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省余氏宗支源流(2)

良公至湖南临湘始迁祖的源流考

日新公,行万七,号吉甫,特授光禄大夫。父宗权公,字天凤,由江西武陵(武宁?)邹塘迁湖南临湘县头巾石余家寮,生于元至正乙酉年(1345年)六月二十日午时,殁于明永乐己丑年(永乐四年1409年)三月初八日申时。 
        根据相关资料,良公的后裔从修水到湖南临湘有如下的迁徙经历:良公(第1世,修水)—>升公(第2世,武宁升平—>西余义杉树下)—>侃公(第三世)—>晏公(第四世)—>爱公(第五世)—>懃公(第六世)—>籍公(第7世,鲁溪下阳—>邓山)—>珍公(第8世,平山下余坑—>樟木坑)—>秘公(第9世,邓山)...—>世杰公(第14世)—>...—>德辉公

        根据相关资料,良公的后裔从修水到湖南临湘有如下的迁徙经历:良公(第1世,修水)—>升公(第2世,武宁升平—>西余义杉树下)—>侃公(第三世)—>晏公(第四世)—>爱公(第五世)—>懃公(第六世)—>籍公(第7世,鲁溪下阳—>邓山)—>珍公(第8世,平山下余坑—>樟木坑)—>秘公(第9世,邓山)...—>世杰公(第14世)—>...—>德辉公(第18世,邹塘)—>...—>宗权公(第24世,湖南临湘头巾石余家寮)。 

潮汕余氏 源出曲江

    潮汕各地的余氏,溯其源流,均出自粤北韶关市曲江县龙归乡余氏韶州初祖余从之后,故潮属余氏又雅氏“曲江旧家”。 

    余氏出自秦代由余之后,因以为姓,发源地是熙河分郡(今陕西省郴县),后又分为四望,即上望泗州下邳(今属安徽省),次望代州雁门郡(今属山西省),三望青州乎阳郡(今属山东省),四望邓州平阳郡(今属河南省)。其后子孙不断地向各地藩衍播迁。 

    中唐前后,泗州下邳系派下裔孙余链出任福建建州建阳县县令。后来,余键随官居于任所,开基生息,余氏传入福建。     

    嗣至唐末,余链的六世孙余诜出任岭南长史兼韶州(今韶关市)郡守,任满后仍回故里。时达五季寇乱,福建战乱四起,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当地人民多逃往他乡避乱。余诜曾任韶州郡守,深知韶州虽地处偏僻的岭表,但那里民风淳朴,局势稳定,是立足创业的好地方,于是便令长子余从携母王氏迁往韶州避乱。后来,余从立籍韶州府曲江县龙归乡拔萃坊,成为余氏传粤始祖。 

    余从传子余荣,余荣传子余庆,余庆传子余靖,余靖传子三人:长曰伯庄,次日仲旬,三日叔英。自余庆以下祖孙三代人都与潮州有着密切的关系: 

    余庆,景德二年(1005)进士,知翁源县,后改知海阳县,迁潮州长史。余庆在潮州任职期间,与海阳(今潮安县)人、时任广南东路转运副使的林从周交情甚笃。后来,林将次女许配给余庆之子余靖,并于天禧二年(1018)完婚。 

    余靖,字安道,白天圣二年(1024)中进士后,连续担任 10年的县令。后在潮阳人、时任刑部郎中的许申的极力推荐下,始知名于仁宗,甚受倚重,在内政、外交、边务上屡建奇功,成为北宋一代名臣,《宋史》卷320有本传。 

    余伯庄,康定元年(1040)任海阳主簿。 

    余叔英,元丰七年(1084)知潮州。其后代分布于粤北开平、台山等地。 

    余靖之孙余嗣光干脆立籍外曾祖父之故乡潮州府海阳县,成为余氏入潮始祖。余嗣光(1052—1136), 余伯庄之子,他成年后受祖父之荫,出任潮州司户,不久擢潮州通判,参军掌狱事,卓越有政声,离任时父老留车。时因曲江寇乱,加上羡慕潮州山水之美,余嗣光便留居任所,立籍潮州。他初创海阳县归仁都崩溪(今属潮安县枫溪镇),后迁入潮州城内贤德坊,其派下裔孙又陆续迁往潮汕各地,开基发族:玄孙余菘分创铙平黄岗;五世孙余玖分创大埔长窖;六世孙余宁迁创揭阳榕邑(今汕头市蛇浦),余平为避元乱适创普宁县钱湖寨仔内,成为余氏普宁始祖;七世孙余仲杰于元朝中叶分创潮阳北棉华村,余仲伟于元末迁创澄海县苏湾南洋乡(今澄海市莲上镇永新乡);普宁始祖余平之五世孙余桂忠又分创海丰南涂。榕邑始祖余宁之十七世孙余君贤于清乾隆年间分创揭阳榕城,余君贤之次子余思义的部分后代又迁创今揭东县埔田镇赵厝埔村。 

    潮州余氏自北宋余嗣光开基潮州开始,经历宋、元、明、清四个潮代至今共九百多年的藩衍生息,子孙已遍布潮汕各地。追溯源流,潮汕余氏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源出曲江,均属余氏韶州初祖余从的派下裔孙。

