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时节游法兰西赏历史文化之二:蔚蓝海岸上的海滨城市

蔚蓝海岸这一带气候温暖,地中海上的海风又带来很多水分,可能还有养分。因此,这一带就有很多鲜花盛开的村庄。有了鲜花就有蜜,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花的提取物。北京西郊有一个妙峰山,那里有大片的玫瑰园,其重要出产是玫瑰油。蔚蓝海岸这里也有各种花卉的这类提取物,当然可以用来做香水。关于法国香水的由来有很多故事,已经让世人耳熟能详了,但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法国人臭,他们开发这种东西用来遮味。这个嘛,我也不知道真假,我通常情况下不会走到离外国人那么近的地方去,我一般都是离他们三尺三以外。过去中国人不知道法国香水的品种和用途,现在可是全都门儿清。这样一来,法国的香水产量肯定是跟不上了,他们就必须绕世界地买花精,肯定也要买北京西郊的玫瑰油。不知道他们买不买贵州的辣椒油,贵州那位老干妈可是能用辣椒油做出非常香的东西呦!其实法国香水是成名最晚的,史上最早的香水是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法老和祭司用的;后来在古希腊、古罗马都有香水。古代的香水比较原始,现在早已失传。法国香水从十七世纪开始成形,十八世纪已经比较完善,从十九世纪开始风靡全球。法国香水是一种浪漫的标志,也是法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摩纳哥出来没多远就到了一个香水村,这个村的名字叫做格拉斯,这里是当代世界香水之都。我们参观了成百上千家香水工厂之一,可能算是规模稍大的。这里的香水工厂基本都是家庭作坊,主要是提炼花精,能把它们混合起来的并不多,因为那要有调香师才行。职业的调香师不是香水工厂的员工,而是坐在自己的注册调香师事务所里,给不同的品牌制作香水。我们参观的这家香水工厂会有大牌调香师来这里工作,我估计是租他的场地,因为他这里各种香料比较齐全,也有高质量的辅料。据说香奈儿No.5就是诞生在这里,也有叫香侬五号的。

工厂里有专门的解说员带着我们,告诉我们香水的各种秘密,让我们看他们土法手工香皂的制作流程。说是各种秘密,其实就差一种秘密,就是怎么调制香水,那是调香师的秘密,不是香水工厂的。工厂里面香气熏天,我估计不仅是法国人,世界各地的臭人都能被这里的气味化装成香人,所以说香水是世界第一化妆品。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没有普及法国香水,那个时代的时尚女孩会在手绢上撒一点风油精,然后揣在兜里,出汗的时候拿出来在脸上轻轻一擦..........

我估计这个香水工厂接待参观还是为了让大家多买他的香水,他在门厅的柜台上摆了很多香水。可是这个香水是不太好买的,因为你不知道回去送给人家会不会得到喜欢,所以我看买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家在里面都被熏晕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们乘着法国香水的香风继续向前进发。这个法国香水很牛,可是再牛的香水别说顶风,就是顺风也香不出去十里。不一会儿,周围就没有什么香味了。我们去尼斯海边去闻闻那里有没有大海的气味。这个尼斯(Nice)可不是有水怪的那个尼斯湖(Loch Ness)的地方,那个尼斯湖是在苏格兰高地,离这里得有二、三千公里呐!

尼斯是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第一当然是巴黎。他们说尼斯机场也是法国第二大机场,第一当然是巴黎戴高乐机场。我严重怀疑这一条,我们下了飞机取行李的时候,那里一共只有四条行李传送带,和第二大机场的设施好像差距有点大。尼斯当地人有四十万,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人却有四百万,没说的,尼斯人日子肯定很好过,盖个小房出租门脸儿就能来钱。

尼斯这个地方在地中海北岸,这里古时候虽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肯定也是捎带争之地。我们中国春秋战国那个年代,这里也是战乱滔天。尼斯城建于公元前350年,相当于中国战国时期的秦孝公12年,这一年在中国也有一座新城,就是秦国迁都咸阳。尼斯建城的时候,秦国的商鞅已经是第二次变法了。在地中海一带,这个时候的希腊已经有了朴素的哲学家狄奥根尼斯,他主张“像狗一样地活下去”,就是所谓的犬儒主义。而希腊的另一位大师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用矢量表示物理学里的力了。中国战国时期结束的时候,秦统一了中国,实现了大一统。而尼斯这里的战国却远没有结束,古罗马、希腊、迦太基人、西哥特人、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甚至土耳其奥斯曼,加起来可不止七雄。

