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侧脑室卵黄囊瘤MRI表现一例

本文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年第6期

患者

男,14岁,因头痛、呕吐6 d于2013年12月28日就诊。专科检查无异常。

MRI表现:左侧脑室前角增宽,内见1个团块影,约4.0 cm×3.8 cm,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1),内见多发斑片状T1WI更低、T2WI更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图2),周边脑实质及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偏,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3)。诊断:左侧脑室占位,考虑室管膜瘤。

术中及病理所见:术中见左侧脑室肿瘤约4.0 cm×3.0 cm,呈灰黄色,质地稍韧,与周边组织粘连,血供丰富。显微镜下结构主要由微小囊状或大囊状及实性结构组成,囊被覆扁平或立方上皮;可见内胚窦样结构,肿瘤细胞围绕厚壁血管呈放射状乳头样排列(图4),乳头外为球囊样结构;间质疏松黏液样,局灶还可见腺泡或腺管样结构,肿瘤细胞内外可见滴状红染、糖原染色(PAS)阳性的蛋白性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胎蛋白(AFP)(+++),特殊染色:PAS(+)。考虑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

讨论

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s,EST),是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结构与人胚胎时期卵黄囊相似,故命名为YST。颅内最常见于松果体区,其他部位罕见。因YST可合成分泌AFP,致多数患者血清AFP升高,故AFP对YST的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1]。本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室管膜瘤,未查血清AFP,术后免疫组织化学AFP(+++)。

影像表现:肿瘤多表现为囊实性,因生长迅速,体积常较大,密度或信号混杂,边界清楚,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血管丰富、粗细不等、迂曲成团,多可见瘤体内扭曲血管影,为本病特征性表现[2]。有文献报道,1H-MRS及DWI对颅内YST具有鉴别意义。1H-MRS提示YST存在胆碱(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比值明显升高及高耸脂质峰,与淋巴瘤表现一致。而淋巴瘤因细胞较致密,DWI呈高信号,YST因细胞组织疏松DWI则呈等或低信号。而颅内其他生殖细胞瘤与淋巴瘤相似,DWI呈高信号,低ADC值[3]。这对于YST及颅内其他生殖细胞瘤有重要鉴别意义。本例侧脑室YST体积较大,呈囊实性,信号混杂,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内血管影仅于增强矢状面可见,未行波谱检查。总体与文献报道其他部位肿瘤影像表现相似,但单发于侧脑室极其罕见,术前诊断困难,需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无法获取组织标本行病理证实时,脑脊液中找到播散肿瘤细胞亦可作为诊断依据[3]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本研究过程和结果均未受到相关设备、材料、药品企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6-08-22)

(本文编辑:张琳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理清:颅内脱髓鞘假瘤影像表现
“1张表”告诉你,“4种”桥小脑角区肿瘤如何鉴别?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与MRI表现
神经学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MRI特征分析
[神经影像] “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