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房颤患者都要进行消融治疗吗?这类病人要慎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已有近1000万人患病。因此,了解房颤消融手术及注意事项,减少房颤发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更多潜在风险。

  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如何选?

  导管消融治疗,是从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穿刺,将导管放到心脏里面,然后放电,将房颤起源的心脏病灶消融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房颤治愈。对于阵发性房颤,一次手术治愈的成功率为70%,对于持续性房颤,一次手术治愈的成功率为40~50%;一些患者需要2次以上的多次手术方能治愈。

  药物治疗不可以治愈房颤,只能暂时控制或者减少房颤发作,但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对于发作频繁的患者,短期应用药物治疗还可以,但长期使用对患者没有太大益处。

  总体而言,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最有用的方法,药物治疗可以短期控制房颤发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颤问题,并伴有较大的副作用。所有的治疗手段中最重要、关键的是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哪些患者适合做房颤消融手术?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等合并房颤的患者,做导管消融手术的效果不好,反而可能加重患者不适的症状、加重病情。因为这些心肌病或者心衰的患者,心房压力增加,局部心房肌老化(纤维化)明显,导管消融的能量很难形成透壁的损伤,局部烧不透,反而可能形成另外一种心律失常——房扑,房扑的心跳更快,更不容易控制,药物效果不好,可能让患者心衰加重。

  此外,还有一些换过二尖瓣、主动脉瓣的患者,以及以往没做过房颤消融的患者,也不建议做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因为同样可能引起房扑。并且,由于以往做过外科开胸手术,以后因为房扑再次开胸的机会基本没有,所以这类病人也不要贸然尝试导管消融治疗。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及熬夜。避免饮酒及刺激性饮料;两周内避免进食过硬、带刺及生冷的食物;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3个月,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酯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倍他乐克、胺碘酮、索他洛尔等,在这期间房颤如有发作属于恢复期的正常现象,要坚持服药,密切观察,3个月后才能评价此次房颤导管消融的疗效;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和质子泵抑制剂1月。

  总之,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有助于控制房颤发作,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房颤负荷。同时也建议广大房颤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郑黎晖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颤消融术:让心脏重拾节奏的神奇手术
房颤的中医治疗 房颤 72岁老人,患房颤后高压和低压压差小,有办法治疗吗
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
患上房颤,这些治疗方式你应该了解,帮你少复发、稳心率
房颤“心”语|能手术就不吃药?真相在这里......
一直吃中药的房颤患者,到最后是什么样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