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交癌”尿失禁 治疗要趁早

来源:健康报

  尿失禁,主要是指尿液排出不受主观意识控制,是一种公认的无法言说的“社交癌”。患者常常心理压力大,就诊意愿低。不过,临床实践表明,只要接受了规范化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临床上引起尿失禁的病因十分复杂,如何进行病因学诊断,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这些都极有讲究。

  尿失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尿失禁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较为公认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高龄、肥胖、分娩方式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体育活动缺乏、动脉粥样硬化和细胞内皮功能障碍、不良生活习惯等,与尿失禁的发病密切相关。

  虽然有一部分因素(如遗传、年龄、分娩史、既往手术史等)无法提前干预,但识别可干预的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便秘等),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预防尿失禁的发生发展,降低尿失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病因至关重要

  国际尿控协会将尿失禁定义为一种不自主的且可以得到客观证实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尿失禁使患者在个人卫生及社会活动方面受到诸多困扰。

  在临床工作中,详细询问病史,对尿失禁的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询问的病史主要包括漏尿时间、漏尿多少、漏尿频率及漏尿严重程度。临床医生还要了解患者有无尿路刺激症状或其他泌尿系统症状,并注意询问有无可用于评估膀胱储尿能力降低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漏尿等,以及反映排尿能力降低的症状,如尿无力、尿不净、排尿踌躇、排尿困难等。

  同时,医生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精神状况、月经及孕产史,充分询问既往病史、相关用药情况以及有无盆腔手术史及放疗史,以排除其他疾病或用药等引起的漏尿,如脊髓损伤引起的尿失禁、尿道相关手术后引起的尿失禁等。

  需要强调的是,明确患者具体的尿失禁病因,对于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新法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所有类型的尿失禁中,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及国际尿控协会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给出这样的定义:咳嗽、喷嚏或劳动、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尿道口即会出现不自主漏尿。

  对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保守治疗风险更低,症状改善也很明显。因此,目前临床对保守治疗的研究更为深入。常用的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电针疗法、盆底电刺激、药物治疗等。

  盆底肌肉锻炼是通过骨盆肌肉的锻炼增强骨盆底结构功能,从而提高尿道支撑。

  在此基础上,许多临床专家做了创新,如创新型盆底肌训练。其创新部分是在桥式姿势下倾斜骨盆时,在跪姿时对角线稳定过程中,以及在执行俯卧撑过程中,对盆底肌肉进行激活。腰椎盆骨稳定是创新型盆底肌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针疗法是使用低电流电针刺激膀胱和肾脏相关穴位,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

  盆底电刺激是利用置入阴道、直肠内或皮肤表面的电极,对盆底肌肉群进行刺激,增强肛提肌及其他盆底肌肉的功能,以增强控尿能力。

  对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类型是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

  近些年,很多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新型治疗方式逐渐进入了广大尿控医生的视野。其中,尿道周围填充物注射是一类较好的治疗方式。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疗团队正在进行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注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目前计划纳入80例符合所有入选标准且不符合任意排除标准的受试者,在患者的尿道中段注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共注射2次,8周内注射完成。目前,各入组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急迫性尿失禁多用保守治疗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胫神经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膀胱训练主要包括定时排尿和延迟排尿训练。无创低频胫神经刺激,是通过贴附在足底的电极片,以低频电脉冲刺激足底的胫神经分支,调节大脑排尿中枢以及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等效应器之间的反射,达到提高膀胱容量、减少排尿紧迫感,最终改善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目的。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置入阴道或直肠内的反馈治疗仪,以图像等形式表达膀胱的活动,进而使患者能直接感知膀胱活动并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用手术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膀胱扩大术以及骶神经调节术等。

  笔者认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应充分认识尿失禁相关问题,并能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如患者为患病初期,可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如患者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明确尿失禁具体类型,有利于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通过筛查和诊断尿失禁高危人群,指导其摄入适量液体、开展盆底肌肉训练,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并降低尿失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山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庞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重温经典】朱兰教授专访: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资料】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
尿失禁有哪几种治疗方法?
压力性尿失禁
打个喷嚏就漏尿?尿失禁程度自测,有些无需手术也可驯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