文中与其他家谱、历史疑似冲突的地方有: 

1.余从之父叫余戭。 

2.余靖天圣二年中进士是任县尉、司理参军等职,直到他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获得头名,才开始当新建县知县。 

3.余靖的升迁,首先是因为书判拔萃科头名,得到转官(从幕职僚官转为京官),其次是他对历史的研究成果得到朝庭的赏识,获得进京为官的机会

作忠、作循、作铭、作灿七公先后由赣徙湘,或开垦或宦游,散居汉寿莲荷塘、严家冲、余家桥、太平桥、芦洲夹、苏家吉、曹家坪等处。厥后子孙日繁,分衍各地。 

    (老通派语)作述希贤哲 平章重睦亲 功昭恩泽沛 绪绍烈谟新 (新通派语)仁孝贻传久 同源笃本支 昌蕃隆雅化 景运肇宏基 (新增通派语)立德培元厚 育才继世长 光前恒敬业 祖道定荣康。 

    按:《通志·氏族略四》曰:"余氏,〈风俗通〉云: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国语》云:"潞、洛、泉、余、满皆赤翟,隗姓也。"由余本晋人,为避乱逃亡西戎。后奉命出使秦国被秦国留下为臣,助秦穆公征伐西戎,灭十二国,使秦成为西方霸主,其裔孙遂以余命为姓。 

    郡望·堂号 

    下邳郡、吴兴郡 

    四谏堂、八贤堂:均出自北宋余靖的故事。余靖,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字安道。年少以文学闻名乡里,天圣进士。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被贬,谏官御史不敢言,靖上书谏止,亦遭贬逐,由此知名,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世称"四谏"。皇祐间起知桂州,英宗即位,知广州10年,勤政廉洁,归时不带南海一草一木,广州建"八贤堂",靖为八贤之一受祀,晚年官至工部尚书。余氏四谏堂、八贤堂即由此而来。 

    还有新安堂、白华堂、培元堂、绍贤堂。 

    堂联 

    器征台辅(余尧弼);胆落豪踪(余端礼)。 

    清并林逋(余靖);学尊孟子(余允文)。 

    名高四谏(余靖);道就单车(余克济)。 

    灵鼋负阁(余端礼);钓龟列屯(余玠)。 

    三台世业(余象斗);四谏家声(余靖)。 

    琴操七弦,流水高山,自有知音良友(余伯牙); 

    疏宗十渐,忠言谠论,克倾纳谏明君(余珊)。 

    历代名人 

    武陵(今常德)人余世贤,明永乐年间任苏州知府,政声卓著;巴陵(今岳阳)人余坤,明正德年间,以举人入仕,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余良弼,明隆庆年间举人,官延安府同知,绩效甚著;辰溪人余子翼,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子余鵾翔,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终司农卿;攸县人余世本,清乾隆拔贡,深究宋儒之学,学者称"五云先生";长沙人余廷灿,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先后主持濂溪、石鼓、渌江、城南等书院;余正焕,清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至代理按察使,致仕后,主讲城南书院;平江人余有勋,由例贡出仕,由韶州知府迁广西右江道员,清嘉庆四年调云南迤西道;醴陵人余明发,投左宗棠军,因功荐用闽浙提督,卒赠太子少保,荫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平江人余虎恩,随左宗棠平定新疆,授喀什噶尔提督,后调京统领武卫中军;长沙人余肇康,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法部左参议,后回湘任粤汉铁路总公司坐办总理;族侄余籍传,公路工程专家;籍传弟余箕传,世界史学家;益阳人余潢,平江人余贲民、余导成、余本健、余洒度,革命先烈;益阳人叶紫,原名余昭明,左翼作家;平江人余非、余光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余韶,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武陵(今常德)人余钦翼,实业家;余嘉锡,目录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长沙人余先觉,生物遗传学家;临湘人余也非,经济史学家;余梦燕,在台湾创办《中国邮报》(英文),任发行人兼社长,是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醴陵人余志宏,1949年任中共湖南省工委策反组组长,受命策动程潜、陈明仁起义;长沙人余贻骥,造纸工业专家;龙阳(今汉寿)人余焕东,实业家;醴陵人余恒睦,水工结构工程专家;攸县人余潜修,军事运筹学、军事系统工程学家等。 

 湖南郡望一览表

[九真郡] 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所置,公元前111年入汉。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三国吴末以后辖境逐渐缩小。 

[九原郡] 秦置,治九原(今包头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北地。 

[下邳郡] 南朝宋改临淮国置,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辖境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 

[上谷郡] 战国燕置,秦时治沮阳(今怀来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 

[上党郡] 战国韩置,治壶关(今长治市北)。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 

[山阳郡] 汉建元间改山阳国置,治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兼有湖东的邹县、衮州的一部。 

[千乘郡] 汉置,治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苑城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北博兴、高青、滨县等地。 

[义阳郡] 三国魏置,治安昌(今枣阳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和桐柏县东部、湖北应山、大悟、随县等三县部分地区。 

