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齐乡村特色产业人才短板

作者:张树军

  乡村要振兴,特色产业最关键;发展特色产业,人才最关键。人才既是特色产业的“软实力”,更是其“硬支撑”。一直以来,乡村特色产业人才较为缺乏,相关的技能技术培训体制机制也亟待建立。要坚持把培育这类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结合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专业人才服务特色产业,让各类人才大显身手,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有很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企业家和各类能工巧匠,他们常年在生产劳动第一线,是当地特色产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不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系统完善,对市场信息的掌控和判断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对这类工作者的培养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易推广、见效快、可操作。结合他们正在从事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到精准识别产业特点与人才专业特长,实现“村人双选、长期共建”,组织成立各类人才专业合作社,使有发展潜力、有技艺传承力的人才实现专业性发展。

  结合特色产业培育相关人才,还要坚持创新引领,在不断学习中探索突破点。应充分利用人社、农业农村、科技以及乡村振兴部门培训阵地和职业技能鉴定提升等各种契机,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学习平台和技能大赛平台,通过邀请专家讲课、特色产业技能推广、实地指导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为从事特色产业人才提供专业性、针对性和经常性指导和引领。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实际需要,开展专题对应、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技术下乡活动,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人才的技能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结合特色产业培育相关人才,也离不开完整有效的体制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要加强顶层设计,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下乡,精准识别村庄产业特点与人才专业特长,实行更积极、更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倾向,拓宽下沉乡村人才所在行业覆盖面,开创农村经济高质量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做优生态育才,深化人才领域改革,突出人才主体地位,聚焦人才发展需求,从优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满足扎根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多样化需求,着力打造让人才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聚焦“项目下乡”,激活高质量人才振兴新动能。结合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优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发展模式,实现“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此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返乡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树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振兴包括哪五个方面的振兴?乡村振兴有哪些商机?
以“五个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五大振兴”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
六部门联合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集体经济才能乡村振兴,如何搞?
【三农动态】农业农村部就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相关建议作出答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