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尔良战役:法国濒危之际“圣女”登场,贞德神话到底如何造就?

'风卷狂沙,兵临城下;杀气如麻,厉兵秣马',这一肃杀的形象用来形容1427年十月围城的奥尔良再合适不过。此时的奥尔良城已经和法国的命运在不觉间捆绑在一起了。奥尔良战争就如同英法双方的博弈,胜了法国转危为安,败了英国将会吞并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将改写。

就在法兰西贵族们胁迫太子递交降书时,英格兰却击碎了他们的幻想,奥尔良城的战役已成必然。可是英格兰没有料到,一位圣女横空出世,奉天承运,通过一场战役挽救法国于危难之间。这场极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的战役,便是后来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中世纪的奥尔良战役!

一、玉枕河山镜花湖,鞑虏蹄下尸漂橹

14世纪初,可谓是法国数千年历史上最为阴暗绝望的一段时光,此时英国军队在法国土地上烧杀抢掠了数十年,夺取了法国北方大片土地,令法国百姓民不聊生。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新任的法国国王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病,无力管理国家。于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贵族勃艮第公爵和奥尔良公爵为了争夺摄政权,加剧了朝廷的动荡。

此时,英王亨利五世抓住时机,借机入侵了法国,并在阿金库尔一役中重创法国贵族,令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法兰西贵族家族毁于一旦,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法国统治根基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英国军队再度踏足法国后,勃艮第公国竟然为了一己之私,与英王亨利五世媾和,瓜分了包括巴黎和兰斯在内的整个法国北境以及法国西南的局部区域,法国危在旦夕。

然而,最令法国人民绝望的是,在英王的逼迫下,法国王后被逼代行法王签署了《特鲁瓦条约》,于是英王可以借助条约与法国王室通婚,最终窃取法国的继承权。而法国未来国王、此时的王太子查理也被剥夺了合法的继承权,成为戾太子。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王和勃艮第的联军发动了对南部法国合法政权的征讨。

奥尔良位于法国中北部的卢瓦尔河流域,是法国北方仅存的死忠于法兰西瓦卢瓦王室的城市,也是法国所剩国土中最大的城市。领导这座城市的法国贵族是保皇核心集团,即勃艮第派系的政治宿敌阿马尼亚克派,他们也是反英的核心势力。所以,这座城市成了英法必争之地。

二、车水马龙一梦中,是非成败转成空

公元1427年,英格兰和勃艮第发动了对王太子查理的攻势。原本在战争之初的蒙塔基围城一役中,法军一改颓势,总算抵挡住了英军的进攻。然而好景不长,此时法国内部却出现了两个派系,且展开激烈斗争,令大好形势全部作废。于是英军得以驶往西南,而勃艮第军队则向东南进军。此时,坚韧不屈的奥尔良城就成了异常突出的目标。于是,英军索尔兹伯爵放弃原来的目标,转而兵临奥尔良城南部河对岸。

此时,攻占奥尔良已经成为了英格兰和勃艮第的共识。除了英格兰原有的450名重甲武士和2250名长弓手外,英军又从被征服的地区招募了许多兵力,共计近万。但是这支兵力仍旧难以满足彻底攻克奥尔良这种庞大城市的需求,于是英军决定改变策略,在奥尔良城外修筑城堡,围困奥尔良,直到城内军民弹尽粮绝。

彼时法军兵力严重稀缺,都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领主率领军队组成,势力冗杂,总兵力远不及英军,连王室都不能很好控制这支军队,又怎能奢望有充足兵力援助奥尔良城呢?显然,此时奥尔良城中的形势已经极为严峻,城中原有740名重甲武士和870名弩手,日常守军维持在400人左右,另外的都是城中百姓自发组成的上千民兵,纵然随后又有800援军抵达奥尔良,但仍无异于杯水车薪。

由于兵力不足,奥尔良城中的将士苦苦坚守城中,却始终未能等到支援。奥尔良的危机终于令还在党争的政客们停下了内斗,并试图派军解围。恰在此时,原本支援奥尔良的军队听闻巴黎的英军正试图向奥尔良运输补给,于是决定绕道拦截。可是这支法国的最后精锐部队却在这次的鲱鱼之战中,遭受了英军的毁灭性打击,这无疑是令奥尔良乃至法王绝望的消息。

三、怎言红颜皆祸水,真命天女挽倾国

就在法兰西绝望等待灭国之际,上天似乎对被英军蹂躏数十年的法国人民动了恻隐之心,派出了一位圣女来拯救这个可怜的国度,这位貌美端洁、身姿袅娜的圣女名叫贞德。据传,有这样一则预言在法国已经流传了数千年,有一名披甲少女会在法兰西危亡之际降生于洛林的边界,并在后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不管人们是否相信这则预言,但当人们发现法王精神分裂的那一年,贞德诞生在了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自幼成长在英军炮火下的贞德,自小便立志拯救王室的志向。当听闻奥尔良危在旦夕的消息,这位法国的农村少女便试图说服沃库勒尔的多非内人队长罗伯特博垂库尔让他带她去面见王太子,她将奉天之命驱除反贼,在兰斯为王子加冕。原本对这位少女充满质疑的队长,当听闻她的法军在沃库勒尔战败的预言成真后,便成了她的拥趸。纵然这一切玄之又玄,但却是当时人民的记载。

