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媒体文学||特稿:彭明吉《西陵峡口夷陵楼》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0-073 总第 550 期  编发:元辰

    彭明吉,宜昌夷陵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故事研究专家,文化策划专家。主持刘德方民间故事研究推介、夷陵楼文化装饰布展策划、刘德方陈列馆策划,著有《岁月影痕》,刘德方皮影剧本《皮影之恋》、刘德方三峡情歌《姐啊郎》,组、统稿长篇报告文学《稻花香模式研究》。

本文作者、夷陵楼总策划彭明吉与顾问姜祚正先生在江南考察途中。

西陵峡口夷陵楼

—— 一份迟到的报告

文/彭  

位于长江西陵峡畔的夷陵楼,于2011年告竣,2014年元月正式对外开放。千古夷陵,平添新景。如今,每当我登临主楼顶层,感受她的视野,眺望江流青山,遥视簇团高楼,俯瞰络绎游人之时,作为斯楼建设的亲历者、文化装饰的策划者,总对为其付出过的人顿生敬意,她横空出世的轨迹也立刻鲜活起来。

胆大妄为的高楼梦想

改革家张新让曾说:“只有胆大妄为,才能大有作为”。

说到夷陵楼,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原长江市场总经理王恩军。是他,凭着胆识和魄力,殚精竭虑,使一座辐射渝东鄂西的现代商城——曾被誉为湖北的义乌,宜昌的汉正街长江市场,在一片山坡上崛起。也是他,将在长江市场中心的制高点上建楼的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2006年春的一个上午,他约我去看一个地方。当我们爬上一个小山头时,他指着四周,说出了他心中的梦想:“您看,站在这里,黄柏河与小溪塔画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我们脚下正在太极图阳极鱼眼之上,东接小溪塔,西望大三峡,南对宜昌城,北靠神龙架,真是块风水宝地!我想在这里建栋观景楼,白天可凭栏观景,晚上可登楼赏月,请您帮我取个名儿。”他的设想,牵动了我的神经,引起我的兴趣。但转念一想,建楼谈何容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政府城建部门就规划建塔,并在森林公园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我们都在现场捐了款,后来却不了了之。可王恩军眼中闪烁的光芒,又让我读出了他的信心无比,就说:“好吧,我先找几个文人给你想想楼名。”

我很快约请了区内的郭定菊、黄世堂、袁国新、杨建章、傅高文、周士华等相关文化专家,在区文体局会议室开了个小范围的讨论会。当我说出王恩军要建楼的想法后,会场顿时活跃起来,大家十分欣赏王总的计划。有人说:“小溪塔,没有塔,王总说出了我们心里话”。于是,会上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建楼还是建塔?二是建楼建塔取个什么名儿?第一个问题很快达成一致,主张建楼不建塔。理由是:盛世建楼,乱世建塔,当今建塔,意思不大。但关于楼名儿,却争议很大,提出了“览月”、“碧波”、“望峡”、“峡州”、“西陵”、“西楚”、“东湖”、“至喜”、“夷陵”等多个。一番争论后,前8个均被排除,一致认为“夷陵楼”为最佳。依据是:《史记》载楚顷襄王(公元前278年)秦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便见于史。《夷陵县志》载:江水至此而夷,高山至此而陵,故称“夷陵”,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取名“夷陵楼”,既是对古夷陵的历史延续,又与县改区后的区名相同,且响亮大气。

夷陵楼的兴建很快启动,出资方为长江市场。

经城建部门介绍,20073月,王恩军请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金文成先生,负责图纸设计。洽谈会上,王恩军从民俗和传统出发,提出夷陵楼概念性要求:主楼7层,高36米,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图纸必须赶在6月底交于甲方,通过专家评审,7月正式动工。3个月时间,金院长感到太急,但他早已听说王总是个急性子,工作风格是说一不二,还是笑着答应了,并迅速带领团队,往返于武汉、宜昌两地,查找地图,踏堪现场,加班加点设计。

