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三)

探秘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二)

什么是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

12:运气法 
概述:运气法是在《金针赋》“进气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法,始见于《针灸大成》。其法是在穴位中行提插泻法,配合针尖方向与吸气,以调节针感走向,促使气至病所。

操作方法:先将针直刺入穴位人部,紧提慢按,行六阴数(6次或18次),待针下得气,将针微微退出,针尖扳倒约45°,朝向病痛部位斜刺2~3分,令病人吸气5口,以使气引向病所。  
临床应用:本法有催气、行气作用,以疏通气血,去壅决滞,为专治疼痛而设。  [注意事项]  施术时,先行纯阴之数,针下气满即有明显感应后,便扳倒其针。本法与龙虎交战法同有住疼移痛之功,但本法多用于远隔部的穴位。


13:子午捣臼

概述:子午捣臼法是以捻转、提插为主,并结合徐疾补泻组成的复式手法。子午,即左右捻转;捣臼,即上下提插。始见于《金针赋》,明代以后医家均承袭之,认为有导引阴阳之气的作用,可治疗“蛊膈膨胀之疾”。现代有人强调本法操作应以频繁的捻转、提插为要务,从而达到“针转千遭,其病自消”的要求。

操作方法:下针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三进二退,如此3度,计为九入六出。即在进针时分三部,每部紧按慢提81次;退针时分二部,每部紧提慢按64次。同时,在紧按慢提时,结合左转针;在紧提慢按时,结合右转针。这样在每度行针时三进二退,要在五个分部内提插捻转371次。3度行针,共提插捻转1113次。

临床应用:本法可导引阴阳之气,壮阳以制水,补阳兼泻阴,能治疗阳气不行,水湿泛滥所致的水肿、鼓胀。  
注意事项:本法施行三进二退分五部操作,需掌握穴位深浅,以确定分部。另外,本法多在腹部操作,需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以防误伤内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密技
传统中医冬病夏治:艾灸隔姜灸隔盐灸温针灸拔火罐儿有一样适合你
针灸技术的进阶技巧,对穴的配穴这些新姿势你了解吗?
偏瘫中风的中医治疗之针灸方法
我的读书笔记之《靳三针临症配穴法》
中医针灸:飞针引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