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没有时间陪孩子读《红楼梦》,就送他这本书吧

在中国,说起国民度最高的书,定要数“四大名著”了,其中《红楼梦》又是这“四大名著”之首,一百多万字的皇皇巨著,博大精深,古往今来研究它的人不计其数。

目前,《红楼梦》已被列入中学生必读书目,也是中学生考试常考篇目。学生们不仅要读完它,更要读懂它。

《红楼梦》好,众所周知。《红楼梦》难,也众所周知。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搞懂《红楼梦》,如何让一个中学生了解它,能够欣赏它呢?家长们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抽闲帮助孩子阅读《红楼梦》,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别担心,有这本书就够了。

《阅读<红楼梦>的十二个锦囊》,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红楼梦》入门书,讲孩子们应该懂的,讲孩子们可以懂却不易懂的,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话讲给他们听。

 “红学”专家刘心武,潜心打磨数年,只为献给孩子

为什么说刘心武先生是给孩子们讲《红楼梦》的不二人选?

懂“红楼”

自1993年开始,刘心武先生就陆续发表了数篇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等,“红学”泰斗周汝昌曾专门写信赞起“善察能悟”。

2005年他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红楼梦》,收视极佳,风行一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不仅如此,基于多年的研究和领悟,他耗时七年亲自续写了《红楼梦》,并于2011年正式出版,起印即100万册。

刘心武先生“红学”功底可见一斑。

  懂写作

如果刘心武先生仅仅是一位通透、严谨的“红楼”学者,这并不足以让其成为为孩子讲“红楼”的不二之选。

他不仅是位专家,而且还是位懂写作的专家。

大众读物的语言体系和学术研究的语言体系截然不同,如果用写论文的调调给孩子们讲“红楼”,恐怕是要事倍功半。

刘心武先生著有多部散文、小说,其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等等。

他还著有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等,都曾获得全国性奖项。

他的文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懂孩子

刘心武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正是因为他的小孙女。小孙女经常缠着他,要他讲《红楼梦》。

他清楚哪些该给孩子讲,哪些现在不宜讲;怎么讲孩子听得懂,怎样讲孩子乐意听。

“不讲爱情,不讲家族盛衰,不讲人际勾心斗角,不讲儿童不宜的内容,单把书里那些最美好的人,最美好的事,那些诗情,那些画意,那些温馨,那些欢愉,那些美景,那些趣事,一一道来。先往孩子们心灵里,撒些花瓣,布些香草,留些亮斑,飘些美韵,为他们今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地阅读《红楼梦》奠定基础。”

 用不到七万字的文字,为孩子打造一把走进《红楼梦》的钥匙

《红楼梦》一百多万字,已经很厚重了,讲解书再有几十万字,负担实在太重了!

别担心,我们就是来给你减负的!

这本书不足七万字,整书不到两百页,即便随身携带也不会感觉重。

但内容丝毫没有打折扣,干货满满。

 “精打细算”,精选十二个锦囊

世人都说红楼好,它究竟好在哪里?要从哪些方面欣赏它的好?全在这里了。

锦囊一   | 甄英莲被拐——懂得悲剧,珍惜美好

锦囊二   | 金陵十二钗——记住书中那些青春女性

锦囊三   | 绛洞花王——如何欣赏书里的“男一号”贾宝玉  

锦囊四   | 以饯别花神为例——欣赏书中一系列美丽的场景

锦囊五   | 扑蝶·葬花·醉卧·穿花——记住书里最美好的人和事

锦囊六   | 吟诗填词——欣赏书里的诗词

锦囊七   | 四大家族——记住书里所揭露的贵族家庭

锦囊八   | 空间概念——故事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

锦囊九   | 谐音寓意——懂得书里的这种艺术手法

锦囊十   | 草蛇灰线——注意书里情节发展中的伏笔

锦囊十一 | 妙语如珠——理解并学会使用成语、谚语与歇后语

锦囊十二 | 真情至上——对《红楼梦》中心意思的把握

 实打实的方法论+手把手的实例演练,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锦囊六”教孩子如何欣赏《红楼梦》里的诗词。

开篇就告诉小读者们,要把握这些诗词不能只是读啊背啊,是要分4个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你要把握住它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节的节骨眼儿上出现的,要知道它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个层次,当然你就要来理解这首诗词文字表面的意思。

