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七十年代,广东五华县与洪水内涝斗争,治水十年,面貌大变

五华县现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川县白沙大队坚持改土十五年,把“成酸窝”变成“丰产垌”,这里介绍的五华县兴一大队坚持治水十年,固堤防洪,挖沟排涝,育林堵沙,封治崩岗,绿化了荒山,控制了水土流失,战胜了流沙的危害,把“水荒村”变成丰产村。

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这样的先进单位必然要大批涌现。

五华县华城公社兴一大队,有三百零四户,一千五百二十九人,一千三百多亩耕地。这个大队位于万子河,五华河的汇合处,地势低洼,背靠秃山,洪、涝、流沙灾害严重,过去被称为“水荒村”,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三年前年年要吃国家统销粮。一九六二年以来,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坚持十年治水,改造了山河,锻炼了人,取得了可喜的物质成果。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一千四百七十六斤,比一九六二年增长近二倍,总产一百六十五万六千多斤。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一千六百零八斤,总产一百八十七万五千多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二,实现早晚两造都跨《纲要》。

一九七二年交售给国家的余粮三十五万七千斤,糖蔗三十万斤。社员每月口粮平均六十二斤五两,集体储备粮十一万五千斤。大队的家底逐年增多,现在集体积累共达二十四万五千元,建了一座粮食加工厂,买了三台柴油机和六部手扶拖拉机,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脱粒、加工、耕作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这个大队连续遭到五次洪水、内涝的侵袭。一九六二年秋的一次洪水特大,三千七百米长的防洪堤崩决三百米,八百亩水稻田被冲毁。在困难面前,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党支部委员们一致表示;“我们是共产党人,只有迎着困难带领群众重新安排山河的义务,决没有见难而退的理由。经过思想教育,准备投靠亲友的社员表示决心要把兴一建设好,外出搞副业的人员也陆续回来了,大伙积极投入堵口复堤和兴建拦洪闸的战斗。

人心齐,山河变。三百多个社员,不惧严寒,不怕风雨,奋战三个月,便完成了堵口复堤,兴建了一座十二米长的三孔拦洪闸,锁住了五华河水,不让它往万子河倒流。这场抗灾斗争,大大提高了社员的觉悟,也使党支部锻炼得更加坚强了。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

兴一大队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制订了一个“固堤防洪,挖沟排涝,育林堵沙,结合治水,移屋上山”的综合治水、改造自然的规划。这时,部分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说:“连续千了几年,该歇一歇了。”有的说:“若要再干,就要国家支持。”

是连续作战,还是歇一歇?是自力更生,还是向上伸手?他们在总结十多年的历史经验中找到了答案。早在一九五一年,这里的贫下中农就联合起来,奋战两个冬春,开了一条十八华里的排涝沟,使四百亩湖沼地变成了良田,到合作化时期,便有余粮卖给国家,社员生活不断提高。一九五八年,贫下中农高举三面红旗乘胜前进。有些干部又放松了领导,连续几年大堤失修,崩山不治,以致四年出现五次大水灾,余粮变缺粮。可是,这种严重的困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的贫下中农,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终于把它克服了。党支部书记孔佛信同其他支委们一起回顾了这段治水斗争的历史,想过去,谈体会,学大寨,比自己,大家一致认为: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就要干部带头学,带头千,带头改造懦夫懒汉的世界观。

从此,党支部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五个支委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每人每年劳动达一百二十天至一百六十天。支部书记孔佛信,每到洪水汛期,就带着群众冒着风雨去看水情,查险段,有一次七天七夜护守在大坝上。党支部副书记林志中,在建机排站时,突遇洪水暴涨,他带病坚持抢险,晕倒在工地上。建拦洪闸时,县委拨给他们七千斤补助米,大队干部把它分给最困难的社员,自己一粒也不要。全大队干群团结一条心,年年修堤,年年造林,年年搞移屋上山。现在,拦住五华河、万子河入侵的三千七百米长的防洪堤,已经全部加高加宽,堤旁种上茂密的竹林。新开和疏通了三十多条排涝沟,全长三千五百米。一九七二年战胜了十一次暴雨内涝,使粮食获得了好收成。住在低洼地段的七个生产队,已有六个队在山坡上新建了六百四十三间房子,既改善了社员居住条件,又扩大了耕地一百二十亩。

在治水战斗取得初步胜利后,党支部根据后山仍有二百二十亩农田,因山光岭秃,每逢大雨,流沙随着山洪流入田中,粮食产量较低的情况,又提出了治理流沙的计划。新的任务提出后,领导班子中又有人认为:多年治水成绩不算小,产量、贡献不算差,后山的产量低一些也无关大局。党支部意识到,要继续革命必须反骄破满,于是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组织学习毛主席关于继续革命的论述,回顾过去没有抓紧修堤治水的教训,对照大寨找差距,克服骄傲自满思想。这样,治理流沙的工作又顺利进行了。经过五年连续治理,十二个崩岗已经封治,一千五百亩荒山已经绿化,松木开始成林。他们顺着山坡开了三条排沙沟,共长七千多米,又在山底田边开了三十多条排洪沟和灌溉沟,共完成了八万多土石方。沿山还种了一百二十亩的甘蔗和竹子。现在已经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战胜了流沙的危害,后山二百多亩黄沙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治水十年面貌大变

——五华县兴一大队的调查报告

1973年,广东省农业学大寨经验选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献县《激战洪魔》之十抗灾的硬汉子张本林
【灵璧记忆】学大寨
新中国70年代,湖北随县环城公社八一大队学大寨事迹
文字改变了我的人生(一)
【辛勤耕耘】5、工作队员
1970年代,广东珠海县渔村学大寨,生产大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