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庵先生关于“律诗四病”说

第一、关于“平头”

所谓“平头”,又叫“四平头”、“四屏风”。即律诗中间两联第一、二字,忌用词性相同或相近的词组。

例诗:杭州喜江南梅度支至

唐·陈文惠

公望当年最得君,画图城郭喜同群;

门前碧浪家家海,楼上青山寺寺云;

松下玉琴邀鹤听,溪边台石供僧分;

情多景好知难尽,且倒金樽任半醺。

采庵先生指出:此诗中间两联开头第1、2字,“门前”、“楼上”、“松下”、“溪边”,系词性相同的名词词组(名词+方位词),即属于“平头”。

第二、关于“内外同科”

所谓“内外同科”,又叫“同科”、“四同科”。即七律中间两联的第3、4二字,都是使用词性相同或相近的词组。

例诗:汉武

宋·刘筠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先生和他的诗友陈竹东指出:此诗中间两联的第3、4两字,即“欲看”、“先成”、“几迁”、“未就”,都是“副词+动词”组成的动词词组,犯了“内外同科”的毛病。

第三、关于“断腰”

所谓“断腰”,又叫“折腰”、“四折腰”。即五言律诗中间两联的第三字,七言律诗中间两联的第五字,都用动词或名词、虚词,其词序排列均为“1-2”、“1-2”;“1-2”、“1-2”。

例诗: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江底,一片降幡石头

人世几回往事,山形依旧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采庵先生指出:此诗中间两联的第5个字,分别为“沉”、“出”、“伤”、“枕”,都是动词,即属“折腰”。还指出:此诗第1、第7句的第5字“下”、“为”,亦是动词。据此进一步指出:“此诗呆滞之至,而被称作压倒元白之作,可见古人漫不顾此。今我看来,是不足为法的。”

第四、关于“合脚”

所谓“合脚”,又叫“四枱脚”。即五律中间两联的第3、4、5三字,七律中间两联的第5、6、7三字,其词序排列均为“2-1”、“2-1”;“2-1”、“2-1”。

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采庵先生指出:此诗中间两联犯了“合脚”的毛病:“芙蓉水”、“薜荔墙”、“千里目”、“九回肠”,其词序排列均为“2-1”式。同时指出此诗还犯有“平头”的毛病,即指“惊风”、“密雨”、“岭树”、“江流”,都是副词+名词的名词词组。

先生认为:此诗中间两联的第3、4两字,即“乱飐”、“斜侵”、“重遮”、“曲似”,都是由副词+动词组成的动词词组,犯了“内外同科”之病。

因此采庵先生进一步指出:这是一首很多人称赞是充满感情的好诗,但在诗艺上,句式雷同,十分呆板,中间两联就是平头、内外同科、合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塘潮先生(诗词52)
浅谈律诗的合脚
古典诗八五律第二讲
律中的摞眼 同构 四平头
第十一讲专题讲解对仗合掌
格律诗的句式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