“第三个层次,这不得了,它和一些单摆浮搁的诗词可不一样,它会通过这首诗词来表达写诗词的这个人的性格,而且还会暗示这个人今后的命运走向和最终结局。

“第四个层次,它最后还有一个谜底,它打一个东西,最后你要去猜打的是什么东西。”

讲完总的方法,接下来就是手把手的实例演练。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第一步: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一个情节点上出现的。荣国府的大小姐贾元春,在元宵节,让伺候她的小太监拿了一个写了灯谜诗的灯笼到荣国府来,让大家猜。上面的诗就是这首灯谜诗。

第二步:这首诗的表面意思。有一个东西,妖魔都害怕。为什么啊?因为这个东西它的形象非常有特点:它的身子像捆起来的布匹一样;如果它发出声音的话,它的气息跟打雷一样,像霹雳一样响,响完就化成一堆灰了。

第三步:这首诗暗示着什么。这首诗是贾元春写的,暗示着她的命运:最初很气派,但最后瞬间烟消火灭,化为灰烬,是一个不祥之兆。

第四步:猜谜底。打一物:爆竹。

就这个方法论,举的像这样的实例还有5个,确保小读者们能够真正会用。

整本书就是在用孩子们读得懂的语言,讲到孩子们一定会用为止。

 这本书不仅是阅读《红楼梦》的锦囊,也是阅读书的锦囊

这本书在教我们如何读《红楼梦》,也是在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

“锦囊一”中讲描述“甄英莲被拐”这一情节的作用,就是让读者懂得这部书是一部悲剧,书的第一回就把这个悲剧的格局奠定了。阅读一部小说,首先要掌握它整体的调子。要是一上来就把悲剧当喜剧、喜剧当悲剧读,就南辕北辙了,越读越不通。

“锦囊三”讲“如何欣赏贾宝玉”。作者说贾宝玉具有现代的平等观,这点尤为可贵。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首先是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两百多年前的封建时代,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呢?男尊女卑,是不平等的。所以说贾宝玉尊重女性就尤为可贵,这个“尤为可贵”是古今比较得来的。那又是如何看出宝玉尊重女性呢?作者分析了宝玉的几个具体行为,其是如何与女性相处的。书中最后又联想到美国的《独立宣言》,感叹“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红楼梦》起码要比它早二三十年。

由此可见,你在分析一个人物的时候要怎么做?要了解创作背景,留意具体行为,做横向、纵向的联想等等。当你要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亦是如此。

“锦囊四”教小读者们“如何欣赏书中一系列美丽的场景”。读完这一篇,你首先应该知道,景物描写是很重要的,读的时候要留意,自己写的时候也要留意,景是有感情的。

在阅读的时候你要有意识地想想:营造这些场面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在写作的时候你要有意识地想想:场景这样描写贴切吗?跟文章的调子契合吗?等等。

 我们不止关心孩子对文字美的感知,也关注孩子对图像美的感受

公认最精细的“红楼画”,全彩呈现

本书选用了清代工笔画家孙温绘的《红楼梦》图作为插图,这套图被红学家周汝昌称赞“工细数倍于一般常见的上品红楼画,令人赏玩不置,堪称珍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任务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图中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各种人物就多达三千余人,形神兼备。其情节之详尽、笔法之精细、篇幅之宏大,为清代同题材绘画作品所仅见。

孩子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红楼”景象,也能从中收获一番美的享受。



相关图书



《阅读<红楼梦>的十二个锦囊》 

作者:刘心武

定价:39.8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的创新著作,为青少年讲透、趣解“千古奇书”《红楼梦》。刘心武将半生品读《红楼梦》的心得,融入十二个阅读锦囊,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出发,在重点人物理解、重点情节把握以及重点文学手法等难读懂之处,点拨关键要点,打通阅读思路,让青少年更易掌握《红楼梦》全貌和精华。书中还包含了对《红楼梦》人事物的精到解析,对巧妙伏笔的启发式解读,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码,讲其文学之妙、生命之美,帮助青少年掌握阅读经典的诀窍,拓宽阅读思路,并借此进一步培养理解力与审美力。


编辑:计珍芹
审阅:李   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我只是一本小说
一场红楼一场梦
续写《红楼梦》为什么引起哗然
周岭解密曹雪芹 评刘心武不是一个严谨的学者
吉光片羽说红楼
当《红楼梦》变成一部侦探小说 - 文学畅读 - 青年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