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类肝胆病严重时,维生素使用要慎重!

维生素K3属于维生素K这个大家族,而维生素K主要以天然存在及人工合成两种方式存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又名K3,是K族类的一种维生素,该药物在当前鱼病发生的环境下,多用于防治鱼类的出血病、败血病或辅助治疗鱼类的某些慢性疾病。然而在鱼类发生严重肝脏疾病时,使用K3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反而不利于病鱼的康复,甚至在治疗期间,使病情恶化,死鱼数量成倍增加。这究竟是何因?为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维生素K3药物作用(适应症)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维生素K3的药物作用

维生素K3的药物作用基本上有两大功能,一是为肝脏合成原酶的必须物质,并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二是具有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参与膜的结构,降低血压。也就是说有止血、镇痛、解毒之功效。

然而维生素K3的不良反应

1、对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症贫血。

2、可致肝损害。肝功能不全者可改用维生素K1,肝硬化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使用本品无效。

3、肝功能损伤时,维生素K的疗效不明显,凝血酶原时间极少恢复正常,如盲目大量使用维生素K3,反而加重肝脏损害,使肝硬化或其晚期患者出血。

因此维生素K3,针对冷血动物的鱼类,同样有止血、止泻、强肝、预防肠胃疾病的综合功能,但在鱼类严重贫血、肝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同样会和人类一样,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

鱼类肝病严重时,维生素K3使用要慎重

众所周知,当前鱼类的养殖模式已进入高密度、高产量的最高水平,在这种环境下迫使鱼病逐年增多,且每年都有新增病害,尤其是肝胆综合症已成为当前鱼病的常见话题,而诱发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因素有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病。还有就是水质严重恶化,使鱼类发生中毒,肝细胞、肝小叶发生病变。

长期乱用和滥用药物使肝脏受损,除此外,还有某些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肝脏坏死。

2010年至今,山西黄河鱼病研究所针对鲤鱼、草鱼、鲫鱼等鱼类肝脏坏死而采用维生素K3的治疗总结,当鱼类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凡使用维生素K3,均有病情加重、死亡增多的报告。但并不是维生素K3不能用于鱼类疾病的防治,在常见鱼类出血症、烂鳃病、赤皮病或缺乏维生素K时,有很好的在治疗或调节作用。

鱼类肝病治疗措施

鱼类肝胆病与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经常使用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饲料变质、过度投喂都有关系,当鱼类肝胆病发生时,禁用维生素K3,可用以下方式进行治疗:

1、科学投喂:每天投喂均匀,加料缓慢,切忌过量投喂,投喂过程中做到少量多餐。肝胆病发生时,投饵量减至正常水平的1/2~1/3。

2、定期内服保健:定期使用胆汁酸做内服保健,提升肝脏功能,活化肝细胞,修复肝管通道。肝胆病发生时,4g胆汁酸拌一公斤料,连用7天。

3、正确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等药物,不要长期低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拌料投喂。

(使用胆汁酸的加州鲈鱼)

维生素K3作用不可磨灭,鱼类苗种阶段,骨异常是目前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但随着维生素K在鱼类骨生长中作用的发现,它的意义将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鱼类肝脏病变时,还是要慎用!

胆汁酸的主要效果

1、乳化脂肪、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消化,降低饵料系数。

2、调节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吸收,并将脂肪运送到肌肉组织中,减少脂肪在腹部和肝胰脏的沉积,减轻肝胰脏负担;

3、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结合霉菌毒素、藻毒素、重金属离子、药物毒素等并随胆汁排出肝胰脏,达到保肝护胆的作用;

4、修复肝脏损伤,疏通胆道,全面、彻底解决鱼类脂肪肝、花肝、绿肝、黄肝、白肝、肝肿大、胆囊肿大等肝胆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胆综合症诊断及治疗误区
被90%鱼友忽略的肝胆综合症,看了才明白
近期草鱼肝胆综合症频发,这些问题注意起来,“有效应对”少吃亏!
一篇文章说透“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鱼体肝脏作用、病变和解决思路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治疗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