[广平郡] 汉武帝元朔元狩间分巨鹿郡置郡,治广平(今鸡泽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东南及平乡西南、肥乡北部地。 

[广汉郡] 汉高帝六年(前201)分巴、蜀二郡置,治梓潼(今属四川),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西汉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两县和四川广元、剑阁、蓬溪以西、潼南、遂宁、新都以北、什邡、平武以东地区,其后渐小。 

[广陵郡]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江都国置,六年分广陵郡部分地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改为郡,治广陵(今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 

[天水郡] 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平襄(今通渭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 

[太原郡] 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置,治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汉以后渐小。 

   [巨(钜)鹿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钜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 

[中山郡] 汉高帝置,治卢奴(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 

[内黄郡]  

[长乐郡] 北魏改长乐国置,治信都(今河北冀县),隋开皇初废。 

[长沙郡] 秦置,治临湘(今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 

[丹阳郡] 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置,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及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 

[巴 郡] 战国秦于古巴国地置,治江州(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西充、永川、綦江以东地区。 

[巴西郡] 东汉建安六年(201)刘璋改巴郡置,治阆中(今阆中)。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武胜以东、广安、渠县以北、万源、开江以西地区。 

[巴陵郡]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分长沙郡置,治巴陵(今岳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及湖北监利、通城、崇阳等县地。 

[平阳郡] 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分河东郡置,治平阳(今临汾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平昌郡] 三国魏置,治安丘(今山东安丘县西南),后废,晋复置,北魏移治昌安,治所即今安丘县治,北齐废;南朝宋置,治所即今安徽滁县治;北魏置,治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北周废,旋复置,隋开皇初废。 

[平原郡] 汉置,治平原(今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及河北吴桥等县。 

[东 郡] 战国秦王政五年(前242)置,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梁山以西、山东郓城、东明、河南范县、长垣北部以北、河南延津以东、山东茌平、冠县、河南清丰、濮阳、滑县以南地区,东汉以后废置无常,辖境缩小。 

[东平郡] 南朝宋改东平国为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 

[东安郡] 东汉末置,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旋废,晋元康元年复置,移治盖县(今山东沂源县东南),北齐又移治东莞县(今山东沂水县),隋开皇初废;三国吴黄武五年(226)置,治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七年(228)废。

   [东安郡] 东汉末置,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旋废,晋元康元年复置,移治盖县(今山东沂源县东南),北齐又移治东莞县(今山东沂水县),隋开皇初废;三国吴黄武五年(226)置,治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七年(228)废。 

[东阳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置,治长山(今金华县)。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衢江流域各市县地。 

[东莱郡] 汉高帝置,治掖县(今属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 

[东莞郡] 东汉建安初分琅邪、齐郡置,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县地。 

[东海郡] 秦置,治郯(今郯城县北),楚汉之际为郯郡,后复为东海郡。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 

[北平郡] 晋改右北平郡置,治徐无(今河北遵化东)。辖境相当今河北兴隆、天津市蓟运河下游以东、河北遵化、丰润、唐山市以西地区。 

[北海郡] 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分齐郡置,治营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市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县。 

[代 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汉治代县(今蔚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涞源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地、和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 

[乐安郡] 三国魏改乐安国为郡,由临济移治高苑(今邹平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县地。 

[冯翊郡] 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临晋(今大荔)。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 

[汉阳郡] 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置,治冀县(今甘谷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陇西、礼县以东、静宁、庄浪以西、黄河以南、蟠冢山以北地。 

[兰陵郡] 晋元康元年(291)分东海郡置,治氶县(今枣庄市峄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枣庄市及滕县东部、东南部。 

[弘农郡] 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治弘农(今灵宝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辽东郡] 战国燕置,治襄平(今辽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 

[辽西郡] 战国燕置,秦汉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辽宁松岭山以东、长城以南、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 

[西平郡] 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西都(今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地。 

[西河郡] 战国魏置,一称河西,后入秦,废;汉元朔四年(前125)置,治平定(今陕西府谷西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石楼以北及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沿岸地带。 

[华阳郡] 南朝宋侨置,治华阳(今勉县西北,北魏移勉县东)。辖境相当今陕西勉县、宁强县地。 

[延陵郡] 

[会稽郡] 秦置,治吴县(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地。 

[齐 郡] 汉改临淄郡置,治临淄(今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青州、广饶、临朐等市县地。 

[江夏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置,治安陆(今湖北安陆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钟祥、潜江、沔阳、嘉鱼、蒲圻、崇阳以东、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地。 

[江陵郡] 唐天宝初改荆州置,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乾元元年复为荆州。 

[汲 郡] 晋泰始二年(266)置,治汲县(今汲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县、辉县、获嘉、修武等县地。 

[汝南郡] 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安定郡] 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市、景泰、靖远、会宁、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 

[扶风郡] 三国魏以右扶风改名,治槐里(今兴平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永寿、礼泉、户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 

[吴 郡] 楚汉间置,治吴县(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上海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 

[吴兴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治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辖境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余杭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杭州置,治钱塘(今杭州市)。后废置无常。 

