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沧趣楼《落花》诗浅析

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此前一日,先生为朋友书写扇面,有七律两首:

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

惊回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

雨里罗衾寒不寐,春阑金缕曲方终。

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

燕啣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

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

庇根枝叶由来重,长夏阴成且小休。

       诗传开后,一时纷传,人皆以为是王国维所作,更有人说是李商隐的作品。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这两首诗的真正主人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所作,一共四首,这是其中的三、四两首,原题作《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诗四首》

楼台风日忆年时,茵溷相怜等此悲。

著地可应愁踏损,寻春祗自怨来迟。

繁华早忏三生业,衰谢难酬一愿知。

岂独汉宫传烛感,满城何限事如棋。

冶蜂痴蝶太猖狂,不替灵修惜众芳。

本意殷勤容养艳,那知风雨趣收场。

昨宵秉烛犹张乐,别院飞英已命觞。

油幕彩幡竟何用,空枝斜日百迴肠。

       陈宝琛福建闽县人,字伯潜,号弢庵。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当晚晴灭亡,民国肇兴的变革时代。在前朝,前期,他一直顺风顺水,十八岁即中举人,二十一岁时又进士及第,一直做到内阁学士,与张佩纶、张之洞等互相声气,隐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被号为“清流”。光绪十一年,以荐人不当受到牵连,罢官后乡居差不多二十五之久,直到溥仪继位,才又被起用,官复原职,宣统三年任毓庆宫授读,成为帝师。也因为此,他终其一生,对溥仪的知遇之恩感戴不尽,始终是溥仪的追随者。不过,他的追随是有底线的,清亡,有人劝他离开溥仪,他说“吾起废籍,傅沖主,不幸遘奇变,宁能恝然违吾君,苟全乡里,名遗老自诡耶?”这是他对溥仪重新启用他二十五年弃置身的报答。一九三二年,溥仪投靠日本人时,他却没有去满洲国,气节二字在他身上完美体现。

        陈宝琛是清末“同光体”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同光体”的另外两位大佬陈衍、郑孝胥为福建同乡,在当时诗坛声誉甚高。近人汪国垣作《光宣诗坛点将录》他列名于诗坛旧头领托塔天王闓运,诗坛都头领及时雨陈三立,玉麒麟郑孝胥之后,诗坛机密军师二员之首智多星,可见其地位之高。时人有诗赞他“闽海词坛郑与严,老陈风骨更翩翩。”章士钊在《论近代诗家绝句》中亦赞他“清议同光一簇新,螺江应是旧主人。”螺江为流经陈宝琛家乡的一条河流。

      不过,钱仲联对他的诗好像不是很喜欢,在其所著《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将之排在地煞星中,拟之黄信,以为“其诗在闽派中并不被推为首领。”钱之不喜,可能是缘于陈诗中或多或少带有的“馆阁体”气味吧。

       弢庵身处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个人遭际亦成就了其诗之成就,对于他的师承,其同时代人亦多有论及,如陈衍说他自韩愈而荆公又出入于苏轼;林纾说他临近临川而某些地方又超越;汪国垣在《近代诗派与地域》中将陈宝琛、郑孝胥、陈衍、陈三立奉为“闽赣派”领袖,言“闽赣派诗家,实以宋人为借径”,许为宋诗派。不过,弢庵本人对这些说辞却不大认可。他在《陈君石遗七十寿序》一文中说“予初学诗于郑仲濂丈,谢丈枚如导之学高、岑,吴丈圭庵引之学杜,而君兄弟则称其类荆公,木庵且欲进之以山谷。”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诗的师承关系,而对陈书、陈衍(君兄弟)等人不知辩味的微词。

        无论如何说,陈宝琛为宋诗派无疑,我们看他的这四首《落花》诗,柔婉中带有苍峭之气,实在是得宋人之深味。诗写于一九一九年,此时距清朝覆灭已经七年,陈宝琛在诗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深深的惋惜之情,写的凄美哀婉、动人心魂,是诗坛难得之佳作,其艺术成就不减于王渔洋伤怀故国的《秋柳》四首。

       题中的逊敏斋主人即宗室载泽,为康熙十五子胤禑五世孙,颇受重用。《落花》四首最见陈宝琛晚年心迹,充满了故国沦亡的惆怅之情和无限怀念。

       第一首通篇沉浸在伤春与怨春,现在与过去的矛盾中。茵溷,见范缜《神灭论》,《梁书·儒林传·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蔕,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侧。 ”后因以“茵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的际遇,清赵翼有“茵溷花分总宿因,求仙学佛枉劳神。”诗。“汉宫传烛”用的汉代故事,古代寒食节,禁火三天,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陈是帝师,享受这种宠遇。然而,无论如何,事世如棋,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八句用老杜《秋兴》其四“闻道长安四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意,丧乱之感益见沉痛。

       第二首伤春,在往还回复中不断咏叹,更见其悲沉。“灵修”出自屈原的《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有说指君王的,有说是屈原自谓的,《文选》李善于这两句下面分别注道“灵,神也。脩,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故以谕君。”“灵脩,谓怀王也。”弢庵这句有感于人情反复,摧残善类的愤恨,以“冶蜂痴蝶”来喻这类人,透露出深深的无奈,想用及时行乐来麻痹自己,可是又终究不能遣去胸中的郁塞,只好对着空枝斜日而百迴其肠,读来令人无语竟凝噎。五句用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秉烛夜游”事,与“油幕”“彩幡”都是表达了留春不住,任凭风雨摧花而去的怅触之情。

        第三首将前两首的伤感情绪推向高潮,陷入迷惘幻灭之境中。颈联化用南唐后主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将亡国之痛,故国之念和盘托出。“通明殿”是玉帝的所处的地方。“碧翁”出宋陶穀 《清异录·天文》:“晋出帝不善诗,时为俳谐语,咏天诗曰:高平上监碧翁翁。”碧翁即天公。陆游有“碧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诗。弢庵一直念念不忘逝去的清朝,有恢复之意,这里是借留春含蓄的表示这层意思,但又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返生香人间是根本没有的,而传说中的通明殿又分明是不可即的。

        第四首为这组诗的总括,慨叹往日的一切已经像流过前溪的水一样,不能复返了,只留下点点的余香和那个“凝碧池头奏管弦”的伤心人。第二句用的王维《凝碧池》诗意。颌联化用晚唐诗人韩偓《惜花》诗中“总教苔遮犹慰意,若遭泥污更伤心”句,意思是落花有的被泥污染,有的被青苔遮住。各有不同的遭遇和缘由。全首沉浸在那种既伤感留春不住又痛惜落花无归的复杂心情中。

        弢庵的这一组落花诗,郁发了强烈的身世之感,对清社已屋的不胜伤心,他的这种心情,也是当时一帮以胜朝遗老自居者们的共同心声,因为此,才引起了王国维的共鸣,才在死前一日借给人题扇之机,将之录出,由此亦见王国维早已抱了一死之心,以殉王朝。

      弢庵于王国维死后,听闻此事,不胜唏嘘,他在后来为门人题扇时,也录了落花诗,并加了识语“己未次韵泽公《落花》之作,静安致命前一日,取其后二首为人书扇。相感之深,弥益于痛,传者乃误以为玉溪之诗,何淄渑之不辨耶?” 真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也。

(梅嶺2108/5/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师陈宝琛书法
读首诗,学个字
溥仪的老师,陈宝琛1933年作 行书录诗三首 立轴
人间词话(18-19)
【书楼】陈宝琛沧趣楼:未曾踏入的书楼(下)
故人回不去故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