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战争简史》(一)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战局的

关于作者

德斯蒙德·苏厄德(Desmond Seward)出生于法国巴黎,是英国知名的畅销历史作家。他毕业于剑桥大学,专攻中世纪英法历史,主要作品有《百年战争简史》《僧侣战争》等。他的作品在欧美畅销几十年。

关于本书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战争中复杂而牵涉广泛的历史事件,他追寻着战争过程中最终使法国获得胜利的那些变化,并将中世纪欧洲史诗中的阴谋与趣味生动地再现出来,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纪战争画卷。

核心内容

百年战争的历史漫长、繁琐而且充满传奇色彩,把握三个线索即可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

第一个线索是军事变革。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战局的。

第二个线索是国内农民起义。英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会对战争进程和国家产生什么影响。

第三个线索是民族意识和领土观念。一场王位争夺战争如何演变为具有民族意识形态的战争,对两国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

前言

你好,我要为你分享的书是《百年战争简史》,这本书讲的是1337年至1453年,英法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持续一百多年的战争,这也是世界最漫长的战争之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直接塑造了英法两国的现代基本形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国家”这个定义,直接来源于1933年的《蒙特维多公约》。公约的第一条规定了国家应具备的几个要素,包括常住人口、界定的领土、政府,以及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而百年战争对于英国和法国的这些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你现在所看到的英法两国的版图、你经常提到的法兰西民族、你所熟悉的英语,以及英法两国不断完备的中央集权能力,都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的这次战争。

回到中世纪你会发现,从11世纪开始,英法两国一直都是一个无法分开的整体。两国统治阶级在血缘关系和政治从属上紧密相连。直到14世纪末,盎格鲁·诺曼法语仍然是英国统治阶级的口语和书面用语。作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小时候竟然还需要专门学习英语。

不过,到14世纪中叶,一系列长期积聚的矛盾爆发了,两国开始分道扬镳。分手的方式是一场漫长血腥的战争,其间还伴随着瘟疫灾荒、农民起义,以及上层政治斗争。这一切都深刻改变了两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所以,了解这一段历史,绝不是让你听一段冗长的战争故事,而是在把握英法两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这是我们认识今天的英法必不可少的一块知识拼图。

百年战争的历史漫长复杂而且充满传奇色彩,不过你只需要把握三个线索,就可以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

  • 第一个线索是军事变革。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战局的。
  • 第二个线索是国内农民起义。英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会对战争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 第三个线索是民族意识和领土观念。一场王位争夺战争如何演变为具有民族意识形态的战争,这对两国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从军事变革这个线索来审视这段历史。

前面提到,中世纪的英国一直跟法国嵌套在一起。两国贵族之间互有通婚,英国王室在法国土地上保有多块封地。比如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Aquitaine)公爵领就是英国王室的重要收入来源,这里的税收有时候比整个英格兰获得的还要多。不过,请你注意,由于英国国王兼任阿基坦公爵,就这一点而言,英国和法王是封臣和封君的关系。

从这里可以获得两个信息。

  1. 英法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2. 英国国力要弱于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发生战争呢?主要是时局所致,法国国王从13世纪开始就在推进国家统一管理,并将各路贵族依次制服。1328年,统治法国三百多年的卡佩王朝没有了男性继承人,法国王位转移到了王室支系的瓦卢瓦家族,新任国王即位后继续推进中央集权化运动。1337年5月24日,法国国王宣布剥夺时任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阿基坦公爵领的权利,百年战争正式打响。

从英国这边来看,爱德华当然要保住传统利益。而且,爱德华的母亲还是法国前国王的亲妹妹,也是当今国王的堂妹。许多人都认为轮不到瓦卢瓦家族继承王位。同年10月,爱德华对法国国王下达战书,宣誓自己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

由于各种原因,这场大仗断断续续打了116年,英法双方各经历了五任国王。从战局来说,战争主要在法国土地上展开,虽然最后法国获胜,但在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相对于法国都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相对弱小的英国能占据优势呢?

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一个线索,军事变革。请注意,百年战争期间的军事变革不仅决定了战场的胜负,还对中世纪的作战模式,以及两国的政局和社会都产生了影响。

中世纪的战争以骑兵为主导,主要是贵族的事情,因为只有贵族才有能力置办马匹和武器。先来看看法国的军事情况。法国骑士阶层是法王最大的财富。一个全副武装的重装骑士(man-at-arms)配备训练有素的巨型战马,就构成了一个重骑兵单位,相当于中世纪的坦克。一支这样的部队在相对狭窄的战线上发起冲锋时,就会形成压倒性的打击能力。在基督教世界近300年时间里,这种重装骑兵几乎赢得了所有重要战役的胜利。

反观英国,情况并不乐观,不仅曾惨败于法国,还常常遭到苏格兰的扫荡。不过正是在与苏格兰的纠缠中,爱德华摸索出一种新型作战方式,那就是下马作战与弓箭手相配合的模式。这一变革将给接下来英法战争带来巅峰性的改变。下面,我们就以发生在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为例来具体看一下。

在这次战役中,爱德华有大约1.1万人,包括7000名弓箭手、2000名重装骑士、500名轻装枪骑兵,以及1500名刀斧手。英军提前占据了地形优势,面向一条向下延伸的斜坡,弓箭手拥有无比清晰的射击视野。而法王的兵力是爱德华的三倍,至少有3万人,其中还包括2万名重装骑兵。

