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一代人如何从父亲那里独立(张佳玮)

  去过布拉格,就很容易理解卡夫卡为何要那样写小说了。比如,为什么会有《城堡》?因为住在伏尔塔瓦河的右岸,的确能看见左岸那巍峨高大却又若即若离的城堡。比如,为什么卡夫卡笔下的现代办公室生活如此机械乏味,仿佛流放地与刑房?因为他完成律师培训后,在保险公司工作。为什么在《变形记》里,主角变成一只甲虫后,父亲会表现得那么无情?因为现实生活中,卡夫卡很惧怕他的父亲。

  众所周知,村上春树很喜欢卡夫卡,还专门有部小说叫作《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与卡夫卡一样,都在写许多如梦似幻的情景,以便完成对父亲阴影的抗争。因为父权整体是倾向阳刚的, 倾向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也许能够解释, 村上春树的小说里,能为主角提供温暖港湾的,大多是女性。

  那么,一个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控制呢? 1987 年,上海有部电视剧叫《好爸爸坏爸爸》,描述了一个性格偏激的上海爸爸,做饭洗衣很积极,但急起来也打儿子。主题曲歌词原文有如下句子:“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亲来骂是爱,还是那个好爸爸!”

  我自己从小没被打过,所以看这歌词振振有词,都愣住了。考虑到上海向来得风气之先,这剧里父亲还是个正面形象,却依然宣扬爸爸打骂孩子,“打是亲骂是爱”是合理的。由此可见,这种“只要是为了你好,怎么都是合理的”,就是我们父母那辈的普遍心理。这里面多少掺杂着一些丛林法则,一点父权色彩。

  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投注太多,父母的控制欲难免最重,潇洒放手孩子的终究是少数。而孩子们的心态却更微妙。我有些朋友心地善良,又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长期控制乃是必然,总觉得再忍一忍便好,却发现许多父母的执念越老越重。真要独立,却总是做不到。某种程度上,他们仿佛是自愿将自主权交给父母的。

  《饮食男女》里,郎雄默默地看着三个女儿嫁的嫁、单的单,自己也去找了真爱;《喜宴》里郎雄看着儿子的感情,看破不说破;《推手》里郎雄打着太极拳还跟老太太们温柔聊天。算是一个温厚慰藉又通达隐忍的理想老父亲形象了。但这样的情节,未免过度理想化了。

  就在《饮食男女》里的最后家宴上,郎雄扮的朱师傅如是说破了中国式家庭的真理:“家所以为家,就在于还有这么一点彼此的顾忌。”

  但越是情感不敏锐的父母,越容易少顾忌,越容易出现:父母单方面控制,觉得子女归附自己理所当然;而孩子也默认如此的情景。所以中国式的家庭,很难做出卡夫卡或村上春树笔下那样与父亲决裂的自立。

  一个大家都不太乐意面对的现实是:孩子独立这事,迟早会发生。《饮食男女》的解决之道是:父亲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与快乐。《喜宴》的解决之道是:亲子彼此让一步,彼此妥协了。

  似乎到最后, 能解决亲子之间纠连的,也只有这两个法子。然而,大多数的亲子都走不出这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一代年轻人,如何从父母那里独立
说一句顶十句!敢和父母顶嘴的孩子到底在争啥?真相让万千家长后悔|孩子|父母|安格利卡·法斯|做饭
亲子:爱,需要方法
它守住了华语片的良心,那我必须认真安利
【爸爸,别隐身】当今的社会,我们的孩子看似获得了很多的关爱,6 1的家庭模式比比皆是!然而事实上孩子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正在减少 , 忙于养家立业的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间少之又少。父亲带给孩子的性
“我终于把女儿吼成了窝囊废……”低声说话,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