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洲堨溪余氏源流简说

奉新干洲堨溪余氏,系干洲世家大族,与湖西周氏并称,有“周家周不开,余家移不垅”之说,盖因其人丁兴旺,分居地域广阔之故。堨溪余氏人才辈出,有“长占鳌头,曾传一门三太守;茅生凤尾,迭出四代五尚书”之誉,其先祖辗转各地,屡经迁徙,最后始定居于此。

周武王姬发有子叔虞,系周成王姬诵同母弟。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公旦消灭唐国后,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因此又称唐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姬燮继位。姬燮继位后,迁都至晋水之旁,将国号改称“晋”,是为晋侯燮,尊叔虞为晋国始祖。

叔虞传十九世有由余,晋亡后徙西戎,并得到戎王的任用。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由余奉戎王之命出使秦国,秦穆公爱其才而计反由余,任其为上卿。由余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助其攻伐西戎,一举而灭绵诸戎、昆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于是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由余有功于秦,秦穆公赐姓余,子孙遂以余为姓,由余遂成为余氏得姓始祖。初居陕西西安,其后裔徙江苏下邳。

叔虞三十八世余醇,字乐和,汉高祖十二年(前195)任中义郎,汉惠帝时任陇西剌史。四十九世余芳,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任江西巡抚,生贵、广二子。六十八世余鉴,晋元帝建武元年(317)任江右太守,生尔、琢二子。七十一世余佩,南北朝时人,齐高帝建元(490-482)间因剿西藩有功,封兵部侍郎。

唐开元元年(713),叔虞八十一世余杲,任昭武校尉,始由下邳徙居歙之休宁。唐文宗大和年间,叔虞八十四世余寅戈,曾官国史馆修撰,居休宁,娶王氏,生余良、余从、余衮三子。唐僖宗乾符四年(877),余寅戈逝世后,三子为避兵乱,共谋分徙他乡,余从徙曲江(今广东韶关曲江县),称“韶仲”;余衮徙钱塘(今浙江杭州),称“杭仲”;余良徙洪都分宁(今江西修水)黄沙镇汤桥村安居坳,称“宁仲”。

余良居分宁后,因“朴诚无伪,敬贤礼士”,曾得扬州异人胡月溪相助,胡月溪为其择定阴阳二穴。高坪孙(余)庠《长茅仙迹记》云:

吾祖宁仲公,居常朴诚无伪,敬贤礼士,常若不及。一日,有士人请谒,自称扬州人,号月溪,年可二十许,风标清粹,祖与语奇之,留旬日,密伺其起居,周规折矩,益厚遇之。谓月溪曰:“子遂以吾为家,吾为子婚配,可乎?”月溪谢曰:“士各有志,毋相强也,愿得书斋供讲读,足矣!”居三载,祖卒,停于堂,吾父以葬事谋诸月溪,月溪遂袖出阴阳二图示之,且曰:“君视苍苍者为何物?以令先君深仁后泽,何患无佳城瘗玉?顾吾筹之熟矣!君住宅后有古柏一株,空长丈二,内有长茅贯出其表也,此阳宅也。吾已代选良期,去树与茅,起构中堂,起作时,遥见北岸紫云生处,即是大墓窝穴藏,近之则皆黄苝藤花丛团结,紫云固时隐时见,第去其丛,作穴可也,此地左有夜合山,右有纱帽山,后有玉屏枕,前有九井十八珠,秀水环绕,大板尖、小板尖,屯兵堆甲,日月拥护,此特天之所以资君家也!吾已预定明年丙午十二月壬午吉时为令先君安葬,坐午向子,定见龟鹤呈祥,悉笔于书,君好为之。”次日,月溪求去,吾父固留之,月溪曰:“始吾所以不即去者,将有待也。今部署定矣,多住何为?”赠金帛,辞不受;贻鞍马,代置装,均谢弗顾,曰:“吾无需此也。”吾父心异之,远饯道旁,执月溪手曰:“先生去矣,吾将奈何?”月溪曰:“君金瓯中人也,诸孙后皆显宦,若我辈槁木死灰,曷挂齿颊,且君谛视之,将以我为何如人也?世顾有独逐万里而无事资斧者耶?”吾父怃然曰:“先生殆非人也,毋乃仙乎?”俄而,祥云四起,异香扑鼻,月溪既然,仅遗一小简,折之,则我氏后代科目表也。吾父嗟讶而归,届期葬祖,果见三龟出穴,五鹤腾霄,知后此地之发祥最远。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吾祖有焉。第恐后之人,只艳余庆,不知实吾祖积功累仁以格天,而后克有仙踪之奇,故谨志之,以备后之数典云。高坪孙庠

