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顿”、“悟”和“顿悟”三个概念



1.“顿”的三个含义顿,初为西周古国名。“顿”字有据可查的最早文献是《诗·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后衍生多义,与本论有关者有三:
其一,“遽也”,此义最早见《列子·天瑞篇》“一氯不顿尽,一形不顿亏”,指的是时间。
佛学认为,因事物的生灭而感觉有一个前后的幻相,名之为时间,该相依各物运动之形态而安立,可以共认的标准彼此推算,互较长短,“顿”就是表时间极短的一个字,是约心行的变动说。
其二,“止也”,此义最早见《史·王翦传》“三日三夜不顿舍”,指的是停止。
一般会认为,在“顿悟”一词中,“顿”即是指时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还有人认为它有停止的意思,此说固本已隐含于经典之中,至三论宗始有明显标注,即指“刹那生灭”。
其三,“一也”,美国著名汉学家芮沃寿就从本体论角度阐释“顿”除了它的突然性外,还含有“一”和“总体”的意蕴,但这已经脱离了其本义,是就其所表境界而言了。笔者也认为禅宗六祖之后的“顿悟”说更偏于此义。由此可见,“顿”字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着迥乎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阐释“顿悟”学说有着许多直接的影响。
2.“悟”的生成及发展
“悟”字本义是指一心五窍,即六识,“觉悟、明白”意,也可以说是“我之心”义。“悟”字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慧然独悟”,意思是说“自己的智慧产生了,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又见于《尚书·周书·顾命第二十四》“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意思是天明示灾患,以警君王,但君王并未觉悟并行动起来以改正恶行。
古人常以“寤”代“悟”,“寤”字最早见于《诗经》,如《卫风·考粲》:“独寐寤言,永失弗谖”,“寤”字从一从爿从吾,一代房屋,爿指床,吾是我的意思,表示“有了‘我在房间里的床上’这种意识”,有此意识即是“睡醒”之意,甫睡醒之时乃觉悟之机也,正与佛义相合。此外,古语中有一些字也暗含悟意,如“学”,《尚书·大传》:“近而愈明者,学也”、汉代班固《白虎通义》卷四“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马一浮《默然不说声如雷》“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均可语证之,学者孟晓路在其《形上学方法》第一讲里也明确提出“学的本义是觉悟”。
开始的时候,“悟”字多独用,与别词相交涉处少,文献考证也仅发现有觉悟、不悟、未悟、少悟等几个表示悟的程度的词语,鲜有舒展。战国时期,“悟”的使用渐多,组词形式也有增加,词义稍有变化,开始呈线性发展。
至汉又有变化,许多著作在“悟”的基础意义上增加了心理元素,用以拓展悟义的表现空间。例如,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首用“省悟”一词,且一直延用至今。韩婴《韩诗外传》卷十则创造出“变悟”(今皇天降灾於藏台,是君之福也,而不自知变悟,亦恐君之为邻国笑矣)一词。东汉王充《论衡》所创甚多,粗粗看来就有警悟、梦悟等。
陈寿《三国志》则创出足悟、识悟、朗悟等词,似已返旨,实仍隔纱。所以说,遍观晋前经史子集诸文之“悟”义,大多俗用,多指明白、想到义。
即使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开始使用的“开悟”一词也是表达“明白”的意思,后来才被引至佛学领域,用以描述对真如境界的触及。而且,晋之前的所有词语均是在“悟”的范围内做工,或点、或线、或面,直到道林把它和时间相连,提出“顿悟”一词,才突破了“悟”自身的限制,由二维表现力拓展到了三维,并且时空连类,不分彼此,“悟”的表达意境也随之重新升华到“道”的层次,经过一个螺旋式上升之后,“悟”的词语家族也得到了解放,有了极大的发展,表现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南朝范哗《后汉书》足可为证,如大悟、颇悟、肯悟、改悟、穷悟、方悟、终悟、悔悟、追悟、启悟、意悟、既悟、陵悟等等,这种发展在《南齐书》等书中也多有继承,例如迥悟、天悟、早悟、赏悟、玄悟、易悟、欢悟。而且,这一时期的“悟”含义显得更加宽化,于俗于道均有解释。
