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喝茶,还是得用盖碗,才最讲究

 深谙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而以寻常杯、壶泡茶,其实是不利于闻香观形的,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

所以说,喝茶,还是得用盖碗,才最讲究。


一.何为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具有浓厚的文化含义。

《易经·说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三才之说,立意高远,代表人与天地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以此积极活动,改变命运,是一种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二.盖碗的历史

盖碗的来历要追溯到东土大唐了。西川节度使崔宁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烫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宏承号

《演繁露》载: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这就是盖碗的前身,叫托盏或者托子。

崔宁任节度使是在770年前后,应该是托盏出现的大概时间。

875年埋藏到法门寺地宫的那批宝物里,就有一件琉璃托盏(上图),是最早的能考证出时间的实物了。


三.盖碗喝茶之妙

说完盖碗的历史和文化,咱再来谈谈盖碗喝茶之秒。

作为“三才碗”的盖碗,自然不负三才之名,堪称是饮茶中最为讲究的茶碗了。

梁实秋《喝茶》一文中说: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为托,可免人烫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盖可掩半合,阻住茶叶,又能避了壶堵杯吐之烦,十分惬意。

且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于水面搅动,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鲁迅也认为: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步骤和小技巧。

盖碗的具体使用顺序如下:

1.洗杯——白鹤沐浴

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2.落茶——乌龙入宫

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冲茶——悬壶高冲

冲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

4.刮沫——春风拂面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汤——玉液回公

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6.点茶——韩信点兵

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宾使用。

7.看茶——赏色闻香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边啜边嗅,浅尝细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岩韵。

清 胭脂红釉盖碗 (一对)

清同治 米黄釉粉彩竹纹盖碗

黑地景泰蓝博古盖碗

清光绪 蓝釉雕寿字盖碗

清乾隆 青花粉彩“一团和气”纹盖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碗、瓯、盏、杯,历代茶碗演变的背后是饮茶方式的变革
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背后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懂不懂茶不重要,用的茶具喝对茶才重要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历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图)
从由来、使用到选择,一篇文章学懂盖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