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搬家

文/擎柱

真是没有想到,年近八旬,我又一次搬家,告别了生活20 多年的教育局家属院,来到新建的度假区民生凤凰城1号院。脱离了纷繁嘈杂的闹市,置身崭新整洁宽敞舒适的新区,除了欣喜,浮想联翩则实属情之所至势所必然。

我自结婚成家至现在,总共11次搬家——在原籍4次,来聊后7次。至此,这林林总总的搬家往事,像纪录片一样在脑海里再现出来。

我的婚房是上世纪60年代老家中的东厢房,它是一座年过百岁的老寿星。虽是土坯房,几经修缮却至此依然忠实地执行着为主人遮风挡雨的任务。这不,精心整理后,又做新房用。历史这么悠久的建筑为吾辈作新房,现在看来似乎有些亵渎大驾的意味,其实在那时这样做实属别无选择,唯有如此。两间房共长不过7米,宽、高均不过3米,站在土炕上,抬手就能碰到屋顶。室内除土炕外,只有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和洗脸盆架而已。随着子女的出生,又搬过两次家。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我才拼尽家财,又东拼西凑向亲友借债盖起了一套完全属于我的宅院。这座院落有正房4间(分成两室),厨房一间,门房一间,厕所一间,我还在院中打了一眼压水井,利用盖房余下的木料请木工做了两个大立柜和桌凳等一些家具。这时,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不仅是新房新院住着方便称心,同时内心里也有总算赶上了时代发展的自豪。没有想到,春天盖好新院,夏末我便通过公开招考由地区教育局分配到聊城地区职工子弟第二学校,任高中教师。老家离聊城近百里地,来这里工作就必须有个安身落脚的家。

刚来学校,暂时住大会议室旁边的一间小办公室,后来又搬到双人居住的教职工宿舍。之后又因为孩子们跟着我来读书,校方照顾,给了我一间宿舍,家具也是学校提供的。两个孩子同时高考升学后,我便将妻子接来,至此我算是把全家都搬到聊城来了,这次搬家虽然简单,但意义重大——标志着我的家庭告别了农村来到城市,当时依然是住一间宿舍。一间屋住3口人实在不方便,妻子偶尔嘟囔:“放着新盖的宽房大屋不住,来这里遭这种洋罪。”我便笑着说:“反正我得住这里,嫌窄巴,要不我把你送回去?”相视一笑而已。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从一间宿舍搬到一间半的宿舍,因学校盖楼,我又搬家一次,属同户型搬迁。后来我搬到两间宿舍、一间厨房的一套院去住,我感到特别满意,曾感叹就在此终了余生,也感到满足。后来我调到市(东昌府区前身)教研室工作,还是住在这里。学校要扩建、盖楼,脚手架搭在我门口台阶上,正好我在教育局分得三室两厅的房改楼一套,我就赶紧准备搬家。

往楼上搬,况且是三室两厅,原来的家具肯定不够,更别说还有些破损的不能用。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我们本着新旧兼用、能省则省的原则,购置了一些新家具,修理、改制了一些旧家具,就匆匆忙忙地搬到了教育局家属院内。看到这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足不出户、样样皆有,窗明几亮、干净宽敞的新家,仿佛进入另一个鲜活的世界。住楼房现在看来很平常,甚至有人会有些反感,但要知道,那是23年前,当时住楼房的毕竟是少数,能住楼房是相当多的人的奢望。我不只一次地说,“活到50多岁,也住上了楼房,吾愿足矣。”

这一住就是23年(这中间有4年多我们在威海照顾孙子上学),近几年因年龄越来越大,体质越来越差,越来越感到爬楼吃力。我们不经意的感叹、自语,被孩子们听到,我们行动越来越迟缓的变化,被他们看在眼里,不知他们是怎么商量的,由大儿子出面,在民生凤凰城1号院买了一套楼给我们。他们只是说:“这里环境好,楼房配置高(配有新风系统和直饮水系统及智能门锁等),服务档次高,你们住着肯定最合适,我们也放心。”并一再告诉我们,愿意怎么装修就怎么装修,愿意买什么家具就买什么家具,其余什么都不用管,都不用考虑。我和老伴合计,这或许是今生最后一次搬家,经济也已非只许因陋就简、得过且过了,也应该好好地搬一次家。因为买的房是装修房,我们也没做大的改动,只是根据我们的需要,略加变动。家具、电器全部买新的:客厅、餐厅家具各是一套水曲木的,床、柜是一套黑核桃木的,电器是清一色的海尔品牌。就连被褥也换成了虽非新做却也未曾用过的。搬完家安排好了,望着这崭新的、我终生最满意的新居,打趣地对老伴说:“你看,除了人是旧的,其余全是新的。”“这套楼给海归夫妇做婚房,应该也算不错吧。我们这把年纪住这样的楼,是不是浪费资源暴殄天物啊?”相对而笑。

回顾历次搬家的经历,作为多思善感的退休教师,怎能不感慨万千,怎能不行诸文字呢——尽管口笨手拙?——前辈们给我安排的起点太低,这不怪他们,这是诸多因素使然。改革开放让我凭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桶金,修建了我的第一处家园。恢复高考的春风,吹开招考制度的大门,我借此浩荡春风冲出农村飞到聊城,孩子们也乘风冲出农村。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洪流,催促我离开学生课堂,走上教研讲坛,购买了一套房改楼。社会的日新月异,孩子们的兢兢业业,合力为我构筑了幸福的晚年。回首虽仅需片刻,现实却是七八十年,这多半个世纪,真可谓天翻地覆前无古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搬家
“搬家会穷三年”
真实四合院
王伯顺 || 搬家
农村老话说“近搬家穷三天,远搬家穷三年”, 搬家真的会“穷”吗?
我又一次搬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