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帝国的崛起》(一)波里比阿所说的混合政体是什么?

关于作者

波里比阿,古希腊历史学家。公元前168年被羁留在罗马17年,成为小西庇阿的导师与密友。波里比阿跟随小西庇阿南征北战,亲身经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军事及政治事件,掌握了罗马崛起时的第一手资料。

关于本书

《罗马帝国的崛起》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众多的关于古罗马的历史名著,讲述了罗马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对外征服和扩张的历史。

核心内容

波里比阿认为历史学家不应止步于记录历史,而是应该对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出解释。“罗马为何能崛起成为世界霸主”,是他这本巨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波里比阿的答案是罗马独特的混合政体决定了它的崛起。执政官、元老院、人民各自掌握一部分权力,他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权力结构。混合政体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体蜕变、循环的趋势,让罗马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发展,也让罗马保持军事扩张的动力。

前言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罗马帝国的崛起》。

一般我们提到罗马帝国,可能马上会想到罗马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皇帝,比如屋大维、尼禄、卡里古拉等等。但其实,罗马在有皇帝之前一百多年,就已经是一个帝国了。公元前146年,罗马灭亡了迦太基、洗劫了希腊半岛的许多城邦,彻底变成了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达到了帝国扩张的一个高峰。这本《罗马帝国的崛起》,讲的就是罗马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对外征服和扩张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波里比阿。他生于公元前210年左右,刚好亲历了罗马帝国崛起中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波里比阿的家乡是希腊北部的迈加洛波利斯,这个城邦当时属于亚该亚同盟,他自己也当过同盟的骑兵司令。罗马人为了控制希腊世界,曾经把希腊各地的精英作为人质传唤到罗马,羁押起来,波里比阿就是其中的一员。幸运的是,波里比阿结识了当时罗马著名的将军小西庇阿,并成为他的终身挚友。此后大段时间,波里比阿都跟随小西庇阿南征北战,亲眼见证了他围攻和毁灭迦太基城的历史大事件。这段精彩的历史,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听“每天听本书”栏目,为你解读的《迦太基必须毁灭》这本书。

而今天要讲的这本《罗马帝国的崛起》,我采用的方式,不是转述罗马对外征服中的那些军事故事,因为波里比阿虽然详细记录了这些故事,但他自己却说:“历史学家的任务并不能停留在记录具体事件,更有意义的工作,是对这些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出解释。”

那么,在波里比阿的时代,最值得解释的历史问题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罗马这个小小的城邦,为什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成为世界的霸主。

当时人们对此有过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赞美罗马人民坚毅的德性;有人强调罗马强大的军事力量;有人把原因归结于罗马源源不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也有人认为罗马纯粹就是受到了诸神的眷顾,总是在关键时刻交到好运。

但是亲历罗马征服过程的波里比阿,他的答案与上面这些都不一样。他认为罗马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政体,准确地说就是当时罗马独特的混合政体。用混合政体理论来解释罗马的崛起,正是这本书最精华的部分。波里比阿也凭借这种混合政体理论,奠定了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下面我就通过三个问题来为你讲解这本书:

  • 第一个问题是,波里比阿所说的混合政体是什么?
  • 第二个问题是,混合政体到底给罗马带来了什么优势,帮助它打败各个强劲的对手,最终成为世界霸主?
  • 第三个问题是,这种混合政体学说,对后来整个西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西方政治,又有哪些启发?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混合政体。

要了解混合政体,你得先知道,“不混合”的政体,或者说单一的政体形式都有哪些。

在古代,政治思想家一般按照统治者的人数,把政体划分为三种。一个人统治的,叫君主制;少数人统治的,叫贵族制;多数人统治的,叫民主制。但除此之外,人们发现还有一些国家,它们的政体非常特殊。这些国家可能有多个不同的人或者部门,各自掌握了一部分权力,共同进行统治。比如著名的斯巴达,国王、元老院、监察官、公民大会都拥有一部分权力。对于这些国家,你很难说它到底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这个时候,思想家就发明了混合政体这个概念,认为有一些国家是两种或者三种政体的混合。

虽然混合政体这个概念,最开始不是波里比阿提出的,希腊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波里比阿是第一个将这种理论引入罗马,用它来解释罗马政治实践的人。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在走向崛起的那个阶段,就属于混合政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时期,罗马的军政大权主要掌握在三个部门手中,分别是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

先来看执政官。罗马设置了两位执政官,他们地位崇高,其他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下属,必须表示服从。他们负责执行元老院的决议,负责召集公民大会,负责提出具体措施,来执行人民的命令。涉及军事问题时,他们可以按照需要,从国库提取金钱,并自主开支。有关战争的准备以及战场上的指挥,他们的权力几乎是绝对的。他们还可以向同盟者提出自己认为适当的要求,指定军团长官和财务官等等。有人说,执政官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总统兼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再加上前线总指挥,执政官的权力可够大了。

再来看元老院。罗马这个国家,它的全名翻译过来就是“罗马元老院和人民”,你看,元老院的地位多么显赫。它是一个由贵族组成的机构,首先控制着国库,规定各项收支。除了财政大权,元老院最显赫的地方是外交领域。它负责审理、裁决不同共同体之间的纠纷;接待外国使节,并对外国使节提出的问题和请求做出答复;此外,由元老院派出的使节有权处理罗马与其他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罗马几乎所有的事务,都处在元老院的监督之下。

最后来看人民。人民的权力包括授予荣誉和进行惩罚、选举和任命官员,还有审理重大案件。人民有权批准或者拒绝批准法律。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就战争与媾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这么看来,罗马国家的主权,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

所以,用波里比阿的话说,如果我们把眼光仅仅盯在执政官的权力上,那罗马政体给人的印象可能是彻底的君主制;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元老院上,它似乎又像贵族制;如果我们关注人民的权力,它好像是再明显不过的民主制。

于是,更恰当的做法就是将这种政体定义为“混合政体”。而且,这种混合性,不仅体现在三种权力的划分,更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

比如,在执政官与元老院之间,执政官虽然是最高的军政长官,但他们离不开元老院与人民的支持。元老院负责为军队提供补给,而且决定执政官在任期期满之后的去向,还决定是否为执政官举行罗马人最为看重的凯旋庆祝仪式。

在人民与执政官之间,人民会畏惧执政官,因为执政官是军事统帅,作为士兵的人民,要在执政官的手下服役。但反过来,执政官也会畏惧人民。因为人民可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战争,以及批准条约;执政官在离任时必须向人民述职,而且还要接受审计。

那元老院和人民之间呢?元老院必须尊重人民,因为人民审判死刑案件,人民可以通过法律,改变元老院成员的构成和权力,人民选出的保民官还可以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反过来,元老院控制着公共建筑的修建与维修工程,还享有商业诉讼的裁判权,所以人民为了获得工程上的利益,也会畏惧元老院的权力。

从波里比阿的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发扬和改造了古希腊的混合政体思想,用它来解释罗马的政体。

好,小结一下,公元前3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是一种混合政体。它不同于任何单一的君主制、贵族制或民主制。相反,执政官、元老院、人民各自掌握一部分权力,他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权力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罗马共和政体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波里庇乌斯《历史(下)》 课堂笔记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生活——以公元前190/189年为例的考察
生于罗马,死于共和——罗马共和制度覆亡的启示
古罗马皇帝和中国皇帝到底有什么不同?东西方政体文化差异比较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