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些人不是力求完美,而是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

01

关闭许久的羽球场又一间间开了,这是上海疫情渐渐消停的征兆。

报名打球基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熟人自己租场地。另一种就是个人,或者三五个人报俱乐部。

有些羽球俱乐部跟球场有密切的合作,他们就像二房东,早早租下羽球场的场地,再利用安排人们报名,提供球和打球球友的服务,赚取当中差价。

有时会出现一种情况,不同程度的球友不得不一起打球。

程度高的一般会让球给程度低的,但让球是门学问。真正球技高的球友,他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自己打得舒服,练练一些控球的本领,对方也能打得愉快。

要是程度高低不同的球友分在一起,但高的人程度比对方高不了太多,有技术上的硬伤,就会让场面变得很尴尬。

比如有的球友,他确实比对手高,可是他为了让球,不敢打擅长的杀球。但偏偏放小球之类的其他控球技术又不到家,即使程度综合起来比对方高,往往自己几个失误下来,把自己搞得不愉快,而对方也拿不到几个能打的球,双方没办法形成有来有往的多拍。

有人说,这就像跟领导打球。聪明的下属知道要让球给领导,但他会让得恰到好处,让场面紧凑,又不至于让过头,马屁拍到马腿上。领导打出几记好球,自己也出出汗,大家都不尴尬。

02

有些人不擅让球,有些人则是不想让球。

那么程度高的人打程度低的,有时就会让程度低的球友出现摔跤的情况。毕竟羽球的程度除了体现在挥拍,更重要体现在脚步。

当球友因为来球接的不好,摔跤了。这时对面球友基本有三种反应,第一种、他不知道这时候该怎么办,一时间脑筋空白,拿不定主意,僵在原处。

第二种、表情紧张,深怕被责怪。他会赶紧撇清自己的责任,表示自己真没怎么用力打,更没有伤人的意思,这个摔跤是意外。

第三种、有些人会向前查看对方受伤没有,会比较热心地道歉和慰问。

这样的情况,大人有,孩子也有。说到底,看见别人出了事,自己是当事人,这时该怎么处理,很多人都没有机会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从新闻事件得到的消息,有些又令人焦虑,像是「碰瓷」之类的,更加让人畏惧道歉的代价。

对某些人来说,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为错事道歉。

他可怕的也不是道歉本身,而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道歉」,怕的是面对手足无措的自己。

「手足无措」会给人带来无力感,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无能。对某些人而言,成长过程中的无能时刻,连带会出现来自大人的责罚、轻蔑、冷落等对待。久而久之,在这种对待中长大的人,他们很难接受自己出现无能的情况。

他们可以应付别人明面的攻击,比如通过畏缩和让自己活得低调。相反的,有些人会出现反向形成,他们会把自己锻炼的很强壮,在各方面力求完美,避免自己出现无能的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人接受不了自己有无能的时刻,跟他接受不了自己,两者差不多。

03

谈到完美主义,有健康的和病态的两种。

健康的完美主义,指的是一个人对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他能接受人的不完美,能接受自己有脆弱的一面。因此,他愿通过合理的努力来修正自我的不足,在过程中能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成长的乐趣。

病态的完美主义,如前述,是建立在一种对无能的恐惧。他不能容许自己有缺点、有对他人的需要、有可能被别人发现缺点的一面。他战战兢兢,甚至为了达到完美形象铤而走险。由于保持完美太难了,以至于他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很难体会到乐趣,他更多体会到的是害怕、焦虑和不安。

就像前面让球的例子,能让球建立在你打得比对方好,你是有优点的,有能力的,但当他让不了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尴尬、不满会转化为愤怒,这愤怒还包括对安排活动者的不满,都让他彷佛成了球场上最无能的那个人。

如果有人曾经在他与自己的无能感遭遇时,告诉他「这很正常,没有人什么都会,也没有人随时随地都能保持最好的状态」,告诉他「你不用为所有人负责,你尽力做到你能做的,这就很棒了!」

病态的完美主义,他不容许自己无能,还会连带的试图让别人也要完美,亦即无法接受他人触及他的恐惧和脆弱。这种关系会让人很紧张,会把身边的人都推开。

回到打球,想把球打好其实很需要放松,放松才能更加自如得做动作。

让不了球往往是太紧张了,这时如果真不知道怎么让,这时通常只要把自己「不擅长这件事」的事实表达出来,让大家心知肚明,彼此有了互相配合的默契,大家都会变得放松,原本担心让不了球会造成别人不满,会让自己对自己失望的球友,他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不听话。

04

从事咨询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一般成人都在教育孩子成功,却很少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然而,成功与失败,两者其实是同一回事。所谓成功,就是对失败的修正;失败亦是成功的前提。

病态完美主义者永远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因为出生本身就注定他们的人生充满「失败」,而那些失败并不是他们输了,而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脆弱时刻。说穿了,谁生下来不得经历大人把屎把尿、力气比你大,需要你开口向他们求助的时候呢?

反之,当大人为孩子做一些孩子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也不表示大人比孩子优秀,不过是大家处在人生不同阶段而已。不说别的,有天你也会老呢!那时你孩子将在壮年,届时是谁需要谁呢?

咨询中,我遇到很多人在处理自己的无能感,深陷在某种完美主义之中。他们有的人不能接受感情不顺、有的人不能接受身边有人比他突出、有的人不能容忍别人的同情……但他们同时又非常渴望有人能接受他们最脆弱的一面。

有时,他们因此会突然展现出极端的脆弱和无力,好像要咨询师把他们整个人撑住。就好像他们想把超过半辈子赴死捍卫的铠甲,一口气全都脱掉。

这是咨询的转机,也是危机。因为铠甲必须慢慢卸下,正如一个人的改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但这跟「不管我有多脆弱,别人都能完全接受」是两回事。

当我们的自我比较完整,我们能接纳自己有脆弱的一面,同时我们也明白自己不是完全脆弱的。我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别人也不见得一定会欣赏我们的优点,一定会讨厌我们的缺点。

这世界上有些人能接受我这个人,但也有些人不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际交往来自双方的意愿,这都是常态。

偶尔的无能感是常态,不知道怎么让球也是常态。

付出所有却失败,是常态;当我们真心做错时,我们能发自内心的道歉也是常态。

文:高浩容  (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其实,如今的感情和人心,都被世道“扭曲”了
经常犯困嗜睡的人,多半和这3种原因有关,可别把病态当做常态!
如何识别人群中的控制型人格
性格直接影响成功
别让病态的“完美主义”束缚你了,也许“裸奔”的人生才更适合你
小孩为什么不能过早开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