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穆天子传》:我国早期的“旅游文学”

作者:郎朗

西晋初年,在今河南卫辉的一座战国魏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统称“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便是其中之一。《穆天子传》又称《周穆王游行记》,主要记载了周穆王在位时期的巡游经历,是我国现今所见的文字记载中最早的一次旅行记录。这是一部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学作品,堪称我国早期的“旅游文学”。

虚实结合的“游记”

清代所编的《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穆天子传》“夸言寡实”,将其归入“小说”一类。这实际上点出了该书的最大特色,即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对周穆王的巡游事迹予以描写。

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长达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除《穆天子传》外,其巡游事迹在其他早期的传世文献中亦有记载,如《左传》中提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写道:“(周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感知周穆王是一位喜欢游猎的君主,《穆天子传》中的巡游记载有较高的可信度。传中提到的河伯氏族、西王母国也都存在于历史记录之中,这便是《穆天子传》中的“实”,真实的历史人物与相对可信的史实共同构成了本书的核心。

在《穆天子传》中,周穆王曾以盛大的礼仪祭祀黄河的水神河伯,河伯随后代表天帝赋予周穆王管理国家的使命,而后又向他指明了通往昆仑山的道路:“诏女(汝)昆仑□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在遵循河伯的指引并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跋涉后,周穆王到达了昆仑山,他见到了黄帝的宫殿,拜访了雷神“丰隆”的墓葬。

在《穆天子传》的叙事中,作为现实存在的周穆王不仅见到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到达了具体的地方,还与传说中的人物交谈、互动。神话褪去了一丝神性,更多地具有了人的特质,这使得历史真实与神话传说产生了深度交融。

“前丝绸之路”时代

学界认为在丝绸之路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彩陶及玉石为主,西北地区则承担着经济与文化走廊的角色。周穆王是否真的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地到达今新疆等地,目前学界尚无定论,但《穆天子传》中的记载可反映出西周时期中原与西北地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

周穆王自成周(今河南洛阳)出发,向北渡过黄河,到达太行山后,又向西进发,随后在河宗氏族的引导下前往昆仑山。在整个西行过程中,周穆王及其队伍经过了诸多氏族部落,《穆天子传》对这些部族的位置、风俗都有一定的描述:地方上的氏族对周穆王一行表现出积极的欢迎态度,纷纷进献当地的特产,如昆仑山附近的赤乌人进献了酒千斛、食马九百、牛羊三千等物品。出于礼节,周穆王回赠给赤乌人黄金、贝带、珠玉等。作为天子的周穆王肯定不会贸然前往一个陌生的地区,因此这些记载基本上可以反映出西周时期中原与西域诸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贸易通道。

在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往往作为天界女神的形象出现,历史上的“西王母”则应为西域地区一个强大部族。周穆王西行的目的地是“西王母之邦”,也从侧面反映出西王母部族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力。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西王母部族大概在新疆境内阿尔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即古代西域境内。对于西王母,周穆王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宾礼是西周五礼之一,是天子接见诸侯的礼节。与《穆天子传》同时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由此可见,“前丝绸之路”不单单是经贸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治之萌芽

在周人看来,殷商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无德”引起了周边部族的反抗。因此,周人十分重视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对“德”的追求。从《穆天子传》中,我们便可看出周人追求的“德治”思想。

其一,遵守礼仪规范。《穆天子传》中所体现的礼仪十分周全,如在到达许国并接见许男(“男”是爵位的一种)时,明确提出“去兹羔,用玉帛见”,认为许男的行为不符礼仪的规定,最终许男折返并带上了束帛和玉璧,这才得到了周穆王的接见。在巡游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宴请各部族首领,还是在同西王母宴饮时,周穆王也都严格遵循相关礼仪规范,使用包括“觞”“飨”“饮”等不同的饮酒礼仪。当所有的礼仪得到严格遵守时,“德”的贯彻变得水到渠成。

其二,关注人民的疾苦。周穆王巡游至中原地区时,“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在目睹了百姓因天灾而受苦时,周穆王十分伤感,悲哀地唱道“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忘……余一人则淫,不皇万民”,对自己沉迷于游乐,不能及时匡扶百姓予以深刻反思。在周穆王看来,百姓之所以遭难,与自己和官员的失职乃至失德是有直接关系的,这蕴含着早期的“民本”思想。

其三,“和为贵”的理念。在一次巡游之中,毕(国)人通报戎人来侵,于是周穆王派遣孟念前往帮助毕国,这是《穆天子传》中仅有的一次战争记载,而且这次战争还是被动地抗击戎人的“入侵”。《穆天子传》通篇贯穿着追求和平的思想,无论是在面对西域各国时的友好往来,还是对战争的极力排斥上,无一不显示出对内治理与对外交往中“和为贵”的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历来离不开文化典籍的传承,丰富的典籍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色。正如《穆天子传》,虽是一部虚实结合的游记,却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现出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之前欧亚大陆已有文化交流
周穆王与西王母一见钟情,成为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
丝路花语③|舒敏:《穆天子传》和《伏羲女娲交尾图》
瑶池
周穆王到过西域吗?
第一个闯入西域的痴情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