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山还是山——如何找回本真自我?

前两天看了小小鲸在群里推荐的视频《1分钟诠释什么是正念》,我的心被融化了。

我其实没正式学过正念,只参与过正念冥想活动,有过一些体验而已。闭上眼睛,放松呼吸,注意力集中在鼻腔,体会呼吸时空气流经鼻腔的感觉……觉察自己脑海中的念头,只是觉察,当你发现被念头带走也没关系,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你的鼻腔来……

我本来以为这个视频是个知识科普,带着好奇心点开看。没想到这只是一段家庭录像,估计是妈妈从旁边录的,一个3岁孩子弄洒了果汁。这个孩子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直接击溃了我的所有观念,直达内心深处。

01

看山是山

视频中,孩子抱着果汁瓶往地上的杯子里倒果汁,他个子太小了,果汁瓶在他手里显得好大一桶。倒满两杯后端起杯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没拿住,一杯直接掉在了地上。孩子停顿了一下,自言自语道:我要先清理干净。于是拿来抹布低头认真的擦了起来(并没有擦干净,他实在是太小了)

擦完回去把洒了的一杯认真的重新倒满,重新端起两杯往外走。走到门口踩到刚刚洒的果汁滑倒在地,两杯果汁全都掉到了地上。他爬起身来,自言自语道:太滑了,我要再清理一下。清理完站起身来说了句:生活就是如此。然后捡起杯子又回去倒果汁了。

看着他第三次认真的倒果汁,不但没有情绪,还哼唱着:生活就是如此,生活就是如此……倒完边端杯子边说:这次我要小心。当他成功把果汁端倒外屋桌子上时,开心的叫道:耶!

在这段视频中,我看到一个对生活没有任何评判和抱怨的孩子,如此清澈,没有受到这个花花世界的任何污染。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草丛里捉蚂蚱,不管冬天夏天都在外面跑,不嫌冷不嫌热的,受了委屈就放声大哭,遇到开心的事就放声大笑,哪有什么应不应该。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在3岁时思维还没有发育成型,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相对成人要简单一些。所以孩子需要监护人的保护,他们还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我羡慕这个孩子,也怀念我小时候的样子,因为在我看来,他的状态就是我想追求的“本真”的状态,不为过去的后悔,不为未来的担忧,如此的活在当下,正所谓“看山是山”。现在的我,虽然具备生存能力,但丢失了“本真”,时常感觉到内心的冲突和消耗,淤堵在心里不舒服。

02

看山不是山

成年人不同于孩子,行动有计划,处事有分寸,受挫有城府。我们思维缜密,谙于世故,张口仁义道德,闭口是非颠倒。我们虽然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却过得并不自在。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本心生活,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被各种身份要求,被各种规则限制,为过去的后悔,为未来的担忧,根本顾不上当下,正所谓“看山不是山”

为什么“本真”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不再“本真”了呢?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  现实压力

随着人的长大,思维能力发育成熟,社会经验有所积累,自我意识会逐渐变强,成年后就不愿再委身于监护人的臂膀下,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生存能力,对成年人的世界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当我们真的独自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求生存时,必然面临我们所没有遇到过的现实情况和问题现实压力需要我们不断做出调整,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来。就是在这不知不觉的调整中,我们逐渐远离了“本真”

  • 内心欲望

在生存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物质或精神的吸引,比如希望获得工作技能,或者是舒适的大房子,或者是惺惺相惜的另一半,又或者是可以引以为傲的成就等等。当我们看到别人拥有时,难免会羡慕,会争取。

在这个获得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为了更快的达到目标,我们会不断地透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未来拥有的渴望会逐渐占据我们的内心,当下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到找不回来

  •  过往创伤

生存的残酷性就在于,胜利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我们在生存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甚至遭遇误解、陷害与背叛。虽然如此,我们还不得不继续前行,去经历更多的伤害,留下更多伤口,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我们忍着痛小心的包扎自己的伤口,伤口愈合后结成疤,这些疤便成了我们的面具和铠甲,让我们对伤害无感。心理学中把这样的面具和铠甲叫做“防御机制”,虽然这能让我们更有战斗力,却也遮蔽了我们的“本真”面目

03

看山还是山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成人,都要经历风雨,都要独立于世,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成长的代价是失去“本真”的自我,那这世界还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成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失去“本真”的自我。我在上文表达的是,经历创伤是成长的代价,遮蔽“本真”自我的是“防御机制”。当然防御机制并非无用,它的确能在特定的时刻通过“自动化反应”保护我们,问题在于我们一旦习惯,就会忽略这种“自动化反应”,被它驱使而不自知

怎样才能揭开“自动化反应”的遮蔽,回到“本真”自我,“看山还是山”呢?

根据我对自己探索的经验,我给出两个建议,希望能启发到你,去发现更多的回归“本真”自我的方法

  • 保持觉察

要解决“自动化反应”问题,首先要识别到它。觉察是对自己身体感觉、心理感受、头脑想法的一种实时关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训练方法其中之一就如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正念冥想,主动的练习调整注意力,有助于提升注意的能力。

注意的能力就是觉察的能力,反复练习可以扩大你的注意范围,识别到更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自动化反应”

  • 处理创伤

既然防御机制是为了应对创伤而存在,那如果创伤还存在,“自动化反应”就不能没有。所以处理创伤才是解决“自动化反应”的根本,同时“自动化反应”也是发现创伤的线索

防御机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帮你遮蔽了疼痛,以至于有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创伤。所以处理创伤和保持觉察不能分开,两者是相互伴随着发生的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的资质不同,经历不同,面对的问题也不同,所以想要回到视频里孩子“看山是山”的“本真”状态,路径肯定是不同的。我的体验供大家借鉴,探索属于大家自己通往的“看山还是山”状态的路。

作者:乡野阳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我的情绪反应特别慢?——你可能是情绪迟钝者
“我的反射弧特别长” | 情绪迟钝者:为什么我的情绪反应特别慢?
创伤及其精神分析解读
女性被侵犯时,为什么会感觉自己没呼吸、动...
教育孩子36计太棒了!36计,计计有用!
微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