战斗打响,法军一方的十字弓手排成一列准备射击,但英国弓箭手抢先一步放箭,十字弓手纷纷倒地。重装骑士随后发起冲锋,但是面对密集的箭雨,骑士的盔甲与身体被刺穿,马发疯似得乱窜乱撞。史学家形容,那些被射杀的马尸一具具堆叠起来就像“一窝凌乱的猪仔”。

当然,也有一些法国骑士冲到了英军阵前,却被严阵以待的士兵用剑和战斧砍倒了。法国军队共发起15次冲锋,“从太阳落山直至后半夜”。但在英军的箭雨下,每次冲锋都是在混乱中开始、在混乱中结束。

这场仗打下来,胜负可想而知,英军大获全胜。据记载,英军一方的伤亡不到100人。而法军阵亡了1500多名领主和骑士,损失的普通士兵则超过了一万人。

爱德华打赢了西欧历史上的一场大胜仗,在克雷西战役之前,人们很少将英国人看作是军人,认为法国才拥有欧洲最强的军队。但是,从此以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成为了基督教世界中最有名的指挥官之一。这与长弓在战争中有效使用是分不开的。

长弓的强大战力,一直都是英军在百年战争中持续取胜所依赖的重要优势。另外,这种武器的广泛使用也引发了军事战术史上的革命,战无不胜的骑兵竟然被打败了。

那这些长弓兵是什么来头呢?是贵族吗?当然不是,他们多是出身低微的普通人。

你想,要使用这种射程远,杀伤力强的武器,必须要有敏锐的反应力、强健的体魄,以及严格的纪律组织、协调配合能力。这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实践,这显然是骑着高头大马的贵族不会去做的。当时英国的自由农都有义务要服兵役,因此造就了许多素质良好的长弓兵。

从13世纪后期,爱德华一世时期起,英格兰每一个村庄都要为国家的弓箭手部队做贡献。根据法律规定,所有农夫每周日都要练习射箭。到1346年克雷西战役的时候,长弓的规格更加标准化,伦敦塔内甚至还有一座生产弓箭的大型兵工厂。

弓箭手本质上是防御部队,但是在合适的地形条件下,当面对敌军冲锋时,弓箭手就会发挥出决定性作用。在这里补充一下,前面提到的“下马作战”,主要指的是骑射手,因为他们在马背上无法进行射击,所以骑射手在作战时必须下马,这样才有机会施展拳脚。

长弓兵的优势在随后的1356年的普瓦提埃战役、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这个兵种的战略地位被不断巩固。

你看,在没用长弓兵以前,英军作战也是由贵族骑士主导的。但英国骑兵显然无法跟强大的法国骑兵正面抗衡。不过,英国通过发动平民的力量,组建了长弓兵队伍,彻底扭转了力量对比,主导了百年战争初期的战局。那为什么百年战争最终获胜的是法国一方呢?答案还是军事变革。风水轮流转,法国也依靠这一点取得了最终胜利。

九十多年后的英法两国已经发生了巨变,时任英国国王是软弱无能的亨利六世。掌握朝政的大贵族认为,应当不计代价与法国讲和,以此保住英格兰在法国的利益。而时任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却在动用巨资改革军事。

查理七世首先组建起一支常备军。1445年,他颁布诏令建立了15个“百矛军”。“矛”就是“矛头”的“矛”。每一“矛”(lance)都是一支6人小分队,包括1名重装骑士、2名弓箭手和3名有武装的编外人员。一年后,法王查理已经有20个这样的“百矛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而且纪律严明。最大的创新是,这支军队能够长期存在,而不是像此前的军队一样,在短暂的敌对状态结束后就解散了。他们享受良好的待遇,可以专心于军事事务,避免了临时武装鱼肉百姓的情况。

查理还花了很多钱打造炮兵,特别是发掘了一位名叫让·比罗的高超炮手。查理令他负责改进火炮,使其更加现代化。通过不断改进火药研磨、火炮铸造技术,一支叱咤风云的法国炮兵被打造出来,后来法国在欧洲的陆军强国地位就是这时奠基的。

正是凭借这支职业化的新型军队,英国人被一点点赶出法国土地。法国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你看来,炮兵是什么人担任的呢?答案也是平民。这个道理和英国的长弓兵是一样的。换句话说,法国也在动员普通人的力量。

回头看一下第一部分。法国本来占据着中世纪战争模式的优势,却没能在与英国的作战中迅速反应做出改变,因此屡遭败绩。英格兰在改变作战方法后,通过一次次的胜利挑战了西欧贵族骑兵的军事垄断地位。而不断的失败迫使法国绝处逢生,最后在军事技术和作战模式上实现了进步。火炮的改进和使用,以及职业军队的培养都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从军事史的角度来说,百年战争也因此成为研究军事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明英国全史(十六)百年战争下半场—忽悠男和忽悠女的大舞台(上)
《讲点儿英国历史》第二十一篇:亨利五世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战神,弱冠之年就开始在欧洲大陆驰骋
法国为什么在上世纪两次提出与英国合并?
每日有画:1月10日《乔治五世地铁站》
为什么百年战争中,法国最终可以反败为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