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起势”的妙处

图文/积善成德

场面

练太极拳是个功夫活,一辈子的事,不能浅尝辄止。比如传统杨氏太极拳的起势,看起来简单,其实做好、做到位不容易,并不简单。

起势的动作可以说很简单:接预备势两足左右分开,脚尖朝前平行与肩宽;两掌心朝内五指微屈自然伸直。当起势的时候,两臂前举与肩同高、同宽,臂内旋将两掌心朝下,五指朝前,吸气,这是两手上举的动作;到位之后,两肘下沉,带回小臂下按至两胯旁前,掌心朝下,五指朝前。下落时,两臂外旋,呼气。这个动作,表面上真的没什么,也就是两臂一上一下,一举(掤)一按而已。其实不然,里面的学问大着哩!

神态自若

它的要领不简单:起势是一套拳的开始,“一动无有不动”,“一举动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其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些拳理从太极拳起势就开始运用了。按照拳理的意思解释起势,一举一动,意由根起,由指领。外形看起来是两臂在运动,其实周身一家,意、气、劲贯通。当你把两臂上举的时候,先用中指领劲,带动腕、小臂、大臂,直到与肩同宽同高为止;当你把两臂下落的时候,先肘尖下沉,带回小臂,内气沉入丹田,劲点在腕和小臂背部。此其一。

起势的核心在于沉肩坠肘。两臂前举时须微屈下坠,落臂时肘尖带动,手坐掌落至两胯旁前,此时小臂仍须微屈,肘尖微露,肘关节曲中求直,直中寓曲。即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四肢不可笔直没有弹性。此其二。

松沉

坐腕的要领须掌握。什么是坐腕呢?把掌根下沉,使指节微微上翘(不用力),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凹,劲贯掌根。坐腕利于“行于手指”。此其三。

动作与动作转换之间,似停非停,一气呵成。当两掌前举至肩高时即开始下落,不能停顿,当两掌落至胯旁,意念已开始下一动作,给人以式式相连的印象。此其四。

开步

两臂下落时,两腿自然直立不可下蹲。随着双臂的上举,两胯、膝关节微拔微长随着双臂的下落,两胯、膝关节微松微屈,“寓动于静,静中求动。”此其五。

还有一些细节,不一一赘述。

扎西大师说:“太极拳内在的东西怎么练?不要用套路练,要用开合练。”并明确举出起势的实例:“起势起的时候是虚,落的时候是实。一早上做十几次,做着做着身上的气就来了。”这是扎西大师的经验之谈。用形体练太极拳不能贪图过瘾,追求漂亮。“撑圆的就是太极拳。”名家如是说。

撑圆

学习太极拳不神秘。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太极拳的起势可知,太极拳行拳走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牛顿说得好:“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规律。”所谓太极思维和科学家的思维别无二致。

太极拳起势弄明白了,其余动作也就迎刃而解了。个中原委,时间长了,自己就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主要动作规格和风格特点
传统武术练劲奇门武功
二十四式太极拳全套教学精讲李德印
腹式呼吸八段锦
杨式太极拳图解 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及用法说明(85式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