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争鸣法家与竹 水墨竹画

文:楚歌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在法家的的一断与法与竹正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竹,根根节节,不休,有着正直清高潇洒之姿,节节高升带有凌天意,千枝攒万叶,只身身处竹林,映出了青苍,天下皆无别,承载所有人寄意。从不别亲疏,也不殊贵贱,格竹而论,一断与身。

法家断与法,与断与身,因受荀子影响之下,人性本恶之思,才有断与法。

而何为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在我而看,天下为公,皆有此意。从法而制,可人有不为,竹心空缺有节,竹不可不为。如竹这凌天之意视与法,这本是与生具来对自己的所律。法家所提所倡导的皆以人性为本,意法律人,众生皆可明了。

而天下万物,皆曾为一皆为己出,所竹与人同根,溯源而往,这法家的所指,与竹皆有相同之处。

而此次以中国竹世界气节全球巡展,也可与法家曾经的变革有着已去同工之处,这竹为世界的竹,也为姜子龙老师那三十多年的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家简介|诸子百家之--法家 ①
论先秦法家及楚国法家思想的历史演变
法家为何在秦朝之后迅速式微?从商鞅之死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
法家
古代的法治是你所认为的法制吗
秦统一中国思想基础:三合一的韩非子与法家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