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作丨空间进化:共享农庄——红果树 小酒馆改造记

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而言,驱车北上,只需一个多小时,眼前的画面便能从林立的高楼一路“绿化”,山野的气息一路铺陈开来,远山愈来愈“近在眼前”。在燕山脚下,密云区的张家庄村,一座随着城市发展而日益“空心化”的村庄迎来了它的复兴。

场地原始的村落风貌和建筑形式保留得相对完整,村民的生活节奏在现代文化的衬托下显得步履悠闲。这种状态为当下心怀“礼失求诸野”愿景、渴望拥抱《瓦尔登湖》式自然栖居氛围的繁忙都市人提供了可想可念的空间。

对建筑师来说,城市与自然多样发展的可能性难以寻觅,而原生态的乡野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这足以重组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将传统与当下的在地文化进行内化赋形,使其变为可观、可感的形体与符号,渗透到生活中去。

老院子

旧屋顶

张家庄村中两处最小的宅基地(每处占地二分半,约166平方米)成为了“空间进化”的建筑师的试验田,以居住和经营两种业态融入村落的复兴之潮。两个小院间隔50米左右,各自成章又彼此呼应,形成吸引和示范效应,为实现以点带面的村落空间整体进化开启新的可能。

张家庄村总轴侧图

居住模式:共享农庄红果树

项目定位是城市近郊乡村民宿,这座建筑需要为久居城市的人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态,同时需要满足当代生活的功能诉求。宏观而言,这种对乡村文化的保留与尊重和新经营模式的置入正在引领一种文化与经济结构的转变,塑造一种独属于东方的生活时尚。

后门全貌

于是,建筑师在对原有农舍进行改造更新时,充分尊重了乡村环境赋予的场所精神,保留了原有院落围合的空间礼序及建筑的外观肌理。院中,一棵“二十多岁”的红果树(当地人将一种果实很大的山楂称为“红果”,并认为“红果”不是山楂)被悉心保留,围树而坐的场景唤醒了人们对自然、对故土的记忆,共享农庄的这处院落亦以之为名唤作“红果树”。

“红果树”立面图

院子里的下午茶

甫一进入村庄,跟随夹道绿树的指引便能看到山脚下的小院,远远望去建筑物并不显山露水,谦逊地陪伴着临近农舍。

进村便能看到房子

设影壁以“挡煞”、“聚气”的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秩序在这座共享农庄中得以复原,而影壁的存在既有记忆载体的属性,又为入口处增加了一层序列,使外部的行人对院中所藏充满想象。建筑设为上下两层,首层分配给了公共空间与客房,二层则是完整的主卧空间,拥有一间茶室和一个大面积的室外露台,这为相对私密的空间置入了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致。

红果树下看客厅

露台看到烧烤台

主卧室外的露台

原建筑为木结构屋架,低矮破旧、保温不佳。为了改善环境劣势、满足居住所需,建筑师拆除了屋顶和一部分墙体,以混凝土来搭建了新的骨架。由于有严格的预算要求,拆除后的瓦、木椽、木屋架都得到了再次利用。

傍晚看向室内

为了实现庭院视觉的穿透性和连贯性,建筑师以大面积玻璃作为首层南北立面的主要材料,置身室内,可观春华秋实、晨昏雾霭,听雨打石板地的清脆声响,让自然风光成为生活风景。而这种开放又与院外相隔,充分保障了居住空间的私密性,这也是对传统民居内向性审美的一种延续。

廊下的门厅入口

客厅里看院子

餐厅看向庭院

为保障户外活动无惧阴雨和暴晒,建筑在南向设置了玻璃雨棚,并以木格栅形成光线的过滤。同时,灰空间的留存是对传统建筑形制“风雨连廊”的追忆,兼具功能和情感价值。

屋前的院子

傍晚的院子

而在室内,建筑师用白色为主调,原木和水泥等室外材料延伸进来,整体景致与庭院相得益彰。家具、摆件,每一处细节都保留着材质的原始纹理和质感,更藏有手工艺精雕细琢的细腻与温度,呈现出一种精致而不失野趣的生活容器。

客厅餐厅全景

阁楼上的茶室

阁楼上的主卧室

经营模式:小酒馆

在张家庄村,全村没有一家饭店,想要用餐只能到3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小酒馆”是基于餐饮需求而诞生的经营形态。同样尊重场地文脉肌理,同样是二分半宅基地的面积,同样是旧农宅改造,“小酒馆”比“红果树”更具公共属性。