我正在这里瞎想,我们的车就到了尼斯的海边。英国人在18世纪下半叶的时候发现尼斯这个地方不错,风景美丽而且气候宜人,就有大批的英国贵族到这里过冬。1830年的时候,侨居尼斯的英国人集资在这里修建了一条海滨大道。修好之后,英国人就饭后在这里摇着手杖散步,还不时脱帽向对面走过来的女子哈腰致敬。英国人这套做派很让当时的尼斯人不齿,尼斯人根本不和英国人在这条路上同流合污,他们都是站在路边树下冲着英国人吹口哨或者起哄。尼斯人就把这条海滨大道叫做“盎格鲁人散步大道(Promenade des Anglais )”,就是现在挺有名的英国人散步道。

现在可好,外地人比英国移民可多多了,他们不像英国人在这马路上散步,却是坐在马路边瞧着英国人散步。尼斯人也很会做买卖,他们在马路边摆了好多桌子,然后出卖吃吃喝喝,让外国人坐在桌子边瞧。

散步道上还被英国人铺上了塑胶,以防盎格鲁大娘脚滑。

还有先进的英国小伙儿在散步道上骑自行车。

散完步干嘛昵?可以去海水里涮涮,去除身上的臭味。

涮完了发现没带擦脸毛巾,怎么办?困难难不倒英雄婆,咱可以躺海滩上用太阳光晒干。看出来了吧?这片海滩和海南岛的沙滩可没法儿比,没有沙子,都是乱石,和大连老虎滩有一拼。

晒干了就该下一个节目了,就是在海滩上开吃。

二口子还要很有情调地喝一壶。你如果注意看,你就会发现那位孩儿白(Hair White)先生喝的是白葡萄酒,说明他盘子里肯定是海鲜。也是哈,在海滩上不吃海鲜吃什么?

酒足饭饱之后,英国人就开始分批活动了。有的去逗孩子。

有的去一边戴着墨镜坐下冥思苦想。

我把英了国人的这些勾当看了一个遍,实践了一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里面的知彼,不过我也没打算和他们来个百战。我接着往马路那边走,看见一尊铜像,是尼斯市长让·药(Jean Medecin),这是意译,如果音译就是让·马的心,都不太好听哈

市长铜像不远就是尼斯解放纪念碑。上面是胜利女神妮姬,铜像的基座上刻着Nike。常见的胜利女神像是妮姬手握花环,叫做胜利花环;或者手持橄榄枝,说明带来和平。这里的妮姬是一手持双耳罐,一手在斟祭酒,这也是胜利女神标准形象之一。青铜是铜和锡或者铜和铅的合金,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就应该是那个罐子和酒壶的颜色,金光灿烂的。年头久了之后才会因为生锈而发绿。

拍完胜利女神,我们坐车接着顺海边走,就到了另一座城市戛纳(Cannes)。戛纳是尼斯市属下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的规模比较大而已。戛纳过去就是一个小渔村,不过是渔民晒鱼网的地方。十九世纪中的1834年,英国有一个爱吃熏鱼的爵士叫布鲁汉姆勋爵,他要去尼斯度假,结果因为那里爆发霍乱,他就滞留在戛纳这个小渔村了。结果他发现这个地方也很不错,不次于尼斯。他就在这里盖了别墅,就地度假。天热之后,他就返回英国,在沙龙里面到处对人家说戛纳很好。其实他是想把他的别墅在夏天租出去,以便挣点钱买熏鱼吃。这就引起了欧洲上流社会的注意。他们这些国家不管自己有什么语言,在上流社会里都是说法语,就是和尼斯市长让·药一样的语言。这一来,好多名人就都跑来了,像什么雨果(很有名)、毕加索(也很有名),还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更有名了)。戛纳就这样逐渐发展成了旅游度假地,欧洲贵族在冬季都趋之若鹜。

戛纳既然在海边,肯定也会有海港;既然有很多贵族和富豪来这里度假,那海港里就会有游艇。看,果然如此。

我们对戛纳的了解还是通过戛纳电影节的。1939年,法国为了和当时受法西斯掌控的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对抗,举办了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每年5月举办,各路电影人花二周时间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看完之后还评奖发奖。

我们顺着海滨大道往前走。

过了帆船宫就到了节庆宫,这就是戛纳电影节的场地。放电影的地方叫做德彪西剧场。

建筑并不伟岸,也不妖娆。明星们来的时候就把车停在台阶下面的马路边,下车以后踏上马路牙子。马路和电影院之间的人行道上铺了红地毯,当然要顺着台阶一直铺到电影院大门口。那个人行道也就是四、五米宽,加上台阶也没有多少路。你别说,就这么大一点空间,人家电影明星就能做出不下一万种姿势让你拍照,有仪态万方的、有自作多情的、有貌似深沉的;还有扭腰的、搭肩的、靠背的和瞒珊的,人影一过去,各种牌号的香水气味就纷至沓来,搞不好可能还会有风油精的味儿,因为头天夜里被蚊子咬了。

放完电影,评完奖,发完奖,就有明星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在人行道上拿大顶,大头朝下在人行道上按个手印。我看了一圈,只有一位中国人的名字,看了半天才明白那是王家卫的签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在2000年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

节庆宫门前有一排这样的树.........