[庐江郡] 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汉武帝后徙治舒(今安徽庐江西南)。辖境相当今安徽巢湖、舒城、霍山以南、长江以北、湖北英山、武穴、黄梅和河南商城等市县地。 

[庐陵郡] 东汉兴平二年(195)孙策分豫章郡置,治石阳(今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泰和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晋仍移治石阳,南部辖境缩小。 

沛 郡] 汉高帝以秦泗水郡南部置,治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 

[陇西郡] 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治狄道(今临洮南)。辖境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东部地区。 

[陈 郡] 秦置,治陈县(今河南淮阳)。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县地。 

[陈留郡] 汉元狩元年(前122)置,治陈留(今开封市东南陈留城)。辖境相当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睢县地。 

[武昌郡] 三国初孙权置,治武昌(今湖北鄂城)。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江西九江、瑞昌等市县地。 

[武威郡] 汉昭帝或宣帝时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治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 

[武陵郡] 汉高帝五年(前202)置,治义陵(今湖南溆浦南)。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 

[范阳郡] 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霸县、保定市、紫荆关以北和北京市房山以南地区。 

[金城郡] 汉始元六年(前81)置,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兰州市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的河、湟二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地区。 

[京兆郡] 三国魏置,治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 

[河内郡] 楚汉之际置,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 

[河东郡] 战国秦昭王置,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辖境相当今山西阳城、沁水、浮山以西、永和、隰县、霍山以南地区。 

[河间郡] 汉高帝置,文帝改为国,治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肃宁以东、交河、阜城以北地。 

[河南郡] 汉高帝二年(前205)改三川郡置,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宜春郡]  

[建安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分会稽郡置,治建安(今建瓯)。辖境相当今福建省。 

[始平郡] 晋泰始三年(267)分扶风郡置,治槐里(今兴平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户县以西、宝鸡市、兴平以南、秦岭以北。 

[始兴郡]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分桂阳郡置,治曲江(今韶关市东南莲花岭)。辖境相当今广东连江、滃江流域以北地区。 

[荥阳郡] 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分河南郡置,治荥阳(今荥阳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至密县、洧川、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南安郡] 东汉中平五年(188)分汉阳郡置,治豲道(今陇西渭水东岸)。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地。 

[南阳郡] 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宛县(今南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勋县间地。 

[南康郡] 晋太康三年(282)置,治雩都(今江西于都东北)。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 

[赵 郡] 东汉建安中改赵国置,治邯郸(今邯郸市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邢台、沙河等市、县和隆尧、永年二县西部地区。 

[临川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豫章郡置,治南城(今南城东南)。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以南的盱江及宜黄水流域、西至乐安县境。 

[临海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分会稽郡置,治临海(今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象山港以南、天台、缙云、丽水、龙泉以东地区。 

[临淮郡] 唐长安四年(704)置,治所在今盱眙县西北淮水西岸,北宋景德二年(1005)移治至今洪泽县西临淮镇,元初复还故治,明初废。 

[济阳郡] 东晋以陈留国改郡,治济阳(今兰考东北)。辖境约当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济南郡] 汉初分齐郡置,治东平陵(今章丘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市、章丘、济阳、邹平等县地。 

[浔阳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江州置,治浔阳(今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德安二县以北地区。 

[宣城郡] 晋太康二年(281)分丹阳郡置,治宛陵(今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东的宣州、广德、宁国、太平、石台等市县地。 

[眉山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眉州置,治龙游(今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眉山、青神、丹棱、洪雅、峨眉等市、县地。 

[秦 郡] 东晋安帝时改堂邑郡置,治堂邑(今六合县北)。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安徽天长县西部地。 

[泰山郡] 汉高祖刘邦改博阳郡置,治博(今泰安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长清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 

[桂阳郡] 汉高帝置,治郴县(今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耒阳以南的耒水、舂陵水流域、北至洣水入湘处附近、南包广东英德以北的北江流域。 

[桂林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所在今广西桂平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都阳山、大明山以东、九万大山、越城岭以南地区及广东肇庆市、茂名市一带。汉、三国、两晋时治所和辖境有所变更。 

[晋昌郡] 晋元康五年(295)分敦煌郡置,治冥安(今安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至玉门市以西的疏勒河中游和踏实河流域一带。 

[顿邱郡] 晋泰始二年(266)置,治顿丘(今清丰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县地。 

[高平郡] 晋泰始元年(265)改山阳郡置,治昌邑(今巨野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县之间地;北魏正光五年(524)置,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县地;北周改高都郡置,治高都(今晋城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高平等县地。 

[高阳郡] 东汉桓帝置,治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市、清苑、高阳、博野、安新、肃宁、蠡县等地。 

[益州郡]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置,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辖境相当今中缅边境高黎贡山以东、云南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东川市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自以西哀牢山以北地。 

[琅邪郡] 又作[瑯琊郡]。秦置,治琅邪(今胶南县琅邪台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 

[堂邑郡] 西晋永兴三年(304)分临淮郡置,治堂邑(今六合北)。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安徽天长县西部地。 

