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称为华尔街“狼王”的投资者——卡尔·瑟雷安·伊坎

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卡尔·瑟雷安·伊坎,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中国的投资者对 巴菲特 罗杰斯 索罗斯等等大师的故事很熟悉,但这位被华尔街称之为“狼王”的投资家确鲜为人知,今天给大家讲讲卡尔·瑟雷安·伊坎的故事。                                                                    

2013年底,卡尔·伊坎首次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标题是《宇宙主宰》,也因此卡尔被媒体评价为“美国最重量级的投资人”。

事情的起因是2013年6月,卡尔发微博称苹果的股票被低估了,并宣布自己将大量买入苹果公司。此后不到一小时,苹果公司市值就上涨了170亿美金。可见卡尔的决定对美国股市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什么时候这个身家百亿的投资者一感兴趣,什么时候股票就有可能大涨。这就是大师的分量,一句话能让一个公司的股价上升或者下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卡尔·伊坎凭借其高超的投资及运营技巧,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根据2018年福布斯的排位,卡尔的个人财富净值超230亿美金,位列榜上前20。但要是以为这位“大师”级富豪是含着金钥匙出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白手起家的成长经历:

卡尔·伊坎1936年2月16日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Far Rockaway。犹太人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和他作为土生土长的纽约客耳濡目染到的财富诱惑使他具备了一个典型美国追梦人的基本素质。

青年时代的伊坎早先在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中攻读哲学——直到今天,这所学校也还是全美拥有富翁校友最多的大学之一。1957年,他听取母亲的建议到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isty)转攻医学。但伊坎像太多没常性的年轻人一样,对医学毫无兴趣的他没多久就辍学参军去了。

在军营里,年轻的大兵伊坎以自己特有的投机才能迅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扑克牌高手。入伍六个月后,伊坎选择了退伍,从此浪迹华尔街做了一名股票经纪人。

伊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开始于1961年。直到很多年后,当功成名就的伊坎回忆起他第一次走进纽约证券交易所时的情形依然唏嘘不已:“它们就像点石成金的魔法师,让奇迹在一夜之间发生,实力、野心和激情在一个个的天文数字中灿然交汇。”再后来,就像《泰坦尼克号》里面酒馆中赌博的杰克那样,据说他因为出色的投机技巧而轻易赚到了4000美元的原始资本。不过有好事者总爱翻旧账,从资料中人们找到蛛丝马迹,证明当年作为股票经纪人的伊坎在 1961年的确赚了一些小钱,不过他在第二年就全都赔了进去。

也许是初入江湖的碰壁让年轻的伊坎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大学都没能毕业的他开始以惊人的毅力抽出时间上夜校充电,从零开始学习会计、证券分析等基础课程。

直到1968年,伊坎用自己几年来打拼股市的积蓄购买了一个在证券交易所中办公的席位,并成立了一家名为Icahn & Co.的小证券公司,主营业务无非是风险套利和期权交易之类。伊坎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漫长的七十年代里把自己最年富力强的时光献给了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买卖。

进军金融

1980年,伊坎把办公室搬到了曼哈顿,具备了一定资金储备的他野心也随之膨胀起来。现在,他急于寻找一个可以让资本快速增值的途径。恰巧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总部位于密执安州萨斯菲尔德的辉门公司(Federal-Mogul)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全球性汽车零配件制造供应商,多年的历史包袱使这家公司积重难返,陷于濒临破产的边缘。认为奇货可居的伊坎多方筹集了8000万美元毅然决定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在收购到手后对它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重组和整顿。他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回报,在当时里根政府经济扩张政策的刺激下,重组后的辉门公司竟然起死回生。几年之后,当伊坎决定卖掉它的时候,辉门公司的价值已经超出当初收购成本的20倍。

尝到了甜头的伊坎开始寻找新的猎物。1985年,他相中了在他眼中“公司基本面和股价严重背离”的投资对象——菲力浦石油公司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伊坎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按照当时每桶30美元的石油价格来分析,菲力浦石油公司以其超过10亿桶的库存却才拥有区区125亿美元市值。

这样大的便宜当然不会只有伊坎一人发现,而当时的伊坎并不具备足以吃下整个菲力浦石油公司的资金储备。这一回,有“垃圾债券大王”之称的投机金融家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帮了伊坎的大忙。伊坎通过从垃圾债券大王处募集来的资金杀退了几乎所有参与竞购的对手们,但出乎人们意料,伊坎就在即将入主菲力浦石油公司的时候突然宣布放弃收购,同时抛出了所持有的股票进行套现,狠狠地赚了一票。伊坎事后曾说,他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家石油企业,而是自己的股票涨钱。

                                               

企业掠夺者

真正让世界见识到伊坎“企业掠夺者”凶相的是同样发生在1985年的环球航空公司(TWA, Trans World Airlines)的恶意收购案。所谓恶意收购——在目前的雅虎一役中更多被媒体称为代理权争夺战——是指依靠自身的资金储备先行购入目标企业一部分股票,在取得相当比例的股权之后争取进入董事会,然后对管理层施加影响,最终让董事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手段。毕竟伊坎并不甘于默默等待股价的上涨,他更喜欢祭出恶意收购的法宝。

现在我们回到让伊坎飞黄腾达的80年代。1984年初,环球航空集团进行了一次拆分,按集团高管们当时的判断,利润较高的酒店、餐饮业务将可能会成为外界的收购目标,而状况不佳的航空业务却相对安全。不幸的是这种认识存在一个致命的错误:一般情况下,外界在获得某公司80%以上股票的情况下才能对其实施收购,而在拆分出来的环球航空,大股东只要拿到51%的股票就可以取得控制权。那个时候,包括CEO在内的管理层一共持有的公司股票也不过 1.1%。然而,这还只是环球航空噩梦的开始,因为,伊坎来了!

