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胜|重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占地面积2.1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217平方米,主要包括“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红岩魂陈列馆、白公馆监狱旧址、渣滓洞监狱旧址等文物遗址。

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此制造了系列屠杀,近三百人牺牲。重庆解放后,当地将殉难者遗骸合葬于原“中美合作所”特警班大礼堂废墟上,1954年修建烈士墓园和纪念碑。1963年,这里成立“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1984年更名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1986年,邓小平题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1986年在原“一一·二七”烈士纪念碑址上,建成《浩气长存》大型群雕,邓颖超撰《烈士群雕铭》。

1988年,这里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增挂“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名。2007年,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与红岩革命纪念馆合并,成立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2016年9月,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被定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所属景点简介

白公馆看守所旧址

白公馆看守所旧址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将其改设为临时看守所。1943年,这里改为中美合作所美方招待所,关押人员迁往渣滓洞。1946年年底,渣滓洞看守所关闭,关押人员迁回白公馆,由军统局改组后的保密局管理。此外,重庆行辕第二看守所有20多人寄押于此。1949年11月27日,特务屠杀在押者,近30人殉难,20人脱险。20世纪50年代初,此处曾被辟为西南公安部战犯管理所,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渣滓洞看守所旧址

渣滓洞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得名。1943年,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强占并设立看守所,将白公馆关押人员迁往此处。1946年与贵州息烽监狱、重庆望龙门看守所合并。1947年关闭后将关押人员迁往白公馆。1947年12月为重庆行辕第二看守所。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有男牢16间、女牢2间,关人最多时近300人。1949年11月27日夜,特务制造了大屠杀并焚毁男牢,180人殉难,15人脱险。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有关人员回忆重建男牢。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岩魂陈列馆

红岩魂陈列馆建于中美合作所特种警察训练班的检阅台旧址,原名为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1966年建成,1978年投入使用,1999年更名为红岩魂陈列馆。2006年10月,这里被拆除重建,2007年10月竣工建成。改建后的陈列馆面积4800平方米,内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烈士斗争事迹展览”,全面展示了牺牲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先烈的斗争事迹。

“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

“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建于中美合作所特种警察训练班大礼堂旧址。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溃逃时将礼堂炸毁。重庆解放后,当地将前后殉难的300多位殉难者遗骸合葬于原废墟上,1954年建成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

(图文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门票欣赏 歌乐山烈士陵园(六)
重庆自驾游景点推荐,带你追思红色征途!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景点介绍(附图)
在重庆,走进《红岩》的描述中
67.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年龄最小的烈士!牺牲时仅8岁,再等24天新中国就成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