[常山郡] 秦置恒山郡,西汉避文帝讳改为常山郡。治元氏(今元氏西北)。西汉末辖境相当今河北唐河以南、京广铁路线以西(新乐、正定、石家庄除外)、内丘以北地。

 [济南郡] 汉初分齐郡置,治东平陵(今章丘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市、章丘、济阳、邹平等县地。 

[浔阳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江州置,治浔阳(今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德安二县以北地区。 

[宣城郡] 晋太康二年(281)分丹阳郡置,治宛陵(今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东的宣州、广德、宁国、太平、石台等市县地。 

[眉山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眉州置,治龙游(今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眉山、青神、丹棱、洪雅、峨眉等市、县地。 

[秦 郡] 东晋安帝时改堂邑郡置,治堂邑(今六合县北)。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安徽天长县西部地。 

[泰山郡] 汉高祖刘邦改博阳郡置,治博(今泰安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长清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 

[桂阳郡] 汉高帝置,治郴县(今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耒阳以南的耒水、舂陵水流域、北至洣水入湘处附近、南包广东英德以北的北江流域。 

[桂林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所在今广西桂平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都阳山、大明山以东、九万大山、越城岭以南地区及广东肇庆市、茂名市一带。汉、三国、两晋时治所和辖境有所变更。 

[晋昌郡] 晋元康五年(295)分敦煌郡置,治冥安(今安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至玉门市以西的疏勒河中游和踏实河流域一带。 

[顿邱郡] 晋泰始二年(266)置,治顿丘(今清丰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县地。 

[高平郡] 晋泰始元年(265)改山阳郡置,治昌邑(今巨野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县之间地;北魏正光五年(524)置,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县地;北周改高都郡置,治高都(今晋城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高平等县地。 

[高阳郡] 东汉桓帝置,治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市、清苑、高阳、博野、安新、肃宁、蠡县等地。 

[益州郡]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置,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辖境相当今中缅边境高黎贡山以东、云南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东川市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自以西哀牢山以北地。 

[琅邪郡] 又作[瑯琊郡]。秦置,治琅邪(今胶南县琅邪台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 

[堂邑郡] 西晋永兴三年(304)分临淮郡置,治堂邑(今六合北)。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安徽天长县西部地。 

[常山郡] 秦置恒山郡,西汉避文帝讳改为常山郡。治元氏(今元氏西北)。西汉末辖境相当今河北唐河以南、京广铁路线以西(新乐、正定、石家庄除外)、内丘以北地。

蜀 郡] 古蜀国地,战国秦置,治成都(今属四川)。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宁以北地。 

[新平郡] 东汉兴平元年(194)分右扶风及安定郡置,治漆县(北魏改名白土,今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永寿和甘肃泾川、灵台等县地。 

[新安郡] 晋太康元年改新都郡置,治始新(今淳安西)。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 

[新野郡] 晋惠帝改义阳郡置,治新野。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新野、邓县等地。 

[新蔡郡] 晋惠帝时分汝阴郡置,治新蔡(今新蔡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蔡、息县、淮滨、安徽临泉等县地。 

[鄱阳郡]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分豫章郡置,治鄱阳(今波阳)。辖境相当今江西鄱阳湖东岸、进贤以东及信江、东安江流域(婺源县除外)。 

[谯 郡] 东汉建安末分沛郡置,治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三国魏辖境相当今安徽、河南两省灵璧、蒙城、萧县、五和、鹿邑、永城间地,其后缩小。 

[黎阳郡] 三国吴置,南朝宋废,故治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东晋永和中置,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太元中废,北魏孝昌中复置,隋开皇初废。 

[豫章郡] 汉高帝六年(前201)分九江郡置,治南昌(今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地,三国魏以后辖境逐渐缩小。 

[薛 郡] 秦置,治鲁县(今曲阜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大汶河下游及其支流小汶河以南、大运河以东、蒙山、抱犊崮以西地区。 

[黔中郡] 战国时楚置,后入秦,秦代治临沅(今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四川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西汉改名武陵。 

[魏 郡]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置,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市县地。 

[襄阳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今南郡、南阳两郡置,治襄阳(今襄樊市汉水南襄阳旧城)。辖境相当今湖北襄樊、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市县地,其后缩小。 

[濮阳郡] 西晋末改濮阳国置,治濮阳(今濮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濮阳、范县、山东郓城、甄城等县地。

长沙谷塘余氏  

    始祖振公,明初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徙居长沙省垣黄道门内,历五世至爵公,字蒂锡,号阶斋,明嘉靖间置业善邑一都双塘冲、邱家冲及罗塘冲。至九世衍为四房:学益、学葱、学美、学兰。葱房裔尽。余三房清嘉庆14年(1809)共建宗祠于苏家坝。清嘉庆间始修族谱,光绪26年(1900)续修,1942年三修。旧派名:爵太仕邦学,应开元世芳,国家兴德彦,孝友启贤良。续派:盛代呈祥瑞,文名大显扬,诗书传久远,忠厚庆荣长。 

