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销社记忆

    

人世间

母亲的理想

◎五水逸民

1980年代初,农村分田到户。那时候,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部门”有三个,分别是食品公司、供销合作社和粮食收购站。农民习惯称为“食品”“合作社”和“粮站”。在乡亲们眼里,这三个部门就是“公家”的化身。

品是卖肉的地方。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肉是极为紧俏的商品。农家一般是不买肉的,除非是逢年过节,或有红白喜事,才割上半斤八两,总不会超过三斤。就是这样,买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户人家一个月只有一斤多肉票,即使有票,也未必能买到肉。还要在天不亮就赶到食品去排队。大家排着队,看卖肉的师傅不紧不慢地割肉,过秤,脚步随着前面的人慢慢蠕动。卖肉的都是公社、大队一些头面人物的三亲四戚,威风得很,吼顾客就像训自己的孙子。他们喜欢说一些荤话,间或用油腻腻的脏手在姑娘嫂子的脸上捏一把,也没人敢吱一声。

纯肥肉与精瘦肉的价格相同,一般人家割肉,只要肥的,不要瘦的。——肥肉能炼油,那时农民一年能吃几次猪油?家境稍好的,偶尔割点瘦肉,也要防人看见,否则会有人背后骂“吃了去死”之类的难听话。贫穷使人变得刻薄、小心眼。我们家孤儿寡母,在村里受人欺负,买肉也往往被人插队,一年去不了几次食品,买到的却是不中看的搭皮肉。

如果说农民可以不跟食品打交道,不去看卖肉人的嘴脸,那么合作社却是非去不可的。吃的红糖白糖,做衣服的布,种田用的肥料、农膜,哪一样能不找合作社?有权有势的,这些东西都可以优先买到;无依无靠的,就只得靠后站。就说买肥料吧,有的人能买到紧俏的尿素,而有的人却只能买到普通的化肥。买复合肥,有的人买的是一等品,有的却是二等品。好在我家只买得起二等品,可由于侍弄得勤,庄稼长得比别人家还好。

在农村,卖粮是一件大事。一年辛苦到头,盼的就是这一天。先交公粮,剩下的余粮卖了手头才有点活钱。除了卖棉花要到棉花站,其他农产品如小麦、高粱、稻谷、油菜籽等都必须到粮站交易。起先大队没有粮站,卖粮要用独轮车推着往镇上送,途中经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木板桥,车队过桥时,脚下摇摇晃晃,险象环生。那时是一人上街,全家提心吊胆。

后来分田到户,独轮车渐渐废置不用,各家都挑箩筐送粮。男人们挑百十来斤,母亲气力不济,只能挑80斤,走着走着就落在后面。有时轮到她,粮站却要下班了。镇上没有亲戚,只能挑回来第二天再去。尽管肩膀上垫着草环,也还是被扁担勒出一道道血印。回到家,人就瘫坐在地,半天起不来

后来大队建了粮站,路程要近得多,但对母亲这样一个弱女子而言,卖粮依然是一种磨难。村里的黑狗家种着一石多田,是卖粮大户,他是大队赤脚医生,和大队干部混得熟,每次卖粮前,先请大队干部和粮站所长吃喝一顿,另送些土产,卖粮就不用愁,只需雇了拖拉机送过去,直接过镑,价是上等价。一般人则没有这种待遇。到了粮站,先排队,所长——乡亲们见人就叫所长——叫谁出列,谁就把担子挑出来,所长用一把尖角铁铲插进箩筐,铲出一小撮来,看一看,捏一捏,咬一咬,以此判断好坏。不合意,就叫到一边去晒,去扬灰,择石子,有时干脆叫你挑回去。有一回,所长说母亲的稻谷有砂,要先拣干净再验收。母亲央求他高抬贵手,因为她已经等了两天,并且已按要求在粮站晒了一个中午,而且我饿得在一旁直叫唤。但所长欺她一个女人,身上又没带烟,不耐烦地摆摆手:“莫浪费时间!择干净再来。”母亲又有什么办法?

等到过了镑,记了账,母亲不知哪来的勇气,对着所长和周围的人高声大气地说:“等我的三个儿子长大了,我要把他们培养成公家人,一个到食品,一个到合作社,一个到粮站上班。”一时间,热闹的人们安静下来,卖粮的,收粮的,都愣住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当年最让人眼馋的“食品”、“合作社”、“粮站”已“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这一变化充满戏剧性,更发人深思。母亲当年的理想到底没有实现——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到这些“窗口行业”做事。然而我并不感到遗憾,而是庆幸——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20004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你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
七八十年代六大“铁饭碗”,当时人人追捧,现在无人问津了?
【原创】内蒙古|方勤学:驼铃叮咚上盐路(下)
李金瑞:往事如烟……(小说)
父亲在西南筹粮队
交爱国粮 验证农民爱心的时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