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历代黄疸证治再论传统中医关于胆汁来源及功能的认识

本文字数:2772字

阅读时间:8分钟

       通过对历代医籍有关论述的考察和分析表明,古代医家虽然能通过解剖实践直观地认识到胆汁贮存于胆,但却认为胆汁来源于胃,其功能在于“主决断”。那种认为“胆汁来源于肝”,并有“助饮食物消化”功能的说法,不仅与中医理论原旨相悖,而且也违背了历史与逻辑

       如果传统中医学确已认识到胆汁来源于肝,并有助饮食物消化的功能,那么也理应认识到肝胆与黄疸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历代医籍关于黄疸的证治加以分析和考证,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答。

       中医关于黄疸的认识渊源有自,早在《内经》即有黄疸之名及其病因的论述。在《内经》中,与黄疸有关的脏腑、经脉虽涉及脾、胃、大肠、小肠、心包、肾、膀胱等[1],却独无肝、胆,而最为密切者则是脾胃。如《素问·风论》云:“风气与阳明入胃……则为热中而目黄。”《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疸,腹中热,烦心出黄。”

       医圣张仲景则将这一认识进一步具体化,《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开宗明义即指出:“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以黄,瘀热以行……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仲景论述黄疸的条文虽多,但其认为黄疸的病位在脾胃,却是了无疑义的。

       汉代以降以至唐宋,黄疸从脾胃论治,成为医家的一贯认识和主张。如《诸病源候论》云:“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毒所加,故突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2]《千金要方》云黄疸“由暴得热以冷水洗之,热因留胃中”,谷疸“由大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3]。

       至宋代,上述认识更加深化。以三部重要方书为例,《太平圣惠方》云:“急黄者,由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内黄者,由热毒之气,在于脾胃,与谷气相抟。”“劳黄者,由脾脏中风,风与热相抟。”“黄汗……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4]《圣济总录》更云:“疸病正有五种……证状虽异,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抟,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5]《重订严氏济生方》复曰:“黄汗……由脾胃有热,汗出入水浴……黄疸……由酒食过度,脏腑热极,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抟……谷疸……由大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酒疸……由饮酒多,进谷少,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所致也。”[6]

       有明以来,医界对黄疸病位的认识有所变化,发端者是大医学家张景岳。他说道:“黄疸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及有五疸之分者,皆未足以尽之,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阴黄,曰阳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这可能是最早提及黄疸与胆有关者。对于胆黄一证,其云:“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尝见有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其病则骤;有酷吏之遭,或祸害之虑,恐怖不已而病黄者,其病则徐……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从其所述来看,仅是由“大惊大恐”致“突然丧胆”或“伤胆”而发黄疸这一“现象”的观察、顿悟中,总结出了“胆黄”一症,并不能由此而证明其已认识到黄疸与胆汁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从他在论述黄疸的证治时,只字不及肝、胆,可以得到确证:“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凡诸用药,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若治此证,而再加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7]

       张介宾此语一出,阿附者甚众。明清医家对黄疸病机的解释大都与“胆液泄”联系起来,但却仍然从脾胃论治。如林佩琴云:“阳黄系胃腑湿热熏蒸,与胆液泄越,上侵肺则发而为黄……治在胃;阴黄系脾脏寒湿不适,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治在脾。”[8]喻昌云:“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9]

       总之,清代以前的医家认为黄疸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无涉,这从历代治疗黄疸的方药分析,亦可得以证明:“清代以前(含清代)古医籍中论治疸病的处方用药……虽然所用药物体现的治法很多,但仍以祛湿与健脾益气为主,这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是一致的。”[10]古代医家之所以未能认识到黄疸与胆汁之间的关系,其原因与未能发现胆汁的消化功能相同。这为我们所说的胆汁来源于胃提供了又一佐证。

       近代以来,汇通学派始主张从肝胆论治黄疸,如叶霖《难经正义》云:“西医言胆囊式如梨,附于肝右之小方叶中,贮青汁,乃回血入肝,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内,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结而不黄。胆汁过多,上呕苦涎,或下泄青泻。胆管闭塞,其汁入血,即病瘅黄矣。”[11]张锡纯云:“黄疸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溢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胆囊所藏之汁亦因之湮瘀而蓄极妄行,不注于小肠以化食,转溢于血中而周身发黄。”[12]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没有也不可能对胆汁的来源和功能产生与西医学一致的“科学”认识,那种认为“胆汁来源于肝”,并有“助饮食物消化”功能的说法,不仅与中医理论原旨相悖,而且也违背了历史与逻辑。

       探讨并还原中医关于胆汁来源与功能认识的本来面目,对当前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均有裨益。一个表面上看去与西医学“完全”一致的小小“胆”腑,二者之间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可通约”的差异。可见,在对中医理论本义还未考证清楚的情况下,即热衷于以西医学的思路和方法来比附、验证中医的所谓“现代化”研究,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也是毫无意义的。目前临床上黄疸治疗专事肝胆清利的做法,无须说也是在西医关于黄疸发病机理的影响下“移植”、“套用”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舍本逐末”之举。

参考文献

[1]《灵枢·经脉》

[2]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62~364.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94.

[4]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682~1688.

[5]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100.

[6]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0~71.

[7]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92~695.

[8]林珮琴.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72~273.

[9]喻嘉言.寓意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1.

[10]张纾难,韩春生,陈燕.历代医籍中治疗疸病方药分析兼论目前治疗脂肪肝的某些误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1):9.

[11]叶霖.难经正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74.

[1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1.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 文章为张效霞老师原创,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二节 黄 疸
第四十节中医辩证治黄疸探讨
黄疸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黄疸1
[转载]中医经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
黄疸 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