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一座城市的“慢性病”——地面沉降

作者:尚夏明

测量大地万物,感知城市命脉。我们每个人或许听说过关于人的“慢性病”,可是你听说过一个城市的“慢性病”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一座城市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座热闹的城市。您可能只关注到我热闹喧嚣的样子,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许您并不知道,我患有一种城市“慢性病”——地面沉降。提到地面沉降,您该不会担心自己在路上漫步时,路面就突然塌了吧?别担心,今天就和您聊一聊这个“慢性病”。

地面沉降是地面下沉或塌陷的一种地质现象。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自然因素。这是由我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它包括地质构造的自然下沉、泥石流、火山喷发、地震等。第二,人为因素。这是人类活动把我的身体“掏空”了,主要包括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

了解“病因”后,也许您更加关心的是当地面沉降到何种程度时我的身体才会“病入膏肓”?此时就需要关注一个“体检指标”——沉降速率。当地面沉降速率小于0.01毫米/每天,也就是说,如果每年地面累计沉降的高度,仅仅和一个成年人的大拇指般粗细时,那么“病情”被认为是稳定阶段。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在“水滴石穿”的累积中,就会带来地面塌陷、地面开裂等不可逆的危害。

可是地面沉降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细微的过程。该怎样做“体检”才能掌握“病情”?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点穴”法,业内人称水准测量。测量人员会在我的身体各个部位埋设沉降监测点,这些沉降监测点就是“穴位”。水准测量就是要找准“穴位”,定期对每年沉降监测网中的重合点进行比较,检查各部位的高度每年是否发生变化。可是“点穴”法的“体检”结果通常要等两个月才能出来,还有其他更高效的体检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卫星发射升空。第二种方法“拍片”法出现了,那就是InSAR技术,中文名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它是利用遥感卫星从太空拍摄到的照片。这就好像医生利用CT给病人拍片子体检一样,地表细微下沉或抬升都逃不过InSAR的“法眼”。这种方法最快能在一周之内领取到“体检报告”,而且能够实现从太空对地面沉降的大面积、大范围监测。

正是有了科学的方法对我的身体做定期“体检”,并“对症下药”,通过人工回灌地下水等方式恢复地下水位,合理开发地下资源,我的身体才得以逐渐摆脱“亚健康”,恢复“精气神”!

以上就是一座城市关于“慢性病”的自述。从这座城市的自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水准测量技术到现代的InSAR技术,从贴近地面点对点的监测到空天地全区域的监测,无不体现出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自2012年我国第一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以来,沉降防治工作卓有成效。但未来仍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引领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打赢生态攻坚战的决心,更需要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此演讲获得2023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面沉降涉及国内21省103个城市!国外更严重!专家:已得到缓解
论文推荐 | 陆燕燕:基于多源SAR数据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Terrafirma 计划与地表形变 InSAR 技术应用
超过50个城市 发生地面沉降灾害
全国50多座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成都一年最快沉降1.4厘米
内陆50余城地面沉降 高层建筑是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