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塞山前古战场

西塞山前古战场

|图  余一梦

西塞山,在今黄石市西塞山区东部长江南岸,壁立江干,危崖千尺,是长江中一处地标式的峰峦。

西塞之名,最早见于晋虞溥《江表传》:“勋走入楚江,从寻阳步上到置马亭,闻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山连延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自黄石矶往东,沿江皆山,而东山最高峻,为西部诸山之屏障,故名西塞。其后史志文章提及渐多。


兵家必争之地

东晋袁宏(328—376)所作《东征赋》中有句云“沿西塞之峻崿”。唐李白写诗描摩其势曰:“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载:西塞山在(江夏)县东八十五里,竦峭临江。”虽各只寥寥数语,却点出了西塞山之特点:峻崿横蹙竦峭临江

北宋学者李昉、李穆、徐铉等奉敕编纂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诸山·西塞山》载:《江夏风俗记》曰:'西塞山,高一百六十丈,周回三十七里,峻崿横江,危峰断岸,长波所以东注,高浪为之西翻。”宋时一丈约三米,一百六十丈合约480米,与事实相甚远三十七里更非事实。西塞山面积约0.495平方千米,最高处海拔176.4米。宋陆游则在其《入蜀记》中说西塞山“石壁数百尺,色正青,了无窍穴......自过小孤,临江峰嶂无出其右”。

西塞山当吴头楚尾,控荆湖,扼皖赣,地势显要。与位于安徽省宿松县的小孤山相比,西塞山更具军事上的优势。小孤山突兀江边,南面临江,其余三面全是平畴沃野,数千米以内无任何山峰可为屏嶂,且山极小,毫无回旋余地,故除用于了望预警(据说其顶曾建有烽火台),几乎不具备军事用途。而西塞山则不同,它由两座小型山峰组成,位于黄荆山脉最东端临江处,是48里黄荆山脉数十座山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西侧和南侧均为山地,扬武山、狮子山、月亮山与其首尾相接,成犄角之势。据有其地,既可拦截长江往来舟船,又可控制西塞山与扬武山之间的交通孔道

自古以来,西塞山一直是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塞,自汉代起即有军事寨堡,捍御一方。南宋淮西湖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吕文德为扼守长江抗蒙防线,于西塞山麓之道士洑建兵营,造军库,以其地为大本营,总督沿江军事。自明代起,设道士洑守备,清代延置,属黄州营,有兵数百名,防御江洋。又设道士洑把总、外委诸职。另,明初于关津、要冲之处,设置巡检司,缉拿奸细、截获逃兵囚犯,打击走私,道士洑巡检司即其一。

有史记载以来,发生在西塞山的大战达一百多次,现择要略述如下。


孙策刘勋

目前所见于记录的与西塞山有关的第一个著名战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争战双方的主要人物是孙策与刘勋。

中平三年(186),中郎将董卓拒讨边章、韩遂无功,朝廷遣司空张温讨章,孙坚参与军事,后坚为长沙太守,讨贼有功,封乌程侯。董卓擅政,诸州并力征讨之。坚亦起兵,袁术表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有人间坚于术,术遂疑之。孙坚死后,孙策代领其众。袁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后食言,又遣策攻庐江,许以太守之位,策攻下庐江后,袁术却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于是衔恨。袁术又惧孙策坐大,故屡次非难之。袁术僭号,孙策遂与其绝交,自此与袁术、刘勋互为敌国,势不两立。建安三年,朝廷拜策为讨逆将军,改封吴侯,其后孙策即奉诏命讨伐袁术、刘表等割据势力。与司空曹公、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刘表。死,从弟胤、女婿黄猗等赴皖城投奔刘勋。人口大增而粮食不继,刘勋乃遣从弟偕告籴于豫章太守华歆,筹措几个月也只得谷数千斛,无济于事。刘偕见此,竟然怂恿刘勋乘虚攻取华歆领地。《江表传》载