设计过程中,新问题出现了。设计方认为,夷陵楼坐北朝南,面对锦江东路,从入口到主楼高差30多米,须依山就势,经过五级台阶方能到达主楼。在第四、五级台阶分设两个大院,与主楼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建筑群。这就意为着规模和投资要翻倍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请师师为主”,在设计的科学性和地理位置的客观性面前,经过慎重考虑,王恩军同意了设计方的意见:由单栋主楼扩大为建筑群。

三个月后,金院长如期完成了夷陵楼的设计。王恩军及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并通过评审。夷陵楼设计总占地面积10000平米,建筑面积7000平米,由主楼、裙楼组成上下两个大院。整体建筑为江南民间风格,清灵俊秀,独具神韵。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主楼高大雄伟,飞檐7层。金色攒尖楼顶造型为象征生命的“阳器”。楼面配以宝石蓝亚光瓦,雕花门窗,大楼基座及5级台阶均为汉白玉石栏杆。

2007718日上午10时,王恩军的梦想开启,夷陵楼正式动工兴建。工程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铺开,速度很快,10月底,主楼完工,裙楼框架形成。

穿越时空的文化创意

工地上建设如火如荼,王恩军心里燃着一团火,他及时找来区里几位文化专家,拿出了主楼文化装饰初步方案,提请权威部门认可后实施。

2007115日,夷陵区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加强领导,支持夷陵楼工程建设。具体措施有:一是由区委、政府两办发出《关于夷陵楼文化装饰设计施工有关意见函》,表示“原则同意主楼文化设计方案”,要求“将夷陵楼精心打造成当代文化名楼,与旅游服务配套,为推动夷陵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主任委员,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夷陵楼文化装饰委员会”,拟请一批资深文化专家为顾问,任命我为总策划,成立专班,倒排时间,抓紧实施。

有了尚方宝剑,文化创意工作有序进行。首先是聘请顾问专家,他们是:从夷陵走出去的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李绪萱,省人大常委、省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原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国贴专家刘宗发,原宜昌市副市长、著名作家符利民,原宜昌市文联副主席、国贴专家王作栋,著名奇趣诗人姜祚正等。同时,约请区内黄世堂、袁国新、杨建章、高新章、刘爱国、周士华相关文化专家组成工作专班。

对于文化装饰,王恩军也是拿在手上,他决定组织专家走出去学习、考察江南三大名楼。动身前,他召开了专家座谈会,提出考察方案,并对《夷陵楼赋》的创作者提出超高要求,他说:“赋中最好能出现《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样的佳句,能表达《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的情怀。”大家以惊叹的目光,望着这位口称不懂文化,却又张口经典的企业家,不得不打心里佩服了。

200843日,我和副总佘宏林,陪同符利民、姜祚正、袁国新、高新章专赴武汉、江西和湖南,考察了江南三大名楼,实地感受了这些中华建筑和文化史上的经典名作。大家不仅从感性和理性上升华了对三大名楼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为夷陵楼文化创意拓宽了思路,找到了重点。一致认为:始建于公元223年的黄鹤楼,是因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浪漫而名扬天下;岳阳楼在1700多年中重建30余次,面貌不改,是因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而令人神往;始建于公元653年的滕王阁,重建29次,是因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绮丽而百代流芳。文化,是楼阁之魂,楼阁,因文化而名。

考察归来,王恩军认真听取专家意见,作出两大决策:一是推翻最初的主楼文化设计:即“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故乡之恋”、“特色文艺节目展示”板块构思,删除“建国以来历任宜昌县、夷陵区首长名录”等内容。认为这些内容难以支撑起夷陵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因主楼各层空间面积有限而难于施展。二是采纳我提出的“历史夷陵”、“文化夷陵”、“魅力夷陵”三大版块的文化创意。

接下来,由袁国新先生负责撰稿的文本通过专家评审,由高新章先生负责图纸设计的“夷陵楼整体文化“装饰工作紧锣密鼓、全面铺开。

历史夷陵。主楼地下室400多平米,展出地质遗产与文物。介绍夷陵得天独厚的地质地理优势:拥有8亿年前开始形成的黄牛岩山峰、五亿年前地球最佳剖面保护区和黄花、分乡两处“金钉子”剖面。展示从中堡岛一带出土的4万余件文物的代表作,以自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至明清时期的丰富的文化层,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地下通史”,证明从战国时期至今,夷陵一直是长江中游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引导人们认识夷陵的本源,从而穿透物象、穿越历史,亲近远古。为充实展品,王恩军筹款并带队赴省博物馆和襄阳博物馆,复制出土于夷陵的文物60多件。