长沙筛罗水余氏  

    始祖钦公,字若臣,官集贤院大学士。五派良公,字宁仲,自歙州迁江西南昌府分宁州。良公孙琛公,生友、裴、融,后裔迁平江木瓜、垅石、璧潭等地。良公二十代公琥公,字炳雯,明正德间自平江迁居长沙尊阳都筛罗水。清道光23年(1843)创修族谱,光绪4年(1880)二修,1912年三修,1948年四修。派语:宗祖文明远,泽绵先绪长,珍传家必达,利用国之光,自冀基承训,当星耀发祥,尊荣洵久大,蔚起允隆昌。 

我听到的有关湖南岳阳县洞庭湖区居住的余姓的传说

 长沙余氏  

    一世以生公,明末人,生六子:中宪、中元、中奇、中山、中武、中禄。该族为长沙望族,近世名人辈出,如余正焕,嘉庆进士,主讲城南书院;余肇康,光绪进士,曾任山东、江西按察使、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坐办总理。余籍传,(民国)湖南省建设厅长。余箕传,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7年纂有草谱。字派:以中学成胜启宗(正)本肇传泽贻钟彦。 

长沙梓木港余氏  

    鼻祖昶公之次子昂公,初在羽林军供职,后任长沙卫镇抚,由此落籍长沙。后裔惠公等落业于长沙梓木港、沙坪、下腰塘等处。派语:可嘉宗懋士,开来世宏猷,隆文传国宝,树立振家声,修身先正本,作善兆锺祥,光荣恢祖泽,敦厚益昌亨。 

浏阳茅冲塅余氏  

    始祖守一公,明初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矩塘石崇观迁居湖南浏南十五都路口。传至十一世东鹏,于明末自路口徙居茅冲塅。清光绪14年(1888)纂有支谱。 

浏阳余氏  

    明代自江西迁浏。后人分布于文家市、石牛潭。 

浏阳枫树坡余氏  

    始迁祖宪章公,清康熙间自长沙迁此。至清光绪33年(1907),已传9代。 

宁乡余氏  

    始迁祖士英公。其后裔分为国樑、国栋、国柱、国柄四支派。堂号东美。 

湘潭余氏  

    始迁祖雄公,明初由湖北黄冈县奉邀迁湘,开基于湘潭县株洲乡良图荡(今属株洲市)。族人多分布在攸县、醴陵、浏阳、长沙及四川乌山等地。至1948年,已传21代,全族人口约6400人。清康熙年间创建宗祠于株洲宋家桥。族谱一修于乾隆31年(1766)。 

宁乡、益阳余氏  

    始祖唐开元间翰林学士钦公,居闽。钦子昭武校尉杲公始居歙州休宁。四传至戭公,长子良公自新安(即歙州)徙洪州分宁县长茅里。传至源本公,字天一,明季因避难自豫章徙居湘之沩宁湖山,生二子:赞、哲。哲徙益阳梽木冲;赞之子理徙玉潭梅家田。理公五传至高公,徙双江佘家洲。高公子二:世、仕。世生良、才;仕生定、常。良、常二公留居佘家洲;定公于明万历年间迁居牌楼冲口,为益阳华林塅始祖;才公无传。祠堂一在佘家洲,建于道光5年(1825),一在马家洲,建于道光17年(1837)。清嘉庆9年(1804)二邑始修族谱,同治4年(1865)、光绪23年(1897)、1925年续修。旧派:源开文运美,诗礼传家度,郡国斯起朝,光明正大助,懋志承先德,纯忠达上恩,典章昭义训,远代安定敦。续派:教育培基道,贤才造化成,昌期逢选拔,荣发著功勋。 

湘潭余家冲余氏  

    始迁祖益万公,明洪武时自江西迁湘潭西乡,其地后名余家冲。清光绪20年(1894)三修族谱,堂号延祝。 

醴陵余家庙余氏  

    始迁祖昊富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丰城迁此。族人分布于小桃花、长垅。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赵家塅余氏 始迁祖兴吾公,明崇祯初年自湖北黄冈迁此。族人分布于石亭。至1948年,全族人口1100人。 

醴陵一甲坪余氏  

    始迁祖肇襄公,清顺治初年自广东嘉应迁此。族人分布于麻杉岭、高塘、木梓树下、玉管冲、崇塘。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0人。 

醴陵泮川冲余氏  

    始迁祖岳洲公,清康熙间自福建建宁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人。 

炎陵十都余氏  

    始迁祖文斌、奕斌兄弟,清康熙48年(1709)自江西遂川迁十都杨木江车溪村。后奕斌又于雍正7年(1729)自杨木江徙长湖深垅村。 

炎陵康乐水东余氏  

    先世明朝时自福建汀州迁此。后裔徙澎溪、船形、三河等地。 

衡山义母、湘潭育石铺、花石龙口余氏  

    谱称系居江西,迁徙鄂州,历习陶艺,时因洪水泛滥,迁来湘省择地定居。余由三十三世启良,生子六:佑坤、佑城、佑堤、佑培、佑珪、佑增。佑坤子三:我富、我贵、我华;佑珪子三:我栋、我樑、我材。华、栋、樑三公于清初迁湘。我华二子:策纲、策纪,策纪无嗣,策纲定居衡山义母。我栋长子策凤定居湘潭育石铺,次子策凰定居湘潭花石龙口、盐埠等。1918年与湖北大冶原籍合谱,2002年衡山、湘潭坤、珪两房续修。派行:(自三十六世始)尊祖问怀远,合修义广深,致知明圣治,博爱著贤声,建树辉先绪,嘉猷裕后昆,溢扬贻厚望,奕叶谱新春。 