时策西讨黄祖,行及石城,闻勋轻身诣海昏,便分遣从兄贲、辅率八千人于彭泽待勋,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即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并术、勋妻子。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东诣吴。贲、辅又于彭泽破勋。勋走入楚江,从寻阳步上到置马亭,闻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至沂,筑垒自守,告急于刘表,求救于黄祖。祖遣太子射船军五千人助勋。策复就攻,大破勋。勋与偕归曹公,射亦遁走。策复得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遂前进夏口攻黄祖。

孙策先诱使刘勋潜兵袭取海昏,遂趁机攻取其大本营皖城。刘勋无路可走,于是率残军逃奔西塞山,于其上游“沂”地筑垒固守。《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建安四年:“勋走保流沂。”胡三省注:“流沂,地名,近西塞,在今寿昌军东北三十里。”寿昌军,即今鄂州市。沂,《辞海》释义有二:一读夷,水名,或姓;一读银,河岸。但《江表传》中之沂,应为实指地名,即流沂。刘勋筑垒处,在西塞山上游十公里处的黄石矶。

孙策与刘勋之间的这场战事,战役的主战场不在西塞山,却是在西塞山地域结束的。战后,刘勋一蹶不振,无力再起,不得不归顺曹操。同年冬,孙策收得刘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乘势逆流而上至夏口进攻黄祖,大败黄祖和刘表联军,杀敌三万余人(其中淹死一万余人),得船六千余艘,财物无数。黄祖之“家属部曲,扫地无余”。刘勋、黄祖等劲敌先后败亡,而孙策的军事力量和势力范围则迅速扩大,可以说,这是他称雄江南的一场关键战役。


西晋伐

公元263年(曹魏景元元年,蜀汉炎兴六年),曹魏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分领大军伐蜀,蜀汉灭亡。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进攻吴国,晋太康元年(280)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不战而降,吴国宣告灭亡。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晋吴之战,车骑将军羊祜、益州刺史王浚等为主谋,王浑、王浚、唐彬诸人分路发兵,水陆并进,东吴迅速覆败。其中王浚统领的水路大军发挥了关键作用。《晋书·列传》第十二:

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以诏拜濬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当时,对于是否应该攻吴,晋朝廷文武群臣意见不一,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且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王浚为伐吴准备了七年,对伐吴有必胜之志,因此极力劝说晋主早下决断,他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伐吴之由:“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乘吴上下离心之际讨伐,可迅速瓦解吴军。“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而自己长期驻守边地,熟悉吴军虚实,且战船已具,兵士又习水战,乘势征伐,必克其功。王浚得到了杜预、张华等人的大力支持,终于使晋主坚定了伐吴之志。晋书·列传第十二

太康元年正月,濬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

晋军烧断吴军铁索后,举帆拥兵,顺江而下,势如破竹,连克西陵、荆门、夷道、乐乡诸地,夏口、武昌亦先后归于晋军。东吴末帝孙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御濬,然而军无斗志,望旗辄走。孙皓见大势已去,不得不率众归降,自此历经战乱的中国获得统一。500余年后,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诗《西塞山怀古》,其诗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当年西晋伐吴势如破竹的情景,西晋楼船东下,东吴王气黯然,铁锁沉江,降幡升城,不到半年,战事即告结束,长江上下,归于一统。晋灭吴固然是摧枯拉朽,速战速决,但其间毕竟经历了大大小小若干战役,而刘禹锡这首诗,仅以“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两句就概括了这场战争。这当然是艺术家的剪裁,但它的确点出了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王浚统率的中路水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铁锁横江,是难以对抗历史潮流。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治在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在今安徽和县)刺史,沿长江东下,西塞山是必经之地。他当然知道,成都以下,秣陵以上,沿江关塞,未有险过西塞山者,因此刘禹锡认为铁锁横江之役,当发生在此地。他写此诗,既是对五百年前那段历史的追忆,又是对当时唐五朝藩镇割据局面的警示。

据王浚传分析,铁锁横江之地,似在吴丹杨与西陵之间长江段。有学者进而推论,历史上的宜昌附近长江段亦有山名西塞者,但是如今当地并无同名实体存在,姑且存疑。《晋书》成于唐代,离三国时代较远,其所记西晋伐吴铁锁横江之处,一直受到当世人和后之学者的怀疑。世之学者普遍认为,今黄石西塞山即当年铁锁横江之战场。西塞山是当年东吴西境沿江最后一道重要关塞,铁锁横江之役发生于其地,也是极有可能的。清同治《大冶县志》载:“西塞矶头石,上有一铁钉,如茶杯口大,尺余长,色常新不锈,或者铁锁横江时所遗欤?”