综上可知,“悟”的本义与道相关,但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高义下解,直到晋支遁重拾该字,原义方得举张,至唐大盛;后随社会之发展,文化之普及,词义表达之精确性逐步降低,那些代表性不强的“悟”的词语亦随之消失,生命力强大的词为之补缺。于是,生命力强大的词便取代了部分缺失的词的功能,其含义也逐渐泛化。盖字有愈用愈宽者,亦复有愈用愈狭者,不可株守初意也,“顿悟”一词便属前例。
3.“顿悟”一词的产生由上可知,“悟”实是中国本土概念,佛学传入后,借用此概念表示智慧的觉醒。据季羡林先生考证,“佛陀”的梵文buddha是动词budh(觉)加上语尾ta构成的过去分词,意为“觉者、悟者”,古人聪慧,将budh译为“觉悟”、“悟”是非常恰当的。后来,“悟”义张化,遂产生“顿悟”学说,“悟”也因此成为道学、玄学、儒学和佛学和合的力证,进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范畴。
“顿悟”一词是由支遁(314—366)提出来的,支遁在研读《十住经》时认为修行七地之前是渐修,而至第七地时,已得无生法忍,诸结顿断,即是顿悟。
据《肇论疏》载,当时赞成此论的共有六家,但观六家所留言论,均较疏散,解释得比较系统、规范的要数释道安的顿悟思想。支遁之后,释道安(312—385)在襄阳弘法期间,曾多次分别从“顿”和“悟”角度对支遁的“顿悟”思想进行了诠释,为佛学在东土的融合与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弘法的特点是将佛学虚空之风与道家文化传统、中土世俗社会相适应,他的佛学研究也以“易经”、老庄理论阐释般若为显著特点。综观道安存世著作,可以看出他对于“顿”、“悟”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思考,并对二者分别有所阐释。
道安依据《道德经》,把众生的修行过程概括为“迷惑一一可道(法慧)一一常道(真慧)”三个阶段,并把《易·系辞上》“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一语略述为“感而通故”,用以统一这三个阶段。他认为众生由“迷惑”到“可道”是“感”,是渐进的修习,也就是他所说的“微寤”,而由“可道”到“常道”是“通”,是突变的过程,可以说是“佥悟”。凡夫只要修炼积聚,就会不断通过佛法感应而心灵通窍,一步一步进入涅槃胜境。
道安“圣由积靡,炉锤之间,恶可已乎”””讲的不就是悟有层次、分大小、示顿渐吗?众生修行,无论悟的程度如何,均须不断修习般若学,积小悟为大悟,不可以停止。这些独具灵性的、对于“悟”的思考但又并不显性的表达无疑留给后人以广阔的理解空间。道安还认为“全其归致,则同处而不新;不新故顿至而不惑”””,这可以看做是他对于“常道”的绝佳注脚:一旦“根境相涉入所生之识”,就会获得同一层次的修行而无需从头开始;不经从头开始,不用长期修习,就只能够通过突然觉悟的方法迅疾证得妙果,从而达到没有疑惑的境界。由此可见,道安认为,只有“全其归致”才能“同处”,只有“同处”才能“不新”,只有“不新”才能“顿至”,“全其归致”是道安“顿至”论的前提条件和核心要义,“顿至”是“全其归致”的必然结果与合理归宿,“同处”与“不新”是道安为避免大众理解上过于突兀而由浅入深过程的解释。
所以,这句话也可直接说成“全其归致故顿至”,认为根境相涉入所生之识就能顿悟到法相究竟。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境指的是与根、识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尘,比如色即是眼根与眼识所取之境界,相指的是法相,略当通途所云现象,识由根生,对境受称脚。
这清楚地表达了道安对于“顿至”以及如何才能“顿至”的独具特色的思考,也许是他体证后的总结,是他对支遁“顿悟”思想的有力诠释和支援。这可以表明,魏晋之前以儒道玄学为代表的中土文化中蕴含的顿悟精神,就一直绵延存在,不曾中断,并呈现出与佛学相融合的趋势。而道安对于“顿”和“悟”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古代“顿悟”思想发展史上也因此而具有了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寺院设计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农 | 觉 (咬文嚼字)
“佛系”与“佛”有关系吗?
你认为的中华文化是啥?
根字
“著”字和“撰”字有什么本义上的区别?
中国汉字中18组四个同音、相形字的辨认和解释(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