邵阳柘木田余氏  

    始迁祖嵩、崇兄弟,明时迁此。 

临湘余氏  

    始祖良公,居江西洪州分宁县之长茅。十五传至朝兴公,原名玎,字文荣,行达十五,生于元元统年间,入明籍岳州军卫,始居万库,调征衡州,卒于军。其长子友福寓居于衡,宣德2年(1427)友福之子孙复由衡归于万库。清康熙14年(1675)始修族谱,1934年七修。派语:熙时益起,登进秀良,惟孝克忠,家国尔光,贻谟尽美,振纪扶纲,发扬祖德,冠冕堂皇。 

华容护城孔家洲余氏  

    鼻祖昶公,金陵人,长子聪公之后裔缘公等,落业于益阳杉木桥和湘潭擂鼓山。至清光绪年间,杉木桥后裔百源,苦益阳山区人多田少,迁居华容白鼎山西之孔家洲。子孙聚居孔家洲,星居各地。老派:承宗懋士,开来永大年。合族续派:隆文昭定业,崇道著真诠,沃植先培本,知径用达权,勤俭基克广,敦厚祚长延。 

湘阴青龙冲余氏  

    始迁祖一诚公,明洪武间自江西分宁县长茅里迁此。堂号新安。 

平江木瓜、碧潭余氏  

    始祖唐时良公,字临仲,初名咸,字亨仲,自歙徙居江西分宁。四世裴公,字季夫,一字景度,五代时徙居平江东阳乡之木瓜。七世衍为琏、琎、璲三房。璲迁华容,不可考;琏裔世居木瓜;琎,字国珍,由木瓜徙居碧潭,子三:高、斌、瓘,衍为三大房。清雍正9年(1731)木瓜、碧潭合修族谱,乾隆9年(1744)木瓜与分宁合修族谱,乾隆29年(1764)碧潭独修,之后时分时合,嘉庆9年(1804)、道光23年(1843)、光绪23年(1897)碧潭续修,光绪33年(1907)木瓜续修。木瓜派语:治本家修定,贤从德教成,传经彰盛典,学道振先声。碧潭派语:宗祖文明远,泽政本家修,贤能崇德教,经学绍先猷。 

平江田岩余氏  

    始祖钦公。五世从公,自休宁徙居广东韶州曲江县。二十九世文卿公,字攀龙,又字纯睦,号廷相,清康熙49年(1710)由广东大埔县昆仑村迁居湖南平江县南乡田岩里。清咸丰4年(1854)始修族谱,光绪15年(1889)、1912年、1938年续修。派语:奕世魁元定,荣华耀国光,多文崇美富,积善兆嘉祥,道学宗传广,谦恭益受长,克生忠孝士,景运庆明长。 

平江白雨湖余氏  

    始祖钦公,唐玄宗时太常博士,官至集贤院学士。钦生杲,杲生膺,膺生庸,庸生戭,迁居安徽休宁。戭生良、从、衮。衮之后京公居浙江钱塘,良之后庠公居洪州分宁。从公,字韶仲,五代时自安徽休宁徙居韶州府之曲江县。传五世至仲荀公,迁江西吉水,其长子嗣昌迁居新喻。嗣昌生元吉,字元之,宋淳熙间由新喻徙居平江白雨湖,为平江始迁祖。1934年纂有族谱。 

平江爽口余氏  

    始迁祖名卿公,元泰定2年(1325)自临川迁此。 

常德余氏  

    始祖阙公,字弘毅,明正统4年(1439)自江西南昌县弃官解组迁居湖南常德县后乡余家巷,二世祖万林公因兵燹流离徙居前河下淰。族人分布在丁家港等处。至1948年,已传19代,丁家港等地余姓人口580人。宗祠在常德五泉乡丁家港。草谱修于清乾隆28年(1763)。 

汉寿余氏  

    始迁祖作铭七兄弟,世居江西吉水县枫树坪、拖船埠、长茅岭等地,明永乐年间,或开垦或宦游或因人口过繁,七公先后自赣迁湘之汉寿。作信居莲荷塘;作宽居严家冲;作道居余家桥;作忠居昇平桥;作循居芦洲荚;作铭居苏家吉;作灿居曹家坪。清嘉庆年间七公后裔建家庙于邑东,后改建于邑之小南门,名为七庄公祠。至1948年,全族人口2555人。清乾隆57年(1792)七房合修族谱,1943年六修。老派:作述希贤哲,平章重睦亲,功昭恩泽沛,绪绍烈谟新。续通派语:仁孝贻传久,同源笃本支,昌蕃隆雅化,景运肇宏基。续增通派语:立德培元厚,育才继世长,光前恒建业,祖道定荣康。 