小酒馆外观

临街的院墙由砖石砌筑,与建筑墙体的素混凝土形成风格迥异的肌理,建立了最直观的吸引力。建筑所在地除北侧外并无相邻建筑体,利用如此优势,建筑师将建筑视作“观看的机器”,在立面最佳观景位置设置开窗,让远近景致悉数“入画”。

小酒馆正立面

“小酒馆”立面图

为了满足商业属性空间应有的尺度感与使用灵活性, 建筑师将坐北朝南的主体建筑加高至两层并做了通高处理,容纳室内就餐活动。“廊下空间”由“红果树”延续至此,满足半室外就餐的需求。而庭院之中,暖色编织质感的沙发椅围合出一种欢聚的氛围,水泥花坛里野蛮生长的绿植与竹子与石墙面为近景、矮山与蓝天为远景,让就餐的氛围更加“原生态”。

酒馆的院子

雨蓬下延伸出来的餐厅

雨蓬下老房子的墙和柱

建筑原有的木屋架被更符合结构、功能的混凝土取而代之,拆除下来的老料被用以修复保留下来的建筑部位。梁柱、檩条、老墙都还原着最初的形态,成为记忆的唤醒——在传统民居建造智慧与当代文明建筑语言的碰撞与对话间,让来到小酒馆的每个人都印象深刻。

老房子改成的餐厅

餐厅全览

餐厅局部

风口安排在原建筑增高的部位

餐厅看向庭院

餐台局部

吧台和休息区

吧台局部

修葺一新的老墙和柱子

除主要功能外,服务于餐饮的配套功能同样必不可少,与普通餐厅不同,乡野之味可能需要停留细品。于是,除了餐饮主体空间外还设有三间小客房和一间主卧室,每一个房间都拥有朝向庭院的开窗,于竹影间起居坐卧。希望城市的居民能够为一道佳肴、一段风光、一种生活欣然至此,享受喘息休憩后再行出发。

一层卧室

映照进室内的竹影

二层卧室

卧室里的休息区

向乡野去!

“红果树”与“小酒馆”,两个二分半小院,两种经营可能。在吸引外来客、带动新经济之余,这两座当地文化积酿而成的小院对当地居民而言如同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潜移默化地启迪他们重新认知自己的属地价值与文化价值,为职业选择、生活空间营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而自然生态的保护、传统文化与民艺的延续正有赖于这种朝向乡野的新运动。

张家庄总平面图

“红果树”平面图

“红果树”剖面图

“小酒馆”平面图

“小酒馆”剖面图

项目信息

设计方:空间进化(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http://www.evolutiondesign.com.cn/

联系邮箱:evolutiondesign@126.com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8 & 2019

主创及设计团队:关天颀、高亢、李俊男、倪想

项目地址: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张家庄村

建筑面积:红果树:139㎡;小酒馆:185㎡

摄影师:史云峰

施工单位:北京全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客户:北京万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碳钢板、清水混凝土、白橡木饰面

公司简介

空间进化(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彩虹石(北京)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现有设计人员三十余人,专业涵盖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软装配饰设计与采购等,是一家新成立的专注于提供定制住宅,会所,餐椅及精品酒店等高端产品设计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公司根据项目的特点,公司向客户提供从建筑规划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灯光设计直至软装配饰设计的一体化服务,以保证设计理念可以始终如一的贯彻到最终的设计产品里,近年致力于文化旅游房地产项目及乡村建设项目的整体空间设计服务。

公司管理层由国际化团队组成,已在国内外完成了多个极具影响力的高端定制项目,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及现场服务等一套系统的设计及设计管理经验。我们主张高端定制产品的设计要解决问题,最终在运营层面帮助业主找出最佳的专业解决方案。我们主张要做真实的设计,从设计初始就让各个专业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在与客户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理解客户所需,甚至发现客户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细致推敲每一个问题,保证最终的设计产品可以高质量的完成。

设计师简介

关天颀

空间进化(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

彩虹石(北京)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合伙人

胡润光谷 首席设计官/董事

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课程导师

从事建筑,室内,陈设设计行业二十多年,曾经获得胡润百富【2017 年度最受青睐的华人设计师】,主笔的众多项目曾多次获得包括入选“英国安德马丁室内设计大奖”;2017 年度 SMART最佳乡创设计大奖,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的金奖,国家特色小镇规划优秀奖,中装协国际室内双年展金奖;“为中国而设计”评委会大奖;筑巢奖金奖,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金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农庄:一处乡村民宿改造记
破旧四合院何去何从,老宅重新改造,这才是传承之美
新鲜|杭州这些美妙去处,本地人都不晓得
什么才是建筑师的“高级灰”
2019年最近8个乡村改造,设计正在慢慢重构乡村风貌
回家建一个别致高雅的农庄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