节庆宫斜对面是一所豪华酒店,叫做马捷斯迪克巴里亚酒店(Majestic Barriere)。大明星住在这里,标准间一宿3000优柔,海景房一天8000优柔。这是平时价,电影节期间翻倍。

明星去节庆宫步行只需半分钟,因为他们腿脚麻利。但是不行,不能步行,要坐车在镇子上游一圈街,前面要有这些却黑的摩托开道。

还要有警察在路口给车队望风。

我从明星走红毯的地方过马路,去看看那边的市政厅。

市政厅前面的戛纳解放纪念碑上有铜像,是背对着观众的法国海陆空三军战士抬着戴着钢盔穿着军大氅的胜利女神妮姬,这回妮姬手里拿的是胜利花环。

市政厅前面的马路边长椅上坐着一对老人,见我举起相机,他们赶快整理了一下衣衫,摆好了姿势向我打了个手势,我高高兴兴地按下快门,记录下戛纳老人的幸福生活。然后告诉老太太坐稳了,因为她一站起来,老头就会失去平衡翻倒在地。

戛纳应该也有儿童吧?没错,旁边的街心公园里有旋转木马,上面有开心小童。

还有农贸市场。

这个小摊,摊主自己画的戛纳风景水彩画。征得摊主的同意,我也拍了一张。

按照摊主风景画的意境,我再回去拍一张海港。

疑似有帆船的主人在查看自己的船。

查看之后,他们又继续往前走,像不像低调的法国贵族让·喝药勋爵夫妇

他们走,我也走,走到海边上就看见有人在蹬着自行车要跳墙。

还真跳上去了!

这个跳墙的伙计告诉我说他曾经去成都参加过比赛,不仅拿了奖,还挣了一万优柔奖金。原来在成都还有自行车跳墙锦标赛呀!

下午天还大亮,团长就伙同司机把我们拉到一个诺富特酒店(Novotel),我们这一路住的都是诺富特或者美居酒店(Mercure)。这些接待中国团的酒店都在房间里准备了拖鞋和电水壶,这解决了中国人喝热水的问题。团里当天没有晚餐供应,团长说酒店附近有一个家乐福,可以去那里买到可口的晚餐和下酒菜。我们到了酒店已经七点半,打开导航一看,果然附近有一个家乐福,步行二十分钟,八点关门。算了,只能在酒店餐厅吃了。餐厅门外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当日的二种套餐:套餐一有头盘、牛肉或鸡肉大菜和甜点;套餐二有头盘和同样的大菜;面包是法棍管够。我们坐下,女招待问我们想吃点什么?我说要那个牛肉套餐二。嘿,这女招待说今天没有牛肉,也没有鸡肉,只有羊肉。我说羊肉更好,来个羊肉吧,再来瓶本地啤酒。我斜眼看了一下邻桌,那个邻桌老几吃的头盘和大菜可是尺寸相当大,而且内涵也很丰富。女招待又问我给太太点什么吃?我说太太点一杯自来水,不要其它。女招待瞪大了本来就不小的眼睛看着我,大概想说我们法国不带这样的。我和颜悦色地告诉她,太太和我共享这份晚餐,她这才把她那双眼皮收回去。我怕黄油不利于Blood Fat Control,就问女招待要了点橄榄油和咸盐。那个羊肉端上来,我一看,好大的一块,二公分厚,十五公分见方的煎无骨羊排,大概女招待特意让厨子切一块大号的羊肉,以便我和太太共享。一刀切下去,发现后面的厨子是先把羊肉煮熟,然后煎了一下,根本不是纯正的煎羊排,不过味道相当不错,羊肉非常新鲜。煎煮羊肉不如煎羊排的地方是它容易塞牙,问女招待要牙签,女招待说我们法国人不塞牙,没有那玩意儿。得了,回房间找扫帚苗剔牙去吧。

洗澡、睡觉、听周边房间打呼噜,一宿无话。

(zzz_0401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游之十二——法国尼斯、戛纳
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成功开发案例分享(九) 法国蔚蓝海岸旅游度假区
99%的人都去巴黎,他们不知道这里才是法国的天堂!
法国之旅:从尼斯到戛纳
【法国】蔚蓝海岸的尼斯
走马观花看法国之戛纳尼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