一位公司当时的管理者回忆说:“我们是在完全没有任何警惕的情况下被伊坎盯上的。”伊坎召集了一大批资金雄厚的合作伙伴,其中他自己投入的资金占总量的80%。

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政策规定,任何机构持有某公司的股票超过其流通股总数的5%以后都必须公开其具体持股情况。在达到这个界限前,伊坎一伙的行动完全神不知鬼不觉。从1984年9月开始,他们以各种不同公司和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不断以不为人注意的小额交易频繁买进环球航空的股票。此时的每股价格只有10美元。

1985年4月29日,伊坎持有的股票终于超过了5%。按照规定,他将在10天之内向公众披露其股票持有情况。也正在此时,伊坎突然改变了战术开始疯狂买入,在短短10天规定期内竟然将持股数量又增加了16%!这期间,华尔街的其他投资人也开始跟风买入环球航空的股票,造成了这支股票的价格迅速攀升。伊坎向媒体吹风称自己只不过希望能用股票换几架环球航空的飞机,然后再将飞机回租给他们进行盈利,并不想寻求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权。这个虚假消息成功将股价稳定在每股15-16美元的较低价位上。

在公开自己股票持有情况前的这10天内,伊坎一伙在较低的价位上不停购买股票。直到5月10日,伊坎正式向监管方公开持股情况,并表示将会寻求环球航空的控制权。此时,股价升至每股17-19美元,5月21日,伊坎承诺将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买下公司所有剩下的股票。

这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妙的环球航空公司决定向纽约的联邦法庭起诉伊坎。伊坎在同对方律师周旋的过程中坚持不断增持,其持有量从25%上升到 32%。环球航空公司董事会不得不在1985年6月宣布:公司即将出卖,但伊坎每股18美元的出价并不合理,他们将寻求价格更好的潜在购买者。在此后长达半年的狂热谈判中,环球航空引来了很多追求者。但是到了8月初,伊坎手中已经握有45.54%的普通股;到10月,这个数字达到了52%,至此,伊坎一伙已经完全控制了环球航空公司。

这场恶意收购的结果是,凭借着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伊坎和他的合伙人们系统而有计划地将环球航空公司的资产如数变卖。其中伊坎本人获利约1.5亿美元,占所利润总额的80%,而剩下大约4000万收益则由他的合伙人们瓜分。

伊坎也由此被外界冠上了“企业掠夺者”的名号。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被伊坎“盯上”的企业众多,其中包括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如菲利普斯石油、时代华纳、摩托罗拉、雅虎、戴尔等,横跨钢铁、航空、科技、金融、娱乐等多个行业。

然而对于赚到手的金钱,伊坎不甚在意。他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为学生设立奖学金,为单身孕妇和单身妈妈提供住所,还进行了大量捐赠: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有卡尔·伊坎基因组研究实验室、乔特罗斯玛丽中学有卡尔·伊坎科学中心、西奈山医院有伊坎医学研究所、兰德尔斯岛上有伊坎体育馆……

2010年,卡尔·伊坎宣布加入“捐赠誓言”名单,承诺在去世后将超过一半的财富捐赠出去。

高明猎手的秘密

伊坎的最大智慧在于他寻找猎物的妙招。他的预料非常神准,以至于可以说一旦他买进了某公司股票,他就注定要赚钱,然后就是压榨管理层以使得收益更大。

说起来很简单,伊坎常常寻找那些苦于出售的企业。总的来说,伊坎看重的是“硬资产”,如房地产、石油资源、林地等这些容易计算出价值的行业,避开那些严重依赖开发新产品的科技公司。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伊坎在生物制药行业的收购也很成功。

                                            

“他会在最不可能的时候买入企业的股票,那时人们只看到企业毫无希望,所以在当时,很少有人会认同伊坎的做法。” 瑞银的投资银行主管肯?默理斯表示。伊坎对此的解释是:“大家一致的看法常常是错误的,如果你随波逐流,成功就会远离你,所以我买的都是那些不那么耀眼、不被人喜欢的公司,要是整个产业也失宠于大众就更好。”

为了作好选择,伊坎把他自己埋身于曼哈顿总部高明的研究团队中,但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寻找可被收购的企业。通常,选择猎物时,最重要的人还是伊坎本人。他的高级顾问说:“50%到60%的好点子都来自于伊坎。”伊坎常常一天打十多个小时的电话,对象包括投资银行家、对冲基金公司经理、分析师等一切能给他提供线索的人。一旦找好猎物,伊坎就会与同事们对该公司的每个方面都仔细分析,翻来覆去地分析。

现在,伊坎面对的批评主要是:他猛烈的进攻有时会伤害到那些本不应该受到攻击的CEO们。正如一位知名的投资者所言:“他把对上帝的敬畏引入管理以让人们按他的意思行事,这可能对迅速提升一个公司的股价有用,但可能不是公司持久盈利的最好之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年化30%的卡尔·伊坎:激进主义是目前最好的投资模式
像秃鹰在头上盘旋:华尔街最危险的人——卡尔·伊坎
年化收益率比巴菲特还高!“华尔街独狼”卡尔·伊坎如何捕获猎物
卡尔·伊坎:华尔街“公司终结者”
是最成功的投机家,也是最危险的人,解密真实的华尔街之狼
企业掠夺者 卡尔·伊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