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丨陈永正选注《王国维诗词选》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第四辑

《王国维诗词选》陈永正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其代表作《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王国维先生作品,不仅极富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而且在内涵上有所扩充,融文学、哲学、美学、史学以及金石书画等各方面内容。此书经过陈永正先生认真的整理,以1940年商务印书馆版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和王国维手稿为底本,选编整理并注释了王国维的诗词作品,考证诗词本事史实、背景交游,引据翔实,评断公允。参校他本,注释详细。本书是王国维诗词作品的优质读本,可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值得信赖的阅读帮助,值得参考。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他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在诸多领域造诣精深。生前自编《静安文集》《观堂集林》刊行于世;逝世后,另有《遗书》《全集》《书信集》等出版。

陈永正,1941年生,字止水,号沚斋。曾任中山大学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江西派诗选注》《黄庭坚诗选注》《李商隐诗选译》《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等作。

前言(节选)

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他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论著,作者特意用自己的艺术思想去指导创作实践,他的诗词无论在题材或风格上都颇具特色。王国维在文学创作上最大的贡献是,他把西方的哲学思想运用到诗词创作中,他的诗词表现的是前所未有的哲学境界,开创了一种新的体格,在此后一百年间,对诗词界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故王氏不失为清末民初一位独树一帜的诗词名家。
王国维,字静安,号永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877年12月3日)。静安先生出身于一个世为农商的家庭,十五岁中秀才后,应乡试不中,遂放弃举业,改习西学。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初,从海宁赴上海,在梁启超任主编的《时务报》当书记校对,为馆主汪康年司笔札。是年六月,到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日语及理化知识。这期间,接受了“新学”和西学的影响。戊戌政变后,《时务报》被迫停办,罗氏留静安在东文学社任庶务,继续学习哲学、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光绪二十七年初,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读书,数月后,即因病辍学返国。静安对西方哲学、文学发生兴趣,专意阅读和研究康德、叔本华、尼釆等人的哲学和美学著作,并从事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论著的译述工作。
光绪二十九年,静安受聘于南通师范学堂,任伦理学和国文教员。三十年秋,罗振玉创设江苏师范学堂,邀静安赴苏州参加筹办工作,讲授修身、文学、历史等课程。开始致力于学术研究,撰写论文。光绪三十一年,《静安文集》初版刊行。
光绪三十二年(1906),罗振玉为学部尚书荣庆奏调入为学部参事,静安又相随入京,暂寓罗氏家中,专力治宋词元曲。次年春,由罗氏举荐,被派在学部总务司行走,以后又任学部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等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写成了《曲录》《戏曲考源》《宋大曲考》等数种整理与研究古代戏曲的著作。著名的词学著作《人间词话》,亦于光绪三十三四年间分期连载于《国粹学报》。
在诗词创作上,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这五年间,静安写下他一生中最主要和最有价值的作品,即收入《静安诗稿》中的大部分诗作和《人间词·甲稿》《人间词·乙稿》。
……
王国维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问学江乡时期(1889—1905)。第二期为访学日本时期(1911—1915)。第三期为治学上海时期(1916—1923)。第四期为讲学北京时期(1923—1927)。
……
王国维诗歌创作的四个时期,与作者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一致的。静安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有“诗人”之诗,有“政治家”之诗,又认为有“主观之诗人”、“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阅世浅,性情真,“客观之诗人”阅世深,材料变化丰富。可以说,静安在第一期中是位“主观之诗人”,所写的是“诗人”之诗;在第二期中是位“客观之诗人”,所写的是“政治家”之诗。其实静安是一位感情与理性都极为丰厚的才人。他想为解脱“人生之问题”而从事哲学,在研究过程中,又知道哲学既有真理,也有谬误,因而内心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痛苦,发而为诗,自能以最真挚的感情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静安第一期的诗作,多半是“忧生”之诗。对人生种种问题感到困惑,满怀悲悯之情,力求解脱之道,在作品中表现出一位“理想家”的“赤子之心”。在第二期中,静安创作了多首长篇古诗及组诗。辛亥革命推倒清王朝,旧的伦理道德也随着政治制度的改变而分崩离析,静安彻底放弃他曾深爱的西方哲学和小说、词曲的研究,在异国日本致力于甲骨学的开拓,取得卓越的成就。这时静安已饱历世变,他写的都是“忧世”之诗,是有为而发的,写作动机十分明确:为“兴亡”而拊膺叹息,提倡沂泗之上的孔子之道,表彰“忠节”,批判篡位夺权者。在作者心目中,这些是客观的、宏壮的“史诗”。第三期的诗是“学人之诗”。以学问为诗,以经术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考据为诗,如此种种,实已背离诗道,佳作已是不多了。第四期的诗则是典型的“文学侍臣之诗”。应题,应景,应命,既无诗情,复无诗意。
静安创作态度严谨,不苟作,不滥作,在清末民初,诗坛上流行着以“诗界革命”为号召的“新派诗”和以“宋诗运动”为宗旨的“同光体诗”,不少诗人都受到这两大流派的影响,而王国维却能独辟蹊径,以西方文艺理论研究诗歌,并以之来指导诗歌创作,故其第一期的哲理抒情诗和第二期的长篇史诗都能取得较大的成功,在近代诗歌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作者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试图将西方某些美学思想融汇到传统的文艺批评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人间词话》中的一些有关艺术特征和创作方法的论述,正是王国维进行词的创作的理论根据。欣赏静安词,应先对《人间词话》有所了解,同样地,要更深刻地研究《人间词话》,也不能不读静安词。
《人间词话》论词的核心是“境界”说,“境界”说除了包有“意境”的内容外,还强调了作家对客观世界的真切感受,把“写真景物、真感情”作为有境界的“最上”的标准。王氏又提出“不隔”之说:要求“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作品情景交融,鲜明生动,能使读者获得真切的感受。还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说。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强烈交流时产生的境界。移情于景,融景于情,作品中的情与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故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者采取“万物静观”的态度,进行“不动心”的描写,以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
《人间词话》还进一步接触到创作方法问题:“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作者认为可把理想与现实统一在创作中,这论点无疑是有它的启发意义的。
……
王国维诗现存一百九十二首,本书选录六十九首;词现存一百一十五首,本书选录七十三首。诗部分以1940年商务印书馆版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为底本,词部分则以王国维手稿为底本,参校其他各本,选出其中的佳篇。在正文后作“注释”,进行词语注释。于其后再作“解读”,简述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及创作时间。
静安先生所著诗词,融文学、哲学、美学、史学以及金石书画等多方面内容于其中,知识繁博,索解非易。选注者学殖荒浅,错漏定当难免,尚祈海内外学者方家有以教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词话》札记1:关于“概论病”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力争第一义处——评《王国维词集》
读王国维:人总要历经孤独踌躇,才真正望向“诗与远方”
彭玉平丨我与《人间词话》—— 记《〈人间词话〉讲演录》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王维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