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美了北京的水,润了首都的魂 保护生命之水 建设绿色北京

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美了北京的水,润了首都的魂 保护生命之水 建设绿色北京

2012-02-28 09:50:23 作者:phpcms 来源: 浏览次数:7 网友评论 0

水,润泽万物,涤靓芳华。
    然而,北京缺水。
    据有关部门测算,10年前北京的水资源量为37亿立方米,人均可以达到300立方米。但是现在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降雨量的减少,使得北京的地表水进一步减少。同
水,润泽万物,涤靓芳华。
    然而,北京缺水。
    据有关部门测算,10年前北京的水资源量为37亿立方米,人均可以达到300立方米。但是现在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降雨量的减少,使得北京的地表水进一步减少。同时,人口数量又在不断地激增,使得本市本就存在的“水问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如何保护好北京的水?如何让北京的水多起来,美起来?
    2011年,北京市深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和中央1号文件、市委九号文件精神,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为确保首都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是,我们看到干涸了多年的永定河,重又焕发光彩;我们看到曾经脏臭的北运河,重又水清岸绿,我们看到宽阔的潮白河,一群群水鸟起舞……我们看到,北京的水,真美。


3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惠及6万农民


    2011年,北京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水源保护、休闲观光、绿色产业、和谐宜居四种治理模式,建成3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平方公里,惠及106个村6万余农民。
    时至今日,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已经在北京的京郊大地发挥了显著的效益。
    溯源治污,确保了北京的水源安全。本市陆续建设村级公共污水处理站840处,污水日处理能力4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近1000吨,污水达标排放,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监测结果表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水质三类以上。
    改善环境,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本市栽植经济林31372公顷、乔灌木82877公顷,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发展节水灌溉15242公顷,村庄绿化73万平方米。同时还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沟域经济发展,富裕了农民,治理区农民人均增收超过600元,年人均增收20%以上。
    保护生态,维护了河、库的健康生命。近年来,本市修建生态防护坝83公里,建设河、库滨带40万平方米,恢复湿地24万平方米,清理沟道40万立方米,维护了河道自然形态,恢复了河道生态功能。
    促进郊区生态文明的建设,自本市树立生态修复理念以来,封禁治理近3000平方公里;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转变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目前,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大水源地保护创造的典型经验,已经得到水利部和全国各地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水利部评价北京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北京品质的象征,是首都的符号,已成为全国的典范。


36项防治指标为绿色北京护航


    北京缺水,面对有限的水资源,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是摆在北京水务人面前、关系着首都未来的一道大题目。
    去年,本市按照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开展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订前期调研工作,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对33项条款进行专题研究,细化内容,为修订夯实基础。并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编制公路、矿产资源、输变电、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水利建设6类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导则,明确了边坡绿化率、雨水集蓄利用率、土石方综合利用率等36项防治指标,以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自此,本市进一步健全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制。
    水务、环保、发展改革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联动,从源头严把项目审批关,去年全年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608个,水土保持方案呈现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
    这其中,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对外联络道路等50余条公路项目采用水土保持生态护坡、修建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合理调配使用土石方、充分利用表土资源、杜绝“挂渣”现象等水土保持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建设绿色通道;
    平谷区马坊镇居住项目等300余个房地产类项目采用水循环利用、中水回用、污水达标排放、协调利用土方等水土保持措施,创建宜居社区,建设民生水保;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房山区良乡水厂工程等60余个水务项目采用柔质护坡、表土利用、植被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建设生态水务;
    北京奔驰汽车等汽车研发、制造项目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解决园区内雨水、污水、中水的合理利用,选择适宜的水土保持乡土植物进行栽植,降低园区运行成本,建设生态园区。
    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本市还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日常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实行市、区县两级联动,区县属地管理五级互动的执法检查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落实责任人,充分发挥10800名农民管水员的水土保持义务监督员作用,推动监督执法实现全行业覆盖、全社会管理、全过程控制的目标,全年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检查245次。
    成绩逐步显现,去年全年,本市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涉及防治责任范围134平方公里,社会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45亿元,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694处,可集蓄雨水12.64万立方米,植树251万棵,种草1739万平方米,建设水土保持挡墙74公里,建设工程护坡64万平方米,建设植物护坡109万平方米,恢复植被49.23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54万吨。
    为绿色北京保驾护航,本市有效地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服务了绿色北京的建设。


科技确保水土保持接轨国际水准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水,将为之增添异彩。为此,本市水务部门用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确保了北京水土保持工作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去年,本市引进了德国蒸渗仪和土壤水吸力仪等先进设备,弥补北京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的空白,并完善包括11个坡地径流场、163个坡地径流小区和14个沟道控制站在内,覆盖五大流域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本市全面开展了泥沙、水质、水量等6类指标监测,采集数据2万余条,对降雨侵蚀力、地表径流量、土壤流失强度、污染物流失量、典型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状况,向社会发布年度水土保持公报,为政府部门决策和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并完善水土流失自动监测系统,探索水土流失精确预测、信息自动采集、远程传输,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为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夯实基础,本市全面开展了普查工作,对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措施、侵蚀沟道、泥石流沟道、小流域主沟道水文形态、小流域出口水质水量、山区流域水系、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等八项内容进行调查,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单元抽样比例由国普要求的1%提高至4%,普查成果实现“一张图、一个库、一个平台、一套表”,为水土保持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为提高建设水平,本市依托科技部中德合作项目,应用IWAN模型和中尺度Web-GIS模型探索土壤侵蚀和氮、磷等养分的输移规律,引入欧盟近自然治理理念,借鉴《欧盟水框架指令》标准和流域管理机制,建设6条小流域、100公里小型水体修复工程。在此基础上,制定北京市小流域生态修复规范标准;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分级评估研究,提出涵盖13个主要指标的5级标准体系,推动全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国际接轨。


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功在千秋


    水能靓丽城市,水能滋润万物,保水护水,谁人之责?我们每一个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是本市的一大亮点。
去年,以新《水土保持法》宣贯为契机,本市采取系统培训、送法上门等形式,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张贴宣传画2万余张,增强了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同时,还开展了“保护生命之水,建设绿色北京”主题宣传。结合全国科普日——珍爱北京之水展览,开展“构筑生态防线,保障水源安全”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持水土资源”主题宣传。建设了门头沟龙凤岭、延庆上辛庄、密云石匣三个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年接待中小学生3200余人。
    水土保持“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园区、进流域”,既面向成年人,更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学校带家庭、辐射全社会,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落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北京城乡发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将围绕“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三大水务建设,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服务城市的生态系统,突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PM2.5的预防和治理作用,突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对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的作用,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本市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围绕一个中心,达到两个率先,构建三道防线,采取四种模式,做好五个服务”,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即围绕水源保护、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个中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在全国率先建成水源保护体系;构建远山生态修复、近山生态治理、河滨及平原区生态保护三道防线;采取水源保护、休闲观光、绿色产业、和谐宜居四种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服务生态安全、水环境安全、水源地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设。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促进首都城乡“水源安全、生产发展、流域生态、健康宜居、人水和谐”。
    水,将为北京带来更多的美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一五”时期水利工作的十大重点任务
走进水专项 | 常国梁:治理、修复、保护,北京为生态清洁小流域构筑三道防线
河北丰宁: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之一(福建光泽县)
观音阁水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