余良生宋仁宗时,先后授礼、刑二部尚书,开长茅之基(阳宅),被后世称为“长茅余氏一世祖”;享年98岁,卒葬月溪所选大墓埚子(阴穴),今称“三叉手”,有诗咏此云:“积善由来福岂无,神仙点穴更何如。行龙山势三叉护,到穴星辰一木扶。三太守,五尚书,仕宦历代播皇都。余门德合阴阳力,衮衮公卿信有孚。”。余良娶妻南宫氏,生余庠,余庠曾任礼、刑二部尚书,生迢、琛、权、遵、伦、敏、轸七子,迢之后居修水,琛之后徙平江,遵之后徙大石口(今修水县高乡),伦之后十四世天益徙州市后山(今修水县城),敏之后徙曾窝上坪半山芳田(今属武宁县顺化乡),轸之后徙菱阳(今修水县高乡),权居长茅,仕后唐庄宗时,任右军讨击使,随庄宗灭梁有功,赠兵部尚书。

余权生郢、奭、鉴、白、恕、淳六子,鉴之后居修水黄田,白之后居修水泰乡清水,恕之后彦直分居湖北大冶,淳之后居修水澡口中宅,奭初任蕲州通判,后擢刑部员外郎、兵部侍郎,累官礼、刑二部尚书,赠金紫光禄大夫。奭生五子,长子良肱,官光禄寺卿,任洪都,其后裔徙新建西山龙泉寺;次子良度之后徙奉新县车坪;三子良规之后徙杨林曲滩;四子良辅之后徙澡口;五子良佑徙居靖安东源乡向雾村,为向雾之始祖。余良佑生余实,余实生彦升、无咎、彦刚三子,彦升生道怀、道通、道渊三子。

余道怀于北宋元符(1098-1100)年间从靖安县东源乡向雾村徙奉新县从善乡(今干洲镇)堨溪(今老基村)定居,为堨溪余氏始祖。道怀生炎午,字光伯,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登阮登炳榜进士第,授汉阳令,故相滨山谢公尝致书制阃,有“余主簿文学才干”之称。秩满当迁,安抚使徐安民辟湖北,又奏留,权兼机密。在幕府,有武弁恃势为民害,挟贵与居民争地,民不得直。炎午执拟从军制,帅守欲护之而不可挠。以此诸司交荐,有“老成明敏、廉介公勤”之褒。除靖江府通判。宋亡不仕,归奉,总府及台檄教谕乡邑,足迹不入城市者数十年。日喜吟咏,著有《平淡集》。一门四世,诗礼之风蔼然可称,崇祀乡贤。余炎午娶妻姚氏,生应奎,卒与妻合葬靖安沙港雌雄狮山。

余应奎行六三,官教授,娶妻徐氏,生次四、次五二子,卒与妻合葬于赤朱山。次四生贵通,贵通生廷芳、廷谦;廷谦生德辉、德厚;德厚生尹昌、尹亨、尹真;尹亨生志玉为一房。次五生贵祥,贵祥生廷实、廷秀;廷实生德嘉、德瑞;德嘉生尹文、尹武;尹武生四子,长子志良为东房;次子志遂为前房;三子志奇为后房;志奇曾任浙江温州府通判;四子志瑞为西房。廷秀生德周、德升;德周生尹忠,尹忠生志源、志清、志渊、志澄。尹武7个堂兄弟共生子14人,生孙32人,迄今已繁衍成为堨溪余氏32支,其后裔居住在干洲等地40余个村庄。

余氏一门,真可谓诗礼传家,簪缨累叶。自由余得姓而后,虽迭经迁徙,然名公钜卿代不乏人。而长茅余氏更是人文蔚起,人才辈出。“一门三太守(余良第五代孙肱之子坛、卞、爽),四代五尚书(即良、庠、权三代及权子奭、恕兄弟)”,名扬天下。县令、知府、文人学士,层出不穷。黄庭坚赞曰“余氏衣冠之荣甲于修水”,章鉴颂之“余黄二姓实相伯仲”。据余邦焱《堨溪余氏重修族谱序》统计,“自唐至清,我族状元及第者八人,翰林进士二百余人,官居丞相者六人,尚书二十三人”。余亮《源流浅析》补充云:“太守及太守级官吏二百三十七人。民国时期将军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有中将二人,少将十二人。自古至今有二十三人的名绩编入《辞海》《辞源》,有二百六十五人的名绩编入《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中国近代人名大辞典》。在各个历史时期,余氏儿女继承先志,在军政、科技、学术、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为民族之繁荣,国家之进步,挥洒血汗,成绩斐然,名入史册”。

上述统计数字系全国余氏情况,真实状况难以一一考证。笔者据同治版《奉新县志》统计,从南宋至清末,奉新干洲堨溪余氏子孙参加江西省乡试,中举人者达39人,其中再参加全国会试,复登进士第者达11人。曾任府州县官职者甚多,姓字班班在录,史实有案可稽,无愧奉新名门望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溪师桥沈氏宗谱卷之四(下) - 百世风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全梁文沈氏述祖德碑
江西行))访修水县余良墓: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
湖北监利朱河余氏宗支源流
江西省余氏典籍(5)
余氏 根源 发展 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