文化夷陵。用七层主楼,展出历代名人咏夷陵。刻制有史书记载,足及夷陵,留下墨迹,并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们吟咏夷陵的代表作。依次是:一至二楼为“文宗县令”,展示人物为公元1036年因“越职上书言事”,贬为夷陵县令的一代文宗欧阳修;三楼为“楚汉贤良”,请入屈原、司马迁、诸葛亮、郭璞、庾信五位;四楼为“大唐俊杰”,请入陈子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陆羽、枊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十位;五楼为“两宋儒雅”,请入司马光、苏轼、黄庭坚、范成大、王十朋、陆游、刘克庄七位;六楼为“明清风韵”,取宋廉、杨慎、王篆、宋应星、文安之、王士祯、张向陶、张之洞八位;七楼为“现代韶光”,将孙中山、毛泽东、冯玉祥、李四光、郭沫若、叶圣陶、陈毅等七大伟人请入顶层。各楼层人物及配景由三峡大学美术教授周传发先生创作,数码雕刻成大型壁画,配以古铜色PVC版,古香古色,优雅大气。

魅力夷陵。即夷陵风物史话。

神话传说馆:介绍流传于夷陵的“黄牛开峡”,“法官放泉”,“嫘祖养蚕”,“观音送塔”四大神话传说。

物华天宝馆:突出现代夷陵的丘陵橘园,高山茶乡,矿山新貌,酒城风光。

杰出人物馆:介绍28位夷陵历史文化名人,他们是:文宗县令欧阳修,晋代学者郭璞、医学家葛洪、文学家袁崧,南北朝思想家范缜,唐代高僧神秀,明代刑部尚书趙勉、吏部侍郎王篆、翰林院检讨雷思霈、光禄大夫文安之,清代史学家王定安、东湖知县林有席、五任南阳知府顾嘉蘅,抗战诗人全敬存,辛亥志士陈裕时、高桐岗、现当代图书馆学宗师沈祖荣、医学博士刘先登、核物理学宗师朱光亚、教育家沈刚伯、华人作家聂华苓、考古专家冯汉骥、核聚变专家潘垣、医学家卢世壁、测绘专家孙伯年、爆破专家周家汉、著名书画评论家李绪萱、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芳。肖像素描由三峡高中美术教师陈新创绘。

经典诗画馆:以国画艺术形态的“诗配画”,展示皮日修(唐)《峡中尝茶》,欧阳修(宋)《戏答元珍》、《至喜亭记》,何师心(宋)《满江红》等多幅与夷陵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诗画佳作,由宜昌市著名画家肖俊植先生创作。

战史述要馆:记录发生于夷陵的重大战役,陈列《晋破东吴横江铁链》、《陈随夷陵之战》、《石牌保卫战》等七副大型图画,由画家江晓鄂素描数码创作。

民艺瑰宝馆:展示夷陵的故事之乡下堡坪、民歌之乡雾渡河、民乐之乡樟村坪、民间舞蹈之乡太平溪、民间版画之乡小溪塔、民间薅草锣鼓之乡分乡、民间丝竹乐之乡鸦鹊岭、民间高跷舞龙舞狮之乡龙泉8个国家、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各自的艺术特色。

水电之都馆:展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视察三峡的珍贵史料和照片,表明夷陵是几代伟人圆梦之地。

独具匠心的四大石刻

参观夷陵楼,从入口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大石刻。

上行52步(寓52周为一年之意),登上第一平台,见一块50平方的大型黑色花岗岩石刻,上书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题写的“夷陵楼”三个金色大字。其势古拙沉雄、苍劲挺立、雍容大气、舒展流畅、潇洒自如,平淡朴素中见俊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可谓镇楼之宝。