唐代诗人胡曾有《咏史诗·武昌》记西晋伐吴之战,诗云:

王濬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北宋诗人王周亦有《西塞山》诗云:

西塞名山立翠屏,浓岚横入半江青。

千寻铁锁无由问,石壁空存道者形。

明代著名政治家张居正《道士伏》诗中亦有句云:“指点吴魏争雄处,万军一日蛟龙吞。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

今并存异说,以俟识者考鉴。

   


    晋军攻桓玄

    晋元兴二年(403)十二月,东晋权臣桓玄篡位称帝,改元永始。次年,大将刘裕与何无忌、刘毅王懿孟昶檀凭之人共谋讨伐桓玄,复兴晋室,是年二月正式起兵。《晋书·列传·第六十九·桓玄》载:

玄自篡盗之后,骄奢荒侈,游猎无度,以夜继昼。......于是百姓疲苦,朝野劳瘁,怨怒思乱者十室八九焉。于是刘裕、刘毅、何无忌 等共谋兴复。裕等斩桓修于京口,斩桓弘于广陵,河内太守辛扈兴、弘农太守王元 德、振威将军童厚之、竟陵太守刘迈谋为内应。......裕率义军至竹里,玄...加桓谦征讨都督、假节,以殷仲文代桓修,遣顿丘太守吴甫之、 右卫将军皇甫敷北距义军。裕等于江乘与战,临阵斩甫之,进至罗落桥,与敷战, 复枭其首。

刘裕率晋军连破桓玄,以“武陵王遵摄万机,立行台,总百官。遣刘毅、刘道规蹑玄,诛玄诸兄子 及石康兄权、振兄洪等。...玄至江陵,......于是大修舟师,曾未三旬,众且二万,楼船器械甚盛。”玄遣游击将军何澹之、武卫将军庾稚祖、江夏太守桓道恭就郭铨以数千人守湓口,何无忌、刘道规等破郭铨、何澹之、郭昶之于桑落洲,进师寻阳。刘毅率道规及下邳太守孟怀玉与玄战于峥嵘洲。玄入江陵城。晋益州刺史毛璩使其从孙佑之、参军费恬诱玄以入蜀,于枚回洲突然起事,迎击桓玄,益州督护冯迁遂斩之,玄年三十六而死于非命。

刘裕军与桓玄军屡次大战,其中以覆舟山之战、桑落洲之战、峥嵘洲之战最为激烈,至桓玄于枚回洲被杀,叛军与晋军并未在西塞山交锋。

桓玄败亡后,叛军继续作乱抗拒晋朝廷,据《宋书·武帝本纪》,玄败于峥嵘洲,义军以为大事已定,未能迅速跟踪追击。桓玄死后快十天,朝廷军队仍未乘胜进攻。于是桓谦和桓玄的侄子桓振乘机继续反叛作乱。叛军控制长江上游,晋军溯江而上,与叛军展开拉锯战,逐地争夺

何无忌等攻桓谦于马头,桓蔚于龙洲,皆破之。义军乘胜竞进,振、该等距战于灵溪,道规等败绩,死没者千余人。义军退次寻阳,更缮舟甲。毛璩自领梁州,遣将攻汉中,杀桓希。江夏相张畅之、高平太守刘怀肃攻何澹之于西塞矶,破之。

