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泛滥的momo: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交生活悖论
作者:曾于里

年轻人原本是出于对“被视奸”“被考古”的排斥和反感,才戴上momo的面具;而今有了momo的面具,反而便利他们去视奸别人、考古别人,或者成为“法外狂徒”,在网络中宣泄戾气和郁积的情绪。

为何人们的社交生活不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而在不自觉中成为自己所恐惧的破坏性力量的一部分?

如今,很多人在上网冲浪时,不难遇到一群叫做“momo”的用户。他们使用相同的用户名“momo”,使用相同的头像——一只粉红色的可爱小恐龙,她有着圆圆的大脑袋、捏着肉萌萌的小爪子。它是微信原创表情包系列IP之一,当通过微信登录外部软件时,momo是系统默认昵称之一。原本是系统默认头像,如今成为一种主动选择。

在没有意识到momo是“一群人”时,很多网友有过这样的困惑:怎么社交媒体上,尤其是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上面,到处都是这个momo在留言?更离奇的是,它的IP地址一直在变化,这会儿在北京,下一刻在湖南,不一会儿发现它的IP变成了海南……当发现momo是“一群人”后,人们同样会有新的困惑: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社交平台上泛滥的momo,已成为时下年轻人亚文化的一部分:小红书上的momo用户不计其数,豆瓣上甚至有专门的momo用户小组,目前组员超过7700个……momo亦成为我们洞悉当下年轻人社交生活的一个窗口:他们渴望表现自我,又厌倦了社交平台上“视奸”等行为对隐私的入侵;他们既熟稔地“考古”别人,热衷于成为“网络审判员”,与此同时,他们又对“考古”的反噬心有余悸,担心这把火会烧到自己……匿名的、隐蔽性强的momo,折射出年轻人网络社交生活的尴尬与矛盾。

▌被视奸:寻求匿名的保护色

在外界看来,90后、00后应该是追求个性、渴望自我表达的一代人,他们不是应该在社交平台上扎堆地彰显自我吗?怎么会选择“毫无个性”的momo呢?

事实上,在社交平台上,“追求个性”与“想要隐身”之间并不矛盾。戈夫曼以为,人们在社交生活中存在着两副面孔:在“前台”时,我们会努力迎合外界的想象,成为外界所期待的模样;回到“后台”,我们会卸掉重重防备,做回更真实也更自由的自己。

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同样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主要是以早期微信为核心的熟人社交,彼时微信是线下社交的延伸,微信好友大多是熟人,人们在朋友圈这个“前台”认真精致地装点自己。早期的微博则更近于“后台”,它更多是基于陌生人之间的社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对微弱,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放飞自我。换句话说,多年前我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构建不同的分身。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一点点侵蚀人们的隐私,社交媒体处处都是“前台”,要找到一个真正匿名的、隐身的“后台”难上加难。以当下年轻人经常使用的小红书为例,假若用户在上面注册了新账号,那么平台就会基于你的通讯录等本地信息,询问是否将你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或者向你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如果选择同意,那么你会很轻易在小红书找到通讯录好友,同样地,别人也很容易在小红书上找到你。有人会问,如果我不同意呢,不是可以保护隐私了吗?其实不然。只要你在社交媒体上po出的个人信息越多,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身边的人还是很容易顺藤摸瓜找到你。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掉马甲”了。

“掉马甲”的后果就是“被视奸”,即你明明知道某个微博账号或者小红书账号是你某个同事或朋友的,但他不知道你知道了他的账号,仍然将他的账号当做“后台”,呈现出一个不同于“前台”中他的形象。你假装不知道这是他的账号,默默偷看他的账号更新,你不关注、不点赞、不评论,也不提及。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他人“视奸”,这种体验就仿佛置身于福柯所谓的“全景监狱”中,我们以为别人不知道我们在裸奔,可实际上,他们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情境下,不少人出现了“社交倦怠”的心理,微博懒得用了,朋友圈懒得发也懒得刷了,到处都是“仅三天可见”的设置……

年轻人亟需一种新的匿名保护色,让他们在社交生活中拥有一个安全感的“后台”。一定程度上,momo就承担了这样的职能。同样的头像、同样的昵称,让想要“视奸”的人,无法凭借用户的头像和昵称找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一旦错过,下次试图重新检索,千千万万的同款momo让你全无头绪。


▌被考古与被挂:隐藏“呈堂证供”

相较于熟人之间的被“视奸”,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一群陌生人对你社交账号的“考古”——将你社交账号上发布的内容从头到尾扒个干干净净,试图从中寻找出你过往是否有什么“罪证”,以供网友审判。所以,人们有时也将“考古”称呼为“挖坟”或者“鞭尸”,这常常是一种非常严苛的道德审判。

在技术全方面入侵个人隐私、压缩个体在互联网上生存空间的背景下,“如何考古”已经形成一定流程,只要我们在社交账号上留下一定的相关信息,网友很容易按图索骥找出我们是谁。所以,“考古”一般的走向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人肉搜索”。

陌生人之间的“考古”,往往伴随着“挂人”的举动,否则网友不会在无数的账号中挑中你。“挂人”也是年轻人网络社交生活之一种,即,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和摄影机的时代,当他们遇到不平之事、看到不爽之人,他们可能就会在社交媒体上曝光这个人的“不文明举动”,或者曝光他的相关社交账号,以期通过舆论的压力维护自己的权利,实现“惩恶扬善”。比如越来越多高校学生会将他们日常中的一些冲突——被占座、被碰撞、被插队、宿舍洗衣机的分配使用等,直接在网上“挂人”,请求网友支援,甚至发动对他的“人肉搜索”,泄露他在现实生活的主要个人信息,让他遭遇骚扰。