上到第二级平台,一幅大气磅礴的巨幅石刻壁画“夷陵胜景”迎面而来。石刻由王恩军创意,画家肖俊植先生创作,高新章先生制作,重点绘制出与夷陵楼相连的小溪塔城区,黄柏河大桥,三游洞至喜亭,西陵长江大桥,三峡大坝,黄牛岩,黄陵庙,三峡大瀑布和橘都茶乡等山川风物。

登山第三级平台,来到大楼下院,又一巨幅石刻屏风“百福图”横立园中。正面刻有蕴含“福”、“寿”之意的百只蝙蝠,大小错落有致,令人眼花缭乱,游人在短时间内很难数出100只,不多即少。背面刻有不同书体的100个“福”字。绕行石屏,数百“蝠”,赏百“福”,别有一番情趣。

穿过百福园,顺下院左右两条长廊,踏上转角楼梯,来到上院,一方大型石刻《夷陵楼赋》斜卧主楼右侧。该赋由符利民先生创作,著名书法家邹嘉玺先生魏体书写,珠联璧合,萧洒大气。序首为“峡州故地,西楚新区,有楼翼然,号曰夷陵”,点出楼名、地理位置及大楼雄姿;再写“地灵仰人杰,楼崇倚人重”,介绍文宗欧阳修、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诸大家巨子,跨代聚首于兹为历史之佳话,乡邦之殊荣,继写游客登楼可眺三峡,观大坝,啜名酒,品佳茗,听民歌,赏书法,率性泼彩,激情飞扬;转而“予登斯楼,观白云苍狗,思盈虚消长之律;阅沧海桑田,探盛衰成败之由”,感慨寄情,颂夷陵儿女建楼之功;卒章“祈后来者薪火相传,斯文益彰,以期比肩黄鹤,牵手岳阳,并美滕王也”,表达未来之期待。读之,思接古今,心潮澎湃。

彰显魅力的匾额楹联

楼内悬挂的匾额楹联,堪称夷陵楼文化的点睛之笔。

大楼正门悬挂的“江关名胜”,为当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欧阳先生因年事已高,视力不好,已对外封笔。为得此宝,,王恩军恳请夷陵区政府于2011512日专门致函,恭请欧阳先生题写匾额。欧阳先生得知夷陵区为纪念文宗县令欧阳修,欣然执笔。后由我陪同欧阳中石书法班研究生、三峡大学教授周德聪先生专程赴京取回,实属得之不易。观“江关名胜”,如见先生其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下院正门匾额“峡江晚云”,为我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林锴先生题写,林锴先生将篆刻刀功溶入书法,刀凿斧劈、苍劲有力,无人能及。主楼正面悬挂李铎先生题写的“夷陵楼”大匾。东面匾额“同庆”为已故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题写。沙老书体,老蔓盘纡,踔厉风发,势迅气疾,一气呵成,极富个性,观之,恢弘大气,强烈凝重,深厚自然之韵味扑面,可谓国宝。西面匾额“望峡”二字,为已故著名书画家吴作人先生题写。五位大师墨宝齐聚,增加了夷陵楼文化的厚重和含金量。鲜为人知的是,后四幅精品均为李绪萱先生登门求得后,慨赠于夷陵楼,以表家乡情怀。

楼内首期挂出的16副楹联,由宜昌市诗词楹联专家们创作,省市一批著名书法家书写。楼门首联为:“有天可接楼对巫山峰十二;得地独锺峡开巴楚景三千”,著名诗词学家姜祚正先生撰联,周德聪先生书写。移步前行,是一幅专为夷陵楼量身制作的高五米有余的“夷陵史话联”,姜祚正先生创作,著名书法家向爱东先生书写。此联有三大创新。一创当代第一长联。上下联共238字,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挂于云南昆明湖大观楼正门、清时云南人孙髯翁撰写的180字的长联,还多58字。二创联中有联。联中藏自对联十二幅,互对联十八幅,对仗极工,形式独特。三创夷陵首幅史话对联。作者穿越历史,以时间为序,叙写夷陵的文化和军事史,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上联“得山川灵气,历来墨客寄情乡......”,写千古夷陵厚重的历史文化,盛赞从这里走出去的屈原等十四位名人,下联“扼鄂渝咽喉,自古兵家必争地......”,述史上发生于夷陵的十二次重大战事,点评舜帝等一批军事人物。上联末劝从政者能以德治国,造福于民;下联尾警示后之用兵者,慎用兵权,安邦定国。观此联者,无不叹为观止。