据《晋书》和《宋书》所载,晋军与桓玄叛军在西塞山的这一仗,应是晋攻桓守,交战的双方均非主力部队,以晋军战胜告终。此后,桓玄从子桓遣军守襄阳、武昌、夏口、益州诸城,并继续与晋军作战。义熙元年(405)正月,晋军平江陵。广武将军唐兴斩振及伪辅国将军桓珍,刘毅于临鄣斩刘叔祖于零陵,檀祗斩苻宏于湘东,郭弥斩桓亮于益阳,其余拥众假号皆讨平之。三年,桓胤、桓谦等谋反,刘裕以次收斩之,并诛其家属,桓氏遂灭。永初元年(420),刘裕废晋自立,国号宋,是为“南朝”之始。


李皋李希烈

西塞山东侧地名道士洑,其地倚山濒江,长江至此转向,形成天然江湾,适宜往来船只停泊,故而早有集镇,“士民工商,连樯如云,必将沿于斯,溯于斯。”

唐永泰年间(765—766),代宗以董秦为淮西节度使,其时西塞山、道士洑在江南西道鄂州境内,归淮西节度。大历十四年(779),董秦族侄李希烈驱逐董秦,自任节度使。唐建中三年(782),李希烈起兵反唐,自号楚帝。

是年春,叛军自穆陵、阴山、白沙三大关支下而进,威声炎炎,如无枝梧。唐代文学家符载《保安镇阵图记》载:

逆竖乘是,遂为六合鲸吞虎踞,使宿贼杜少诚长短兵三万,方将拔蕲到黄,济江而南,至于五岭,尽以天子之地,悬自受署焉。

李希烈反叛,朝廷迁宗臣李皋为江西道节度使、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命其讨伐李希烈。是时,李希烈树堡栅于蔡山(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江滨),李皋见其险峻难攻,便以声东击西之策,扬言将西取蕲州,使舟师沿江南岸扬帆逆流而上。叛军中计,以老弱守栅,引军沿江追踪,于是李皋令步兵顺流东下,乘虚袭取蔡山。叛军还救,李皋大破之,乘胜又拔蕲州、黄州。《新唐书·李希烈传》载:“建中四年正月,诏诸节度以兵掎角攻讨......有诏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击之,拔蕲、黄两州,击贼将李良、韩霜露于白岩,二将走。”其时,“天子狩奉天,盐铁使包佶为陈少游所窘,以运艚溯江次蕲口。希烈使杜少诚将步骑三万,来寇蕲黄,将绝江道。皋遣伊慎兵七千御于永安,走之。”平叛期间,唐军曾于西塞山结寨抗击敌军,《土俗编》载:

唐曹王皋复淮西,寨于此。

董秦控制江淮之时,在道士洑坐收重税,且听部伍巧取豪夺,当地百姓和往来商贾深受其害,“愁痛之声,雷动宇内”。李希烈统治之时,变本加厉,“督索之酷,倍百前政”。朝廷收复失地后,百姓奔走相告,喜极而泣。《土洑镇保宁记》载:“春二月,王乞灵宗庙,一战而克,故是镇复归于我。远近皆辍啼为笑,姁愉相贺,枯骸瘠体,脱去担负......”其间,唐军与叛军在今大冶保安亦有过一场恶战。李皋在保安镇部署军队,明列战阵,暗设伏兵,两军接战,“中军一鼓,万夫雷呼,内兵乘高而唐突之,伏卒陵背而芟割之”,内外夹击,大败叛军,“获马牛百万蹄,斩首数千级”。叛军势穷力蹙,终至败亡。

    


      萧赜拒沈攸之

南朝宋大将萧道成,乘四方叛乱之机,得专军政。升明元年(477),萧道成弑后废帝,改立宋顺帝,并进封沈攸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与萧道成互相疑惧,各自戒备。

不久沈在荆州起兵,反抗萧道成。同年十二月,派遣刘攘兵等顺江而下。攸之自至夏口,萧道成遣军西向拦截,其子萧赜据湓口(在今九江),沈攸之不敢东下,转攻郢城(在今武汉市区蛇山北侧)。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四·柳世隆》载:

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世祖初下,与世隆别,曰:“攸之一旦为变,焚夏口舟舰沿流而东,则坐守空城,不可制也。虽留攻城,不可卒拔。卿为其内,我为其外,乃无忧耳。”至是,世祖(注:指萧赜,后即位为齐武帝)遣军主桓敬、陈胤叔、苟元宾等八军据西塞,令坚壁以待贼疲。

