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酒》其五:十个字,一条河

作者:王晓莉

很多年前,我与一群人专程去星子县(今江西九江庐山市)栗里村,拜访陶渊明故里。当时颇年轻,我在栗里走一圈,只依稀记得村里路有点泥泞,猪在泥里打滚。同行的人也许就陶公渊明也聊了数句,我却无印象。我不是第一次犯这种身在某处,却无缘某处的错误。但对伟大诗人生活的村庄,我留得的记忆竟然如此之少,其实是因为那时还不懂陶渊明。

对陶渊明的认识,最初都来自从前做学生时,于课本上学到的那些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作为少年,我于字面理解它们,作为知识我记住它们。它潜伏在那里,等到人越活越老,某种机缘巧合之下,它便冒出头来,突然复活,突然动人。就如陶诗,我感谢当年于中小学课本中汲取的那些基本营养。这些营养且在时间里发酵,且有自身经历与逐年变更的心绪,也逐渐加入。多年以后《陶渊明集》成为我的书架上最容易取到的那本,对陶渊明研究颇有心得的顾随先生的书也一本本收齐。读过的陶诗,会在生活中一句句浮上心头。“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他说的都是中年后我获得的常理与常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诗中最广为流传的,这十个字,成为一条长河,流动不歇,且是在生长的。顾随先生研究陶诗40年之后,也还是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二字,是谜,千古之谜。”顾随对于陶渊明与杜甫这两位中国伟大诗人的评析是“真知灼见与真性情俱在”。他的弟子叶嘉莹也是读陶透彻,她曾说:“千古以来写孤独形象写得最好的就是陶渊明”,她由此引申到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就是“纵使世上无知音,又有什么可悲伤”。

菊花、篱笆、南山,全是物,它们都是实的。合在一起,便成为一幅实景画。这幅画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地成为了隐士精神的象征。

切身,就必须真实。陶渊明是低平的真实。我用“低平”,不用“卑微”,因为我愈来愈觉得陶渊明这样的人,他对个体之微的体察比谁都清醒,但他内心却无尊卑之别。他是如水一般处“低”,与周围人持“平”。而且他似乎并不像其他众多文人诗客一般,需要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要经历挫败、纠结,而后才获得某种修正,某种终成正果。一个“终”字,有何其多的一言难尽。而陶公渊明,却几乎天生如此,天然如此,如玉无价。他以田园入诗,终又在诗歌里,存留下中国人共有的另一个更恒久、更广袤的田园。

十个字,一条河。一条言有尽意无穷的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见”能否改为“望”字)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训练
陶渊明的一首名诗,被人抄错一字,苏轼得知后很不淡定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该怎么读?苏东坡早就已定论
“见”与“现”,“望”与“见”
陶渊明好诗好句20句,值得收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