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你这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我曾在网上给一个大二的小姑娘做过一次咨询。她说自己暗恋一位学长,但这位学长喜欢另外一个姑娘,不喜欢她,她很伤心。她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又黑又胖,还说自己从农村考进这所大学,有口音,普通话不标准,担心同学笑话自己。很多同学看过的书,她都没有看过。她英语不好,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她觉得自己很无知,所以很自卑。

然后我就和她聊,问她一些问题:你是哪所大学的?你们村有多少人考上大学?你的同学有因为你的口音嘲笑过你吗?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一问才知,原来她就读的大学是“211工程”高校。全村就她一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村里的书记和乡亲们还放鞭炮庆祝。她虽然长得黑,可是身高一米六五,身材匀称。同学们从未因为她的口音嘲笑过她,还因为她为人热心比较会照顾人而格外喜欢她,还有室友邀请她去自己家里玩。虽然她英语不是很好,却整体成绩优异,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还参加演讲比赛拿了奖。她确实有很多书在初高中时没有读过,但她上大学后一年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近200本,老师和同学们多次夸她很努力很优秀。

当她发给我一张她的照片以证明自己有多不好看时,我都惊呆了。这个姑娘鹅蛋脸,大眼睛,眉清目秀,皮肤虽不白皙却肤色均匀,干净光洁,再加上一米六五的挺拔身材,简直就是“黑里俏”的大美人。我忍不住弱弱地问,你这照片有PS过吗?对方说没有。我敢肯定,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也会认为她长得很好看。

为什么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们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只能看见自己不好的地方?为什么我们总是抱怨自己有多差?为什么我们总习惯性地贬低和否定自己?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转身看见自己的好?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全部生活的真相,其实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眼中很小的那部分自己。

有一部分人总拿着一面能够放大无数倍的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由于看到的缺点是如此多,问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他们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其他部分,那些优点他们统统看不见。他们把那些缺点、问题、坏习惯、失败的经历和自己这个人画等号,最终得出“我不好”的结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变得很低,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多、变得更好,于是他们不停地挣扎努力,幻想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一次次失败,于是自我价值感变得更低,他们更加看不起自己,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用无能,整个人越来越无助。

我遇到过很多自我价值感很低、内心自卑的人,他们甚至无法大方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假使有人称赞他们,他们会认为那是虚伪的社交手段,别人是在拍马屁而已,不能当真。他们无法真心悦纳别人的赞美,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人称赞。比如,他们会弹钢琴会唱歌,琴艺娴熟,歌声动人,你夸他们多才多艺,他们会说自己登不了台面。又比如,他们考试成绩优异,考研成功,你夸他们厉害,他们会说身边某某某都考上了,而且学校比他们更好……他们不是在假装,也不是谦虚,他们的神态、语气让你明白他们是真的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不值一提,他们配不上你的称赞。

中国人的自我价值感普遍偏低,缺乏自信,这与我们的文化、家庭教育以及近代千疮百孔的历史有关。我们的文化弘扬“夸奖会导致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批评才能使人进步”。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父母却说:“你看谁家的某某某,人家可比你强!”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懂得肯定和赞美孩子,孩子很少被父母认可,也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过,只有孩子考试成绩好了,表现得很乖很听话,父母才会觉得他们是好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认为自己不行不好,自我评价普遍偏低,常常将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别人夸我们说我们好时,我们喜笑颜开,觉得自己很好;别人说我们不好,说我们有很多缺点和问题时,我们觉得难过,整个人都不好了。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赞美和肯定,别人要是一说他好,他浑身上下都感到别扭和难受。这是因为我们从未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从未真正看见自己,从未好好悦纳自己。

我是何时开始不再纠结于自己的选择困难症,不再自责自恨?是在我认清自己的时候。

当我看清楚,虽然我有选择困难症,但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这样。我要选择什么专业,从事哪一种职业,去哪里旅行,等等,面对这些,我不会选择困难。而且,我看见,虽然我有选择困难这个毛病,但这个毛病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还能放心吃喝,过好每一天。我甚至能看到这个缺点有益的一面:因为有选择困难症,我减少了买东西的次数,也不会乱买东西,因此我容易存下钱来,最重要的是,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我的优点比我的缺点要多很多,而且我的问题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之相对的是,他一定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其实不喜欢讲优点和缺点,我更愿意讲特质,一个人的特质没有好坏,只要放对地方就能展现好的一面。比如,有的人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在生活中常常显得敏感又缺乏主见,但假如他从事的是服务客户方面的工作,那么这个特质就能发挥它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帮助他做得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赞美孩子的缺点
自尊:珍惜自我的价值(好妈妈)父母必读
不要用比较来伤害孩子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的笔记
赞美孩子,淡化缺点
亮点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