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瞎忙三年,贫穷一生”:这可能是今年最扎心的人生真相


文 / 笔下长青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1


看这篇文章之前,想和你做一个小小的互动:
 
闭上眼睛,想一下你今天最重要的收获。
 
想好之后,记下思考的时间
 
接下来,把这个收获说给旁人听,记下说话的时间
 
最后,找张纸,用笔把这个收获写下来,记下写的时间
 
哪个用时最多?
 
一定是“写”。
 
但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样:
 
你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但真到动笔时,发现根本写不出来或者写不清楚:人们对一件事,存在着一个“想与写”的距离。
 
而“想”与“写”的距离,可能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这个启发,来源于《认知驱动》。

作者周岭,曾用3年时间,迅速成为一名行业大V。
 
而这一成绩,都源于他在36岁时的一个发现:
 
那些成长更快的人,往往都善于把模糊的想法,变成清晰的文字。
 
去年,他的爆款《认知觉醒》,让数十万人告别迷茫。
 
这一次的《认知驱动》,更能戳中你的痛点,并带领大家穿透那些避无可避的“成长陷阱”,找到走出困境的最优方法。
 
 

2

看不见的“成长陷阱”

“为什么自己一直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这是周岭遇到最多的读者提问,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
 
你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不甘于现状的你,从去年开始,就决心改变自己。
 
于是,你给自己定下许多目标:
 
每天早起;
每周至少跑3次步、读1本书;
一年内报8门付费课程;
······
 
起初,你会觉得自己变化挺大。
 
但一两个月后,你就会明显感觉到:
 
坚持真的太痛苦了!


在周岭看来,越是对这样的场景感到熟悉,越说明你掉进了一个看不见的“成长陷阱”——
 
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外向成长。
 
人的成长,可以分为“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两种。
 
内向成长,是围绕自身展开,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是围绕外界展开,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周岭说,注重内向成长,往往让我们培养出某个习惯,注重外向成长,往往让我们打造出某种技能。
 
习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技能却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两者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对外产出。
 
你可能一直在读书,但很少把读书心得写下来,形成有价值的笔记或文章让别人受益;
 
你可能很喜欢弹琴,却很少能用一首完整、熟练的曲子,给众人呈现一场赏心悦目的表演;
 
······
 
正如大多数人一样,只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
 
但,只有对外产出,你的价值才能被人看见和需要,从而感受到努力的希望。
 
否则,你很容易陷入专注于内向成长的自我感动,停滞不前。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自己忙碌一生,其实都是在培养习惯而非打造技能。
 
对此,周玲的答案很简单:培养习惯容易,打造技能很难。而趋易避难,是人的天性。
 
培养习惯式的成长,就像一场不用考试的学习,好坏无所谓,只要自己认可就行。
 
想一想,你的那些计划和目标,是如何被自己一次次搞砸的:
 
说要下班锻炼身体,结果晚上加班耽误了时间,索性就算了;
 
计划每天跑步一小时,今天状态不太好,干脆跑半小时就完;
 
读一本书断断续续,但最终只要能看完,就觉得目标完成······
 
相反,打造技能很难,是因为它的好坏全由外界评定——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投入,怎么自我感动,都不是评判标准。最终看的,是你能否向别人产出价值。
 
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主动跳出这个陷阱,做出更有效的成长选择。
 
这是个普遍的问题,但越是普遍,就越意味着,一旦你克服了它,就会迅速领先一大批人。
 
 

3

跳出陷阱,走“价值输出”之路


在《把时间当朋友》中,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叫:“交换才是硬道理”。
 
中学课本也教过我们,一件商品生产好之后要以自身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这正是经济学里一个著名的规律——价值规律
 
在周岭看来,对外产出的关键,正是价值
 
周岭最初也像很多人一样,在读书时,强迫自己写下心得。
 
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除了一些碎碎念的文字,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回头去看自己的笔记,他觉得很多都是敷衍,是在走形式。
 
