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咏 归 巷




走出家门,沿着邻家的高围墙,小河边石板路旁的粗大柳树尽管有几棵树皮伤口处卷缺露出大块大块的灰白色,有的甚至被蛀成了巨大的空洞,仿佛只是那层树皮在支撑着树冠,柳叶还是年年早早的泛绿,为沿河小路遮挡着当午的阳光。漾着微波的河面把个蔚蓝天空与白云倒影反衬得柔和悦目。走过小河上的平桥,对岸沿河那条路便是习惯称的旺大街,人人都这么叫,但其实她有一个很文雅诗意的大名——咏归巷。和小巷平行的小河或许也该称咏归河的了,私想。小巷铺的是石板路,中间方方正正的青石板一直延伸到那座又高又陡石拱桥。青石板历经岁月的磨砺显得光润圆滑,数说着熙攘人行的历史。街旁紧闭的排门鳞次栉比也在印证着这条街巷曾经的繁华。

铺路石板延伸到拱桥并不终止,而是继续延升上桥顶,那是为了车辆方便过桥。石板的两侧才是行走石级。石板被车轮碾压出深深的凹槽,石级也已边棱全无。不知此桥经历何许岁月?这座颇具名气已是地标建筑的——大卿桥。

大卿桥下的西塘河东西流向,相对于前述那条支流,就是大河了。大河几无曲折。东向,直抵环城路,那是拆了城墙后的大路。西塘河曽几穿越厚厚的城墙成为城市的中心河,静静的流淌过晨钟暮鼓的鼓楼,哺育着两岸黎民。西向,不远处北岸清晰的接官亭,自然已非旧物。哦,身为皇帝老师的大卿,或许正是从此下船,为地方官绅簇拥,走上大卿桥款款而来,去往煊赫郎官第。咦,脚下这条咏归巷,该不是荣归巷?西望,更远烟雨朦胧中,来自京杭大运河的官船,正是翻越姚江边大西坝进入西塘河。

历史刻印在了青石板内的都已逝去。

往回走去。仿佛又见踽立街西屋檐下,旁若无人般手捧书卷侃侃朗声,似说似读。人说是傻子。晴天在雨天也在,不管骄阳,不畏暴雨,似乎从不缺席。偶尔举首望天,目不窥人。然衣帽整洁,看来不缺有人照料。某天此人不见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人说被送去了乡下。

360百科:张家骧(1831-1885)字子腾,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晚清政治人物。世居于宁波西门板桥。同治元年 (1862年),进士及第,时年三十五岁。四十二岁时,入翰林院,为参与讨论立嗣 (光绪帝)的二十八位大臣之一。张家骧曾为二帝师,初入翰林院时为同治皇帝的弘德殿行走。同治帝十九岁病逝,当时光绪帝才五岁,张就成了光绪帝的师傅,曾跟随光绪帝长达九年,是影响光绪帝维新变法思想的人物之一。1885年,病逝于任上,归葬于鄞县龙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河的青石板(辽河)(余湾)
西塘的桥千姿百态。
2017最值得去的9个古镇,一起去吗
吴根越角 西塘古镇
那一年,一个人的古镇
“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想和你一起去古镇走走,享受静谧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