桃源余氏  

    始迁祖明鉴公,明万历48年(1620)因避乱故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大栗司拖船铺迁居桃源草塔湾,生行礼、行仁,仁裔失考,行礼生玉珍、玉珠、玉瑛、玉瑚、玉琏。珠裔又失考。清光绪8年(1882)纂修族谱,1933年续修。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人,分布于大里平、黄土城及常德、慈利、四川等地。字派:明行玉万廷,应邦伯政世,有礼开洪泽,绍宗乐国存,志学心自安,继来汝昌时,修仁天必合,守本文士承。 

桃源灵岩余氏  

    先世于明永乐年间由江西迁桃源县北灵岩。族人多分布在本乡及九溪、黄石等处。宗祠在尼头山。至1948年,已传20代,族人共2000人左右。 

桃源白石铺余氏  

    始迁祖胜华公,清康熙年间因避乱自浙江杭州徙居桃源县南白石铺小溪口。至1948年,族人约100余人,分布于寺坪、沙坪等地。宗祠在寺坪。族谱创修于1931年。 

桃源澄溪余氏  

    始迁祖胜荣公,族人分布于澄溪。至1948年,不足百人。派序与白石铺余氏相同。 

益阳十九里竹东湾余氏  

    始迁祖昶公,明洪武年间自金陵迁此。其后四支,分居侍郎桥、十九里余家湾、十八里窑头山、十八里梁家冲。 

沅江南竹山乡龙浃余氏  

    先世明万历年间自江西宜春县迁居湖北沔阳洲。明万历30年(1602)又迁湖南龙阳(今汉寿县)塞波湖,后迁居沅江白保焦山嘴和龙浃港。至1985年,全族人口2500人左右,分布于南竹山、莲子塘、团山、杨梅山等乡及东南湖芦苇场、大通湖、千山红农场等地。 

新化青山湾余氏  

    始祖庆一公,明洪武2年(1369)携弟庆二、庆三自江西吉安泰和儒衡乡丰城里早禾渡梅子坡金峰庙迁居湖南宝庆府新化县石马乡五通庙上首清水滩。后庆二移居新化,庆三移居辰溪,庆一移居青山湾。族谱始修于明万历20年(1592),清乾隆48年(1783)、同治13年(1874)、1917年、1993年续修。派语:文学可传世,诚和克致祥,江南薰业炳,楚泽派枝长,河涧廷通发,庆德志仲文,万爵正祖大,庭世之天应。1993年增订派语:诗书百代香,垂询首伦常,本来耕与读,勤俭得安康。 

新化千户余氏  

    始迁祖纪公,明初授贵州五开卫中潮所千户,子四:昊、景、晟、昆。昆公永乐2年(1404)屯田于新化东门外。 

宜章余氏  

    始迁祖法聪公,字宏基,明代时奉母命自广东乳源迁湘,开基于宜章笆篱乡阙溪,族人分布在马头下、黄泥墩、吊井坪、冷水窝等地。至1948年,已传18代,全族人口2730人。宗祠一在马头下,一在岱下村,分别建于明成化年间和清咸丰年间。 

蓝山紫良源瑶族余氏  

    始祖成龙公,由宁远迁江华龙湾居住,聚瑶女凤雪妹为室,生三子一女,次子文显由龙湾迁紫良源拐塘,佃耕赵姓山场,后迁新洞村(现桐村余家)定居。 

蓝山凤感乡牛路脚余氏  

    始迁祖昌华公,明万历间由广东乳源迁来。至1931年,凡11户,男22人,女16人,共38人。 

蓝山南平乡刘家车余氏  

    始迁祖楚洪公,由临武分居蓝山。至1931年,凡15户,男40人,女38人,共78人。 

蓝山凤感乡下窑头余氏  

    始迁祖积贵公,清康熙间由宜章迁来。至1931年,凡35户,男80人,女48人,共128人。 

新田音洞余氏  

    始迁祖林杰公,明初由衡阳县因避难迁居新田县仁智乡音洞。族人多分布在里子源、金陵墟等处。至1948年,已传11代,共50人。 

溆浦白环溪余氏  

    始迁祖璜琚公,明代由沅陵徙此。 

麻阳大桥江、江口圩余氏  

    先世祖籍江西,因生计徙居湖南辰溪,又自辰溪迁怀化黄金坳江口浣,再从江口垸分别迁入麻阳大桥江石垅溪和江口圩板山,后板山一部分又迁大桥江洞塘溪居住。至1994年,石垅溪已传29代,板山、洞塘溪迁麻阳已传9代。后裔分布大桥江、江口圩、绿溪口、兰里等处。字派:宗之克昌,维善致庆,学绍先贤,道明猷政。续派:家修建猷,辅治元良,人文宏起,世尊 

  这是网上有记载的 还有很多没记载的  我们村就因为1990年修谱没有去  我们县城有三个村没有去 所以网上都没我们村的记载

18世,邹塘)—>...—>宗权公(第24世,湖南临湘头巾石余家寮)。 

一,余学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氏字派寻根(5)
太原王氏源流世系总述
黄姓迁徙史【江夏流芳】
寻根问祖
“赖”姓溯源
帅姓起源略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