十年来,得书八万卷[15]。学者丁红旗认为,《聚书》明确卷数的藏书虽然只有七千余卷,但加上一些趁宗室、大臣死后占有的图书,以及诸多未提及具体卷数的书籍,梁元帝本人的藏书很可能确实有八万卷之多。[16]

萧梁国家藏书

除了梁元帝私人藏书外,江陵城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家藏书。这批藏书主要来自萧梁的前都城建康,原先集中在秘阁、文德殿等官方藏书机构。侯景之乱中,秘阁与东宫的藏书被焚毁,其他地方的藏书幸存了下来。侯景之乱平定后,梁元帝将这批幸存的国家藏书,加上建康城内部分私家藏书,共计七万余卷,集体运至江陵。[16][17]。自此,中国南方地区的图书几乎全部集中在梁元帝之手,丰富程度明显胜过北方,达到了“史籍以来,未之有也”[18]的水平。[3][18]

焚书浩劫始末

兄弟阋墙

侯景之乱爆发后,萧绎以江陵为根据地,先后出兵攻击以长沙为根据地的侄儿河东王、湘州刺史萧誉,以襄阳(今湖北襄樊)为根据地的侄儿岳阳王、雍州刺史萧詧(chá),以郢州(今湖北武汉)为根据地的兄长邵陵王萧纶,荆、湘之地沦为萧氏叔侄内部争夺权力的战场[19]。最终,萧纶投降北齐[20],萧誉被杀[21],萧詧投靠西魏[22]
平定侯景之乱期间,萧绎与弟弟武陵王萧纪之间再次发生了严重冲突。萧纪以益州刺史的身份坐镇蜀地,抢在萧绎之前于成都称帝,并率军出川东下参与争夺[23]。萧绎写信向西魏求援,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兵伐蜀[24]。最终萧纪兵败身死,益州则落入西魏之手[25]

江陵之战

侯景之乱引发的皇室内斗,使得萧梁国力迅速衰弱,大片土地落入北齐和西魏之手,只能偏安长江以南。承圣三年(554年)三月,梁元帝致信西魏太师宇文泰,要求恢复过去的国界,引发宇文泰强烈不满[24]。九月,西魏发兵五万,与之前投靠西魏的梁朝宗室萧詧并力进攻江陵。十二月,江陵被攻破,梁元帝投降,被萧詧下令以土袋闷杀。[6]

元帝焚书

南史》《二王书录》《三国典略》《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了江陵陷落前后的场景。西魏军队防火烧栅,攻破南城。南梁大臣朱买臣、谢答仁劝梁元帝乘乱逃出城外,但梁元帝不善骑马,没有信心突围,而是接受了左仆射王褒的意见,决定投降。梁元帝命人将自己所藏的十四万卷图书和珍贵书画全部烧毁,还想投入火中,一同毁灭,最后被左右拉住;毁完书后,他又把宝剑在柱子上折断,感叹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战后,西魏将领于谨普六茹忠等从城中收集了四千卷幸免于难的藏书,带回长安[6][24][26][2]

浩劫之因

《资治通鉴》记载,梁元帝投降后有人问他为何焚书。梁元帝回答:“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24]当代历史学者左华明解读认为,梁元帝将图书视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然而江陵陷落这个结果与他对书籍收藏的重视程度不匹配,因而感到深深的困惑与不甘,才选择焚书。[27]
当代文化学者张国功将梁元帝焚书与秦始皇焚书进行比较,认为秦始皇焚书是因为厌恶图书,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梁元帝焚书则是因为痴爱图书,在即将失去藏书时由爱生恨,目的是为了宣泄个人情绪,是一种心理变态的极端行为。[28]

影响和评价

隋代秘书监牛弘指出,梁元帝焚书对文化的伤害极大,虽然之后南北各朝都致力于收集整理典籍,但到隋文帝开皇年间,朝廷所藏图书总量仍远不如萧梁时代的水平,阴阳术、医术方面的图书尤其缺乏。牛弘将江陵焚书列为自秦汉至隋代中国图书典籍的“五厄”之一。这五次文化大浩劫分别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王莽末年长安陷落宫室藏书尽数被焚;东汉末年董卓迁都毁弃洛阳藏书;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大批书籍被毁;梁元帝江陵焚书。[3]
当代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江陵焚书从数量上说,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质量自然远在民间所藏或太建年间抄本之上,所以损失是无法用数量来估价的。”“经过江陵焚书,南方的古籍已毁灭殆尽了。”“要是梁元帝没有焚书,……公元555年前的中国史会比今天所了解的丰富许多,中国古代文明必定会更加辉煌。”[4]
中国图书散佚史》认为,梁元帝焚书“愚昧之态,不可思议”,其罪超过了项羽焚烧秦朝宫殿,理由是梁元帝“把藏书完全看成是自己的私产,让藏书为自己'殉葬’,14万卷藏书只剩下4000余卷,江南的文化种子在他手中化为一缕青烟”,“由于印刷术尚未发明,图书都是抄本,大量图书属于孤本;因为是皇帝藏书,又多是善本。他这一烧,基本把南方有价值的图书烧光了。”[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可怖者梁元帝
江陵焚书:千年前最不该发生的一把火
两把大火
读书多而无用的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焚书– 国学网
“焚书皇帝”萧绎:死前烧光帝国珍品藏书,暴行不亚于嬴政、乾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