他开始改变策略,放弃追求笔记的数量,转而追求质量。
 
每遇到一个有启发的知识点,他就查阅相关联的资料,以求读懂读透。
 
他要求自己,每一篇笔记或文章,都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改变一个观念。
 
有时候,一两个小时过去,他一页都没往前翻,甚至一整天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死磕之下,虽然进度缓慢,但认知和技能水平在迅速提升。
 
他写下的文字,也越来越接近底层逻辑,被越来越多的人点赞。
 
2017年,周岭开始公开写作,身边和他一起开始的小伙伴有几百人。
 
有人擅长靠起标题博人眼球,有人是蹭热点新闻的高手。
 
但周岭提笔时,只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
 
如果答案是没有,他就不写。
 
三年后,许多曾经一起的伙伴早已放弃,只有他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何止是写作,价值交换规律几乎适用于任何一件事。
 
如果写作是生产有价值的内容,那么成长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很多人在制定目标时会说:
 
“我想变得很有钱,我想成为学霸,我要养成5点起床的习惯······”
 
但他们忘了,比“我想要什么”更重要的,是“我能给什么”。
 
以前,周岭总觉得“利他就是利己”是一句鸡汤;
 
后来,他才明白,这是世界真实的运行规律。
 
 

4

用“复制”的视角看世界


如果坚持价值输出,让周岭尝到回报的甜头,那他第一本书,则是帮他建立了在行业的个人影响力。
 
罗振宇曾说过:
 
“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利,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
 
而想达到影响力的核心,就是:复制。
 
比如最近微博上有条热搜:#不倒翁小姐姐被指不配当火炬手#。
 

网友对此争论不休。
 
反对的人认为:她一个网红,什么都没干,凭什么当火炬手?
 
而支持的人觉得:小姐姐对西安旅游做出了贡献,完全有资格担任。
 
撇开配不配的争论,小姐姐走红这件事,本身就验证了一种“复制”的力量。
 
给西安旅游事业做贡献的大有人在,为什么火炬手偏偏是她?
 
其实是因为,她那个“不倒翁”的走红视频,被网友自发传到了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她的宣传价值,在无限复制下,被放大了。
 
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
 
一堂课,只能讲给几十个学生听,但如果把它录成视频发到网上,就可以影响成千上万的学生·······
 
“复制”的逻辑,可以让我们产出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就像周岭,出版了书后,即使今后不再从事文字工作了,其已有作品的版税,依旧可以让他持续获得收益。
 
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复制,最大限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
 
当你拥有了“复制”的视角,你会发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5


周岭经常遇到读者类似的质疑:
 
做个普通人,就应该被鄙视吗?
 
我为什么一定要变得优秀?
 
我就想一直待在舒适区,不行吗?
 
······
 
对此,周岭的回答是,“普通”没有错,追求幸福也未必一定要变得优秀。但是,我们需要警惕这种观念导致的人生“无意义感”。

 
他在书中分享过他一个读者的例子。
 
这个读者说,她曾经坚持早起3年。但3年后的某一天,她突然不愿意早起了。
 
因为她始终不清楚早起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她甚至不知道用早起的时间来做什么。
 
在周岭看来,这其实就是只看到了目标本身,而不知道目标背后的意义,动力势必不会长久。
 
每个人都有一个终极命题,即: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周岭以前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困惑,所以浑浑噩噩度过了很长时间,直到36岁才找到答案:
 
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如果你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正确,不妨假设它是对的,然后主动去做成一件事。
 
然后,你会发现:
 
“你认真做一件事,会解释所有的事。”




©作者简介:笔下长青,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那里有一群老派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欢迎关注。当世界下沉,我们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驱动》: 你之所以还未蜕变,是因为你不懂得有效成长
《能力陷阱》像领导者一样思考,4步开启卓越人生
利乐是如何成为了国内乳业包装的霸主?
每天一本书专栏·11月大盘点 | 陳小剑
除了专业知识,你还得掌握这7项必备的软技能丨读书笔记
20多岁做什么,可以在30岁后获益匪浅?掌握这三点,超越同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