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龙堂分享篇——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长寿!!

每日一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问题

发怒时的心情就像一杯被搅动的水,沉淀物随着上下翻滚,水就会变的浑浊。人的身体也像这被搅动浑浊的水,气血会失衡,脏腑升降机能紊乱。

当水静下来的时候,杂质慢慢沉淀,水就会变的清澈。我们的心情要像平静的水一样,只有心平了,气血就会运行和谐顺畅、升降有序。这就是所谓的心平气和。

很多人,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去很多家医院检查、拍片、化验都显示一切正常,但就是查不出原因。医生告诉没病,但是为什么还难受呢?

这就要从自身的情绪上来找问题。

一个健康的人,体内气的运动一定是顺畅的。如果气的运动不顺畅了,身体就会感到难受。影响气的运动的因素很多,不过最直接的莫过于自己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古人总结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例如怒则气上,是说怒气会改变气的运行方向,人的气在身体内是按照水升火降来运行的,发怒后,气就会往上走滞留在上部。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发怒的人会面露红光,怒发冲冠。此时心火不能下降,肾水不能呈上,肾主水,肝主木,肾水不能滋润肝木,造成肝火大,就形成我们常说的肝阳上亢。这时候人容易昏昏沉沉。长期以往会容易患上高血压。

还有一些患者,中医调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也不见效,或者见效甚微。这时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情绪。

许多病仅仅靠药是治不好的,必须调整心态,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气的运行顺畅了,病自然会好。

那么心态调理不好怎么才能让身体健康,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情调节还是要靠自己,关键是想不透、看不开。一只小鸟,看见一棵树,会觉得很高,看见一个小池塘,会觉得很大,因为小鸟的眼界很低很窄。如果将眼光放高远一些,就像一只鲲鹏,直上青天,一飞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么,你还会在乎那些树和池塘吗?

人也是这样,如果你用金钱和官位的砝码来称自己,你就会看不透想不开;如果你用生与死的砝码来称自己,身外的一切皆不重要了。

     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想着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以前的功名、金钱都是浮云。

为什么此时才会清醒呢?

那是因为此时你是一只鲲鹏,你是用生死来衡量生命。但是当病好以后,又开始追逐功名利禄,斤斤计较。因为环境又让你变回了一只小鸟。站不高就看不远,一点小事就会另人坐立不安,胡思乱想。一会忧郁恐惧,一会悲鸣愁思,这样一来,体内气机一团作乱。身体怎么会健康呢。

试想想那影响你的一点小事是否足以让生命停止,让世界毁灭,让你有理由牺牲健康?

《皇帝内经》里的这两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现在的健康领域提出各种养生疗法。这些似乎都有道理。我们看那些长寿的老人,可能体型各异,饮食习惯也有千差外别。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我们没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能长寿。

现在,许多人都将疾病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的病毒,生怕沾染上,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摸,其实,我们最应该注意的是身体内的病毒,当忧思、悲伤和恐惧成为习惯时,疾病就离我们不远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站桩打坐,打通我们的经络,修养我们的内心,无论外界如何骚动,我们都能保持内心平静,也就远离了疾病,这便是《黄帝内经》说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长寿,人的心胸开阔了,把一切都看的很淡,那么身体内的气就会顺畅,这样就是“真气从之”,那怎么会生病呢?

因此,想要健康长寿,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眼界,看淡一些功名利禄。但是任何情绪一旦过度,都会影响气的运行。愤怒的情绪会让气往上涌。那么激动的兴奋的情绪会让气的运行涣散。大家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一片文章是叫范进中举,讲的就是范进终于考的举人,因为欢喜过头而变成了失心疯。

这就是因为高兴过了头,气往外散,心火过旺,由于气散无法推动肾水来灭心火,而造成我们所说的失心疯。中医称这类现象为“喜伤心”。 




想必大家对《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很熟悉吧,大家一谈及林妹妹感觉都是一副弱不禁风,悲思成疾的样子。这是由于悲伤的情绪会让气的运行消沉。

《黄帝内经》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人悲伤的时候肺叶就会张开,心跳加速,此时就容易抽泣,心肺之气受阻,热气不能发散,气便会消沉。中医讲了“悲伤肺”,过度悲伤的人易患肺部疾病。



“恐伤肾”恐惧会让人的气往下走,人一恐惧,气就会往下运行,肾在身体的下部,气一下子都聚集在了人体的下部,肾脏一时承受不了,此时会造成肾气不固,人就会出现小便失禁、遗精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吓的尿裤子。

我们常常看到电视剧里演到,一有天灾人祸的时候,人们就会惊慌的四处乱窜,六神无主。

这是由于过于惊慌会造成身体内的气乱,身体内的气是按照“水升火降”规律进行的,心火下降,肾水上承,肺气下降,肝气上升,胃气下降,脾气上升。

然而,人一惊慌,气就会乱作一团,让原本改降的上升,该升的下降,这样整体有序的运行被打乱,身体就会被乱指挥,能不四处乱窜吗?



    忧思会让人气结。就是我们所说的气滞。《黄帝内经》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悟,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一个人总是忧虑,经常为小事烦恼,就会过度的把心神耗费在小事情上,此时气就会聚于某一处而不运行,忧思便会成疾。

中医讲“思伤脾”,忧思过了头,气血消耗不足以颐养脾胃,就会常常会茶饭不思、胸胀肋痛,气滞留在了胃里,使得胃气不畅,人就容易消化不良,患上胃病。




 养生没有别的秘诀,关键就是要想得通,想得越通,活得越长,不哀悼过去,不担心将来,用真诚和智慧之心好好活在当下。

人是理性和感性的,没有七情六欲,就不能称之为人,但是需要以理节情,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感情,可以喜,可以悲,可以怒,可以思,但是要有一个度,只有做到了这样,人才能获得长期的健康。

最后,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控制你的情绪✡️ 《塔木德》
一日禅:宁静之心 能让我们远离喜怒忧思悲恐惊
罗大伦:慈悲是长寿的秘方~
210气从少腹上冲
肾著
养生秘诀|心平气和,百病不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