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懂互联网大厂的人,在网易楼下卖草莓
01。“以前排队,抢啊”
  
  小贾哥是在后厂村卖草莓的人,“小贾哥”是他的微信名,卖的草莓也拿这名字做品牌,后厂村的年轻人就都这么叫他。
  
  2015年,网易从五道口搬到后厂村,小贾哥也跟了过来。在这之前,他在五道口附近卖草莓,他的微信里存了将近100个网易员工,方便他们线上预订。
  
  当时,后厂村很多大楼还在建设中。穿梭在这里的六年,小贾哥看着它们一栋栋拔地而起。百度的园区最早建成,紧接着网易、新浪、腾讯陆续搬到隔壁。也差不多在这时,后厂村成了小贾哥卖草莓的主要阵地。
  
  网易东门是他的固定站点,有时他还没到,路旁就已经站了五六个等待的人。最夸张的一次,他开着车被人招手拦在路中间,人群一拥而上,不到五分钟,一车草莓就被抢光了。
  
  小贾哥记得,自己当时专门给后厂村建了微信群,最初每天都进来好几十人,不到一个月,500人上限的微信群就满了。但想进群的人源源不断,很多人催着小贾哥建新群。大部分时候,群聊内容都是顾客发给小贾哥的红包。
  
  小贾哥从不现场收款,草莓钱都让大家转到群里,“这样大家都方便,人多的时候队排得可长了”。
  
  起先,群里大多是网易员工,后来,其他公司的员工也陆续拥了进来。小贾哥的草莓群可能是后厂村不同公司的员工们,为数不多的交会点。
  
  今年年初,北京網易疑似出现新冠病例,网易全员核酸检测时,小贾哥的草莓群炸了。群里至少有10个人给他发了“快逃”的表情包,有人跟小贾哥开玩笑,“不然连你一起抓来核检”,劝他今天别来网易。
  
  02。“群里每天都有人退退进进”
  
  小贾哥的草莓大棚距离后厂村24公里,不堵车的时候,沿着沙河边开,然后上G7高速,刚刚好40分钟。
  
  下午两点,小贾哥会收拾好地上的草莓空盒,开车驶离网易东门,紧接着他要在后厂村送预订过的草莓。新浪、腾讯、百度就在隔壁,转个弯过去的三盛大厦,小贾哥不用开导航就能找到。
  
  除了卖草莓,小贾哥很少和人闲聊其他。不过,关于后厂村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百度园区里有篮球场,他给百度员工送草莓时,就在这旁边见面;新浪的食堂估计不太好吃,他好几次见到门口的桌上摆满外卖;联想的员工似乎有下午茶,所以他们很少来买草莓。甚至哪家公司来了明星,上一秒有人拍照发了朋友圈,下一秒小贾哥就能知道。
  
  跳槽是最频繁发生的事情。“群里每天都有人退退进进,退退进进的人都不一样。”
  
  隔段时间,他就能在朋友圈里看到离职的动态,配上一张在网易正门口拍的照片,一看就懂了。有时小贾哥工作闲下来了,还会去评论区关心一下,问一句怎么离职了。有人会回复他,说以后买草莓不方便了。
  
  在后厂村,两三年一跳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人跳来跳去依旧留在后厂村,虽然换了公司,但依然在后厂村,发消息问小贾哥“能不能给我送过来”。也有人跳得远,从北五环去了北三环,默默退出了群聊,再也没买过小贾哥的草莓。
  
  03。后厂村,效率第一
  
  两三年前,媒体描述后厂村的关键词还是:中国硅谷、巨头科技公司、高学历、高薪资。但现在,后厂村的标签已经变成了996、社畜、效率第一。
  
  买草莓,像是园区里短暂的课间休息。小贾哥一般卡着中午吃饭的点来,“这个点人多”。出发前,他会在群里提前交代好时间和价格,“今天12:30到,草莓20一盒、35两盒。”“到了吗”和“还在吗”,是群里最常出现的问题,收到确定的答复,四面八方的员工向网易东门拥来。
  
  有人特意为小贾哥的草莓赶来,附近买菜软件、超市发的草莓她都尝过,发现还是小贾哥的草莓最好吃;还有人说,自己去年刚吃到小贾哥草莓的时候,感受就俩字,“惊艳”。
  
  而另一方面,这是后厂村的员工为数不多的,能在工作日买到草莓的机会。
  
  在后厂村,叫车软件只有深夜12点之后才不用排队,要是不巧遇上了恶劣的天气,即便在凌晨,盘踞着网易、百度、新浪、腾讯四个公司的十字路口也会堵车。
  
  买水果只能网购,还得买耐放的水果,自己一个人吃得慢,“不会那么容易坏”。想吃点新鲜的水果,小贾哥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但买草莓满足的需求不止于此。有年近四十岁的互联网女员工,一周在小贾哥这里买一两次草莓。
  
  她在互联网,“干流程化的工作”,同办公室里都是年轻的男程序员,平时聊不到一起去,中午她就自己在附近的公园散步,有时候看小贾哥那里没什么人,就拎着袋子站在路边和他聊聊天,聊到两点上楼工作。
  
  也有人把这当作休闲活动,一周三次,和朋友一起。买完草莓绕着网易大楼走一圈,放放风,看看春天的花草。只不过后来朋友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她在小贾哥这里买草莓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了,吃完饭就上楼回工位,继续工作。
  
  04。“各有各的不容易”
  
  在后厂村,很多人羡慕小贾哥的工作,时间自由,天天开车看风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虽然没人知道小贾哥一个月具体能赚多少,但他是流传在后厂村传说中的“隐形富豪”。
  
  但这些小贾哥只当玩笑话听听,“(互联网)这工作得有多少人羡慕”。
  
  现在,他自己在北京包了地种草莓。卖草莓的准备工作要从夜里12点开始。妻子、表哥、表嫂三个人要弯着腰在大棚里摘一整夜草莓,“摘个五六百斤”,才能保证第二天他开车卖的草莓是新鲜的,足够的。
  
  小贾哥在学清苑小区附近,和路边的管理者交谈。他说小贾哥的草莓卖得最好,前几天也有来卖草莓的人,俩小时都卖不出去一盒。
  
  现在他也没那么羡慕大公司的工作,“咱这车里也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后厂村好几家公司联系过他,问他要不要过来卖草莓,他都没同意,他不想给人打工,“打工哪有轻松的,我不习惯”。
  
  晚上刷朋友圈时,小贾哥时常看到后厂村的员工深夜还在加班,朋友圈依旧和工作相关,“感觉都很难受”。
  
  他记得自己回家时,路过后厂村,当这座城市的大多办公大楼都已经归于寂静,后厂村的互联网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小贾哥想,“可能各有各的不容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厂村, 一个足以影响中国互联网的地方
网易食堂大曝光,这就是为啥被称为“猪厂”!
2020国内互联网公司概况一览
当公司想裁掉你,有100种方法让你空着手离开
马云、马化腾、雷军、贾跃亭表演唱歌,你会为谁转身?
网易内部不再以“哥、姐、总”相称,“去总化”背后是“去中心化”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