没有多少人能够经得起放大镜般的全方面审查,所以,“挂人”和“考古”很容易让被挂的人走向“社会性死亡”——当很多网友争相“考古”你曾经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已经如同赛博空间的“游街示众”或“公开处刑”,你在“后台”里一些原本很正常的举动,在公开审视下有可能会显得“丢人现眼”。社会性死亡也会反过来影响当事人的现实生活,比如当网友“考古”发现他几年前有过“出格”言论,就会向他的单位施压,开除这类隐藏的“不良分子”。

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形下,“挂人”和“考古”可以起到维权和伸张正义的作用,但更多时候,“挂人”和“考古”导向的是荒诞无序的结果。在上纲上线的风气下,你在互联网上的一切足迹都会被当作“呈堂证供”,难免会被扣帽子、贴标签,在集体的审视和审判下,走向社会性死亡也成了分分钟的事情。

这时,一部分年轻人上网冲浪时前所未有地渴望能够“隐身”,而同样昵称、同样头像的momo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它让想要“考古”的人甚至都很难精准定位到具体的账号。社交现实中,momo的隐身效应已经渐渐凸显了。比如某陈姓明星要起诉某momo侵权,更多网友改名为momo,为之打掩护;某位以momo为名的小红书用户表示,有一个网友追到TA的主页骂TA,原因是另一个叫momo的用户拉黑了该用户……

当momo尽可能地帮助我们隐身,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的自由言论不轻易被拿去当作“罪证”审视,很多网友获得了更为宽阔的表达空间,更敢于表达了。


▌法外狂徒:宣泄郁积的戾气与情绪

矛盾的是,一些年轻人既畏惧于互联网“挂人”“考古”所具备的破坏性的力量,可另一方面,他们隐藏在momo的面具下,为的恰恰是掌握这一破坏性力量,只不过是刀刃对外。

这也是为什么一批momo自称为“法外狂徒”。有了统一的“乔装打扮”,想要具体准确地揪出他们当中的某一个人就显得困难了,就比如有momo用户留言说,“自从加入了momo大军,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评论区发言了,反正有别的momo替我背锅”,一“mo”做事、亿“mo”当。

在豆瓣小组这类充斥粉黑大战的匿名社区上,momo就更为泛滥。momo之名的账号底下,多是一些饭圈的资深粉丝,戴上momo这个统一的面具,他们就可以掩饰“粉籍”,乔装成路人,尽情地吹捧他们所喜爱的明星,肆意去抹黑、爆料某一个他们不喜欢的明星。

追星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momo成为水军的保护色,也成为喷子的温床。这时就有人严厉地将momo斥责为“电子蟑螂”:数量庞大,行踪不定,隐秘性强,破坏了社交生态。

这一矛盾心理确实值得我们更多省思:年轻人原本是出于对“被视奸”“被考古”的排斥和反感,才戴上momo的面具;而今有了momo的面具,反而便利他们去视奸别人、考古别人,或者成为“法外狂徒”,在网络中宣泄戾气和郁积的情绪。

为何人们的社交生活不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而在不自觉中成为自己所恐惧的破坏性力量的一部分?

第一个关键词是“失意”。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比如工作难找、薪资不涨、房价太高、不确定性太强,造成部分年轻人内心中存在失意、愤懑和不平。参与对某个人的“考古”、批斗和抵制,在群情激昂中可以为失意者带来归属感和一种居高临下审判的快感,在对他人的挞伐中,也一并宣泄他们在现实中郁积的戾气和情绪。

第二个关键词是“群体中的盲从”。群体中的个体很容易受到集体情绪的感染,处于一种情绪亢奋、理智缺席的状态,群体共同的举动也稀释了个体行为的责任感和负罪感。当你以真实的身份出现在社交网络上时,你会尽可能地保持谦谦君子的状态,一旦你是无数momo中的一员,你很容易失去克制与自律。

第三个关键词是“去责任化”。群体中的momo有可能行为更粗暴、道德感更低,直接原因是“法不责众”,有限的执法资源实在难以应付互联网上乌泱泱一片的账号,如今又有了momo的强化版匿名,要直接锁定某个账号的难度也变高了。从技术层面来看,只要愿意,还是可以揪出任何账号背后的使用者,但这样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可以揪出一个,如果千千万万个又从何揪出?无奈的“法不责众”,加剧了momo的“去责任化”,仿佛在互联网上说什么——只要不作死去触碰一些敏感话题,那么几乎就不必付出什么责任。久而久之,momo成为有些人的专属情绪宣泄账号,现实生活中不爽了,登上momo的账号骂个痛痛快快。

总而言之,泛滥的momo是当代年轻人社交处境的缩影,也折射出他们的悖论状态——他们既试图寻求匿名的保护色,可有些时候,匿名的保护色也成为他们伤害他人的保护色。破解这样的局面,离不开技术、法治等手段,比如强化技术伦理,避免对个人隐私的入侵,比如加大法律的监管手段,避免法不责众的监管空白大量出现。我们也可以诉诸于情理上的呼吁,比如呼吁年轻人多些理智、少些冲动,等等。

但归根结底,不能忽略对这一代年轻人心态的了解和把握。尽可能减少年轻人群体的失意状态,尽可能畅通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化解渠道,只有现实中的不平和愤懑少了,网上的戾气才会减少。否则,成为“电子蟑螂”的momo多了起来,破坏的又何止是社交生态。

作者:曾于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陳獨秀傳記片 第一集 家國狂徒
有了探探的Hello Group 能否拼出社交版图的“理想国”?
MOMO
【转载】MOMO
陌陌上说跳舞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