慢慢地,贞德的声名震动了法国大地,她得到了人民们虔诚拥护,王太子也由于这个少女的出现再度振奋,并在与之交谈后深信贞德的神力。出于贞德的缘故,王太子查理得到了岳母安茹公爵夫人的相助,随后查理重建军队,并委任贞德拯救奥尔良。奥尔良战役虽是贞德的处女之作,事实也证明这位女战神的军事天赋未能在这场战役中完全展现。

在太子的授命下,贞德披星戴月赶赴奥尔良。原本贞德需要在奥尔良城外的渡口与城中派来的部队相接应,再通过渡船偷偷渡进城中,可是那晚的风向却是逆向。可令法军始料未及的是,当贞德踏上船的那一刻起,风向陡然转变,顺风将她的部队在星夜下安然无恙地送回奥尔良。接下来的数日中,贞德入城的消息在城中蔓延开来,令军民们士气大振。随后不久,贞德的后援也匆匆赶来。

四、圣女承天震群雄,匡扶王室迎真龙

援军抵达后,为了不延误战机,将领们率先在正午发动了对城外圣卢普要塞的攻势,以确保打通补给线路。贞德因小睡而险些错过战斗,但当醒来后,她旋即奔赴战场。在她的带领下,法军终于取得了首次胜利。隔日,贞德却在耶稣升天日之际,迫不及待地想发动进攻,在将领们的解释和安抚下,她决定让军士们平安度过节日,休整以后明日再战。

翌日,清晨来临后,奥尔良市民们在贞德的感召下组成了民兵队,与法军一同渡河,试图截断两座要塞,孤立圣让勒布兰,然后再攻下这个据点。但英军猜到了法军的意图,于是率先破坏了此处要塞,并集中军队到南岸中央的菱堡。然而贞德却未等法军完全登陆南岸便发动了对菱堡的急袭。这次攻击险些令军队侧翼暴露在英军驻守修道院的射击范围。然而神迹又再度发生,由于对讯息的错误了解,法军以为英军要从后方偷袭,便匆忙剧集于她的身旁,最终躲过一劫,并成功夺下了修道院,令英军撤出了南岸的要塞。

由于在修道院一战中受了伤,贞德被要求在城中休息,不得参与隔日的土列尔堡垒之战。但她拒绝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在城中养伤,并决定彻底击溃南部英军。人民因她的行为而感动,更多的市民难掩心中的激动,毅然参战。在贞德不输于专业炮兵的指挥下,法军打开了突破口,然后法军如潮水般涌出了城门,向菱堡冲去。然而,身先士卒的贞德不幸被流矢穿透脖颈与左肩之间,鲜血喷涌而出,被迅捷送回城中。

双方底层军士听闻此消息,一度以为贞德战死。英军因此而士气大振,法军士气受到动摇。可让人们始料未及的是,贞德早已在前夜向神父告解,她预感到明日她的鲜血将会由胸口上方流出,让军士们不能因此放弃作战。于是法军奉命持续整日的攻势,并未放弃。当贞德转醒后,她强忍着剧痛,再度返回战场,令法军士兵士气再度振作。可英军看见贞德后,联想到之前的种种神迹,觉得这是天命之女,奉天承运,觉得胜利无望。最终在法军凌厉攻势下,英军撤出菱堡最后的防线土列尔堡垒,奥尔良城解围。

奥尔良战役后,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英军数十年的欺凌下得以唤醒,在贞德的指引下,高卢民族的士气异常高涨,于是战场形势得以扭转。在战役结束数周后,法军发动了卢瓦尔河战役,之前一度放弃王室的将领们都因贞德而重新出山。经过一系列战役以后,法军收复了卢瓦尔河地区,并在后来的帕提战役中击败英军。最终法军在贞德的带领下进军兰斯,王太子也在贞德的陪同下正式加冕为法兰西国王查理七世!

或许是种种机缘,加上天赋非凡以及封建人民的迷信,才造就了圣女贞德的神迹,但不管怎样,她的功绩终究铭刻进了法国的历史,不容人们的亵渎和质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都需要如贞德般为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英雄是战争年代带领国家走向和平与独立的那些战士们,也是和平年代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引领者们,英雄的价值无需多言,他们是国家和民族前行的底气,但没有英雄主义的民族注定难以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前行。

若没有英雄们的引领与无私付出,人们终没有勇气打破旧时代的枷锁,也缺乏走向新时代的动力。而在这过往的一百年间,正是英雄们带领我们披肩斩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带来了这70年的繁荣与富强!愿现今的人们感念先烈们舍生忘死的无私奉献,汲取曾经的英雄的养分,争做新时代的英雄,与我们亲爱的祖国共享这份安详与繁华,和我们的同胞们一起积极奋斗,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


参考资料:

《少女编年史》,纪尧姆·库西诺

《英法百年战争》,历史月刊

《对查理七世的再认识》,陈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今天——1429年4月29日,圣女贞德率领军队开始解除奥尔良之围。
圣女贞德的阵前演说
遏制英军攻势、鼓舞法国士气,圣女贞德是如何成为西方文化符号的
神棍与英雌只是一步之遥,圣女传奇背后的军事竞赛
圣女贞德
法国历史上的女英雄:圣女贞德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