沈攸之自恃兵力强大,认为郢城弱小,不值一攻。郢城守将柳世隆设法拖住沈攸之,使其改变了长驱东下的计划。沈攸之不能破城,部下纷纷动摇,刘攘之率部降敌,东下之军亦为萧道成所败。他率残部欲返江陵(今湖北荆州),得知江陵陷落,与儿子自缢而死。萧道成父子再无对手,终于夺取宋室天下。

卜颜铁木儿攻徐寿辉

元至正十一年(1351),徐寿辉起义,卜颜铁木儿率元军前往弹压,义军于道士洑树栅设寨固守,元军以火焚烧,攻破山寨,沿江追击义军直至兰溪。不久天完国都蕲水(今浠水)陷落。事详《元史·卜颜铁木儿传》。

李自成道士洑渡江

清吴伟业《绥寇纪略》载:“自成谋夺舟东下取宣歙,将发而阴霾四塞,暴雨烈风,旗杆尽折。乃以四月二十四日,改由金牛、保安走延宁、蒲圻。”“追急,自成掠江舟至道士洑,又登岸入兴国。”清康熙《大冶县志》载:

(顺治)二年春二月,王师追剿李贼。贼先从道士洑一带渡江,溃散山谷,沿路抄杀,经过十余日,至通山、瑞昌处歼焉。

散花洲:赤壁之战庆功处


散花洲,是与今黄石市区隔江相对的沿江平原,其大致范围,为西起浠水县兰溪河入江口,东至蕲春县彭思镇茅山港。

东汉末年,孙策率军据守江东,常以今浠水策湖为训练水师之所策湖由此得名当时湖面与长江相通,今长江与兰溪河、策湖之间,是四面环水的广袤沙洲。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孙权与刘备两军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东吴军事统帅周瑜得胜回师,吴王孙权溯舟来迎,于西塞山前沙洲骊酒散花,迎接凯旋之师。散花洲由此得名,散花镇原名散花营,亦由此得名。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十三《江南西路· 兴国军下· 大冶县景物》云:

散花洲, 在大冶县大江中流之南, 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 吴王迎之至此, 骊酒散花以劳军士, 故谓之吴王散花洲。

卷四十七《蕲州·景物下》亦载:“散花洲,在黄梅县南六十里大江之北。按:王得臣《江夏辩疑》云:'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卷八十一《荆湖北路·寿昌军·景物下》载:“散花洲,在县东西塞山下,王得臣《江夏辨疑》云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 

清康熙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明弘治《黄州府志》明嘉靖《大冶县志》明万历《黄州府志》所载与《舆地纪胜》大致相同对散花洲的得名及方位并无异议,区别在于散花劳军者为谁,一说为孙权,一说为周瑜。

历来有不少学者相信黄州赤壁才是当年孙刘破曹之地。唐杜牧、北宋黄治、南宋陆游等诸多名流均持此说。清代《蕲州志》载:

明万历己未(1619)间,土人于江中散花洲得小钟一口,击之无声,兵宪王公回溪不能识。时大宗伯李公本宁(维桢)适过蕲,王质之。李曰:“此三国时周公瑾破曹兵,军中会食之钟也。共十有二,以重物击无声,以芦茎轻击之,其声始发。”验之,果然。是散花洲正由赤壁回军之地,故唐宋人信此以为赤壁左证。

清代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黄州赤壁沿革考》云:“宋《图经》《地志》指黄州为孙曹战地,即以乌林、祭风台、蕲水散花洲为其旁证。”明末清初大诗人邓汉仪有《散花洲》诗曰:

横槊高歌月满船,东南风起焰连天。

报知江左人才盛,无那周郎更少年。

散花洲与西塞山,一雄奇,一阴柔,隔江相望,共同见证了一幕幕铁与火的历史大戏的上演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阳兵
激荡四百年:殷孝祖作死沈攸之顾全大局,形势逐渐利好刘彧
周访[晋朝的将领]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34
五代骁将-元行钦
晋朝第十三位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