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密州夜话

文/郝忠勇

于老师来潍坊参加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会议送教,会议结束,留下来了,准备第二天和媳妇一起从诸城去烟台。所以有机会约请他们两口子一起吃晚饭。大冷天的,我提议到京来顺老北京火锅,汤汤水水的,还暖和一点。

跟于老师相识多年,并没有几回当面把盏的机会。“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我建议小酌一下,并用两指比划了一葱叶那么宽的量给于老师看,就这么一点,多了咱一点也不喝。落座之后,于老师一直对下午的作课念念不忘。说送课就是要给人家留下点什么,课堂中间有一段时间,自己脑子一片空白,跟学生交流了什么也不知道了。看出自己不是很满意,颇有自责之色。因为会议中间我出去一趟,迎接刚到的省专家张伟忠老师,并没听到他所说的这一段。我说,于老师课堂开头的一环节,课前下发预习单,收集同学们预习成果,分类整理,从课前预习入手进入教学就不简单。从学生说,他们知道了自学的意义,学会预习了,课前根据老师提供的预习单,不但要通读课文,每个人还要提出自己的问题;从教师来说呢,教学从当前的学情出发,这就是基于感受、质疑和发现的语文课堂,较好地贯彻了张伟忠老师关于新课堂的教育思想。——就这一点点,也够学生和老师受用不尽了。再说了,哪能每堂课都那么完美呢?您要咳唾成珠,满堂生彩,老师们倒会炫惑仰望,不知从何学起了。不闻大成若缺乎?名师出场,留下些许缺憾,还有进一步修正思考的余地,就别想《猫》的事了……于老师开始释然。汤锅煮开了,我们慢慢地一边吃,一边闲聊。

于老师说起外出讲学活动多,有时临急就得找人代课,好几回还是媳妇捉刀上阵。我啧啧称奇:“啊呀,不错呀!这学校快办成夫妻店了。弟妹也是教语文的吧?”“教体育的。”——这回答着实意外且令人绝倒,我脑子转了好几个圈后,才迸出那句我们经常骂学生的熟语:“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你肯定想不到,人家教体育的,却上得蛮好,不光停留在师生有新鲜感上。我问您是怎么代课的,她说我就看着他们,布置他们读课文、背课文……好家伙!不幸言中,这简直就是语文的期门穴,这就是绝招嘛。我们课堂上充斥着讲解,充斥着分析,充斥着操练,少的不就是读背这最传统、最有效的工夫吗?

“我有时也讲。我说辛弃疾会武功,学生就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这倒非同小可,看看,人家还知道辛弃疾会武功呢,体育老师口中描绘的一定是别样丰采的人物形象吧。史载辛弃疾听说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愤然率领五十多人的轻骑,突袭几万人的敌营,生擒叛徒带回了建康,交由南宋朝廷处理。何其英武,何其神勇!这剽悍豪迈之气与体育精神真的非常搭边,恐非体育老师不能传其神。这么看来,学科的交叉整合真是在在处处啊,我们可不敢拘于一隅抱守残缺死守学科本位了。

酒过三巡,说起今天会议上张博士提及的吴伯箫,也是莱芜人。于老师说吴伯箫曾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因为是老乡,还有过接触。我们谈起以前老教材中有一篇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写的是作者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菜岁月的深情回忆。里面写种菜的乐趣时,引用了苏轼《后杞菊赋》里的一段话:“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我说,您知道吗?这几句就是写在这儿。我指了指脚下的土地。

见于老师很有兴趣,我也兼有为诸城旅游品牌吹嘘代言的意思,就顺带着科普显摆了一下。苏轼是北宋熙宁七年到的密州,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季节,一样一样的,也是冬至月,滴水成冰的日子。当时的诸城经历着旱灾、蝗灾,盗贼遍野,民生凋敝。苏轼在《后杞菊赋》这样记载:

“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日子虽然清苦,精神是自由的、富足的。苏轼当时从“雕墙之美、湖山之观”的杭州,来到“采椽之居、桑麻之野”的密州,是“自请外调”,是完全自愿的。他爱民如子,勤于政务,一年过后,政绩斐然。在《超然台记》里他记录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神奇变化: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吃野菜也能把自家给喂胖了,千年之下,除了苏轼之外,世间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寂寞山城的苦日子,不但没有弄得苏轼穷愁潦倒,反而使他身宽体胖、返老还童了。苦日子,在达观的人们那里也能过得活色生香,这也是吴伯箫引用苏轼原句的用意,其精神境界,如出一辙。

我继续给于老师兜售广告:不但这个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是写在这个地方呢。这次您太匆忙,就算了,下回来诸城,我给您导游一下超然台、雩泉等苏轼胜迹。于老师连说,一定一定,教语文的,必须要去看的……

我们还聊到乡人赵明诚跟李清照,这一对金童玉女,堪称有情人之标杆,可他们的父亲却是一对冤家。大宋这段时期党争厉害,人都自然地被分派别、站队伍。两个老头明明今晚在家里还摩肩抚背,称兄道弟,明天朝堂之上,却又是分庭抗礼,吹胡子瞪眼,刺刀见红的另一番景象了。苏轼对李格非挺好的,因为李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而赵挺之就不怎么受苏轼待见,《宋史》妥妥地记录在案:“及召试,苏轼曰:'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真是狗血淋头啊。想想彼时彼地人物之音容笑貌,也是又好玩,又可乐的……

酒酣耳热之际,我又探听我们共同的一位老朋友,历城的王老师,很久没联系,不知近况如何。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出版人,好多年前,我和于老师俩都跟着王老师参编过一套名著阅读的丛书,据说现在市面上还有再版销售。于老师说,王老师身体不太好,前些年发生过中风,有次路过想去探望一下,被家属谢绝了,说能认人,但说不出话来。一时,我们都默然了。嘈杂的环境里,只有铜锅子咕噜咕噜的沸声……

丝丝缕缕的,心头又勾出苏轼的几句诗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世间的事事物物,看似秋风扫落叶一样,一切都归于虚无。但是亲历过的人,心中还有或完整、或残缺、或明晰、或隐约的影像,这些又是无中的有。身在其中的人偏能真切地感受到,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譬如庚子年寒天里这个暖暖的冬夜,酒醒之后,絮絮叨叨的一些胡话傻话会随风飘逝,只言片语也会留置在记忆里,保存起来,并不容易抹掉。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不知不觉,我们都有了些酒意,要握别了。桌上菜剩得很多,一瓶白酒见了底。我们开始的约定,是浅浅地抿两口的。

于老师,大名叫于立国,济南莱芜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跟着老王学知识·苏轼在密州(诸城)写过的诗词·一
苏轼任密州(今诸城)知府两年,政通人和,...
语文学习五遍读书法
想起了那位“不会教”的老师
听王君聊课(69):精致家常与满汉全席——漫谈余映潮老师和卢望军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与超然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