跨进中院门厅,又一佳联吸引游人:“登此楼青山满目思千秋功业前人未必识高下;临斯阁春水盈江数万古风流后世凭谁定是非”,其寓意深远,哲理深邃。为夷陵游子、曾任《工人日报》总编、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张宏遵先生创作。

16幅大型楹联制作,初定方案为用传统工艺制作,即用木料刻制。后来,王恩军独具慧眼,提出用不锈钢板仿木制作,理由是经久耐用,不用经常维修。此法通过化学药剂腐蚀刻字,黑底金字,入钢三分,结实且不易变形褪色,效果极佳。

石刻、匾额、楹联的设计制作,均出自于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美术平面设计师高新章先生之手。

功在千秋的盛世奇观

地因楼壮,楼使地灵。千古夷陵,历史悠久,山川形胜,人杰地灵,惜古今建筑,有塔有阁,有堂有台,唯缺一楼。

晋人郭璞居夷陵注《尔雅》时,筑有“尔雅台”,还策划建造了“天然塔”,成了当今宜昌城的地标;宋代文宗县令欧阳修治夷陵时,太守朱庆基为其修了“至喜堂”,欧阳公为此著有《彝陵县至喜堂记》,之后,欧阳公又建“绛雪堂”,历代多有重修,存记脍炙人口;朱庆基修“至喜亭”,欧阳公为之作《峡州至喜亭记》,流传至今,此亭于1983年,此亭移至三游洞;上世纪九十年代,宜昌江边耸起了镇江阁,其前身是康熙三十八年修建的杨泗庙。

亭台楼阁是最重要的地理标志,也是文化精神的高度浓缩,还是整合当地文化成果的最佳平台。然而,查遍夷陵史志,不见有任何关于建楼的文字,不能不说是一缺憾。夷陵楼的诞生,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该楼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总投资达5800万元的夷陵楼,主楼巍峨高耸;裙楼分上下两院,错落对称。登楼四望,俯黄柏,眺长江,千山万壑,高楼广厦,尽收眼底,为夷陵揽胜之佳境。

更令人心仪的是,它融山水风物和文化精粹为一体,集历史风貌与当代盛况于一身。观其外,楹联匾额,名家名作汇聚;探其里,回廊曲径,处处绿树掩映。京汉宜三地专家携手创意,江南园林为体,文化展示为魂。夷陵千年的文化沉淀荟萃于此,神话传说、文化名流、民艺瑰宝、民风民俗,陈设琳琅满目,尽显人文底蕴,有接古承今,励志寄情之功。

夷陵一楼,宜昌一志。夷陵楼已成为夷陵新的地标,为宜昌又添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更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琼楼昭百世,功德耀千秋。有知情者说:“没有王恩军的胆大妄为,就没有夷陵楼”。我却要说:王恩军之“胆大妄为”,实为敢于逐梦;王恩军之美梦成真,在于恰逢盛世。

2018年,夷陵人再接再厉,又一座巍峨高楼在小溪塔森林公园山顶落成,名曰“至喜楼”,两楼一南一北,白昼隔河守望,夜晚霓虹闪烁,如美眉之双眸,含生命之灵动,为新城添灵秀。

 20205月于拾艺斋

    《夷陵评论》欢迎惠赐达到省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水平的文学作品,来稿附个人简介、个人照片,邮66371560@qq.com,文责自负。 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微主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人。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有《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悠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二百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中的匾额楹联2-景明楼 - 我拍颐和园 - bwh - 和讯博客
嫘祖(黄帝元妃,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
嫘祖 - 中国远古时期人物
和顺印象
趣游颐和园(四十一)景